“观察?支持”学生学习获得感的教学策略研究

2019-03-13 13:24王晓莹卜骥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支持观察教学策略

王晓莹 卜骥

[摘 要]“观察?支持”学生学习获得感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从学习中获得新知,从学习中领悟道理。学习的获得感是学生为教育打分的权威依据。

[关键词]观察;支持;学习获得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58-02

“获得感”表示获取某种利益后所产生的满足感,它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得到”。那么,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真正“得到”了呢?

一、现状分析

1.学生课堂参与度下降。“获得感”与“参与感”息息相关。现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年级越高,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反而越低,参与度下降。究其原因,是教师把本属于学生的自探变成了教师的讲解,如此操作怎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呢?

2.学生拖延行为普遍存在。调查发现,随着年龄和年级的不断增长,一部分学生对教师不再是无条件“听从”,出现了学习消极、拖延等行为。教师只是布置练习、评价,缺乏变式和有效的讲解,课堂氛围沉闷,是学生消极怠工的重要原因。

3.学生学习获得感低。当学生由于听不懂教师的提问,理解不了较难的问题,学得吃力时,教师的负面评价会使学生的兴趣感和获得感大大降低。

凡此种种,倘若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学习获得感,那么学习的后劲就会不足,后续学习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如何化解这个矛盾呢?对造成的这一矛盾的原因进行深度调查分析势在必行。

二、原因调查

学生学习获得感低一定“事出有因”。为此,我们针对当下数学课堂的实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主要存在三个原因:

1.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缺失。数学本身是枯燥的,甚至乏味的,但数学思维是生动且充满差异性的,也是灵动的。数学学习过程更是充满激情的,而不是僵化的学习过程。例如,执教“扇形的认识”时,如果教师只利用现代媒体进行演示,缺乏生动的“生活再现”,就会使学习过程单一、乏味。有经验的教师会采取“实物+介绍”的方法,让学生“张开了嘴,动了手,动了眼睛”,使得学习过程很接地气,让学生乐此不疲。因此,有的教师考虑了知识,却忽视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导致学生的积极性被抑制,学习十分被动,影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效果。

2.教师对学生信任度的缺乏。这体现在教师对学生担心过多,甚至误解。教师总是担心学生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点、不能顺利地完成题目的运算、不能自主展开学习。例如,执教“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探索规律)”时,有的教师由于担心学生这不会那也不会,于是很多本应该由学生自主探索的环节,教师总是小心翼翼地用问题一步步牵引着,导致学习很低效,更严重的是使学生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3.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忽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是教学之道。一位教师执教“小数除法”时,忽视了算理的重要性,采取反复灌输的方式,一味强调算法,结果导致学生算理不清,观察力、思维力和语言表达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调查发现,很多教师仍然采用“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放不开手”,使得学生对教师形成较强的依赖心理,学生越是依赖教师,克服困难的能力势必就越难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导致学生学习获得感低的原因还有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是教师缺乏研究学情、缺乏研究学力、缺乏研究教法等。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策略探索

课堂是学习的阵地之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犁耕”,获得第一手学习体验,是提高学生学习获得感的一种有力举措。如何基于“观察?支持”,提升学生的学习获得感呢?

1.洞察学习获得感的“晴雨表”,让学习更有“情”。

教师要洞察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与美妙。

【案例一】教学“认识千以内的数”

观察点1:富有文化韵味的素材,学生会感兴趣吗?

【过程】首先,授课教师在课前播放歌曲《百家姓》,在学生跟唱中开始整节课。接着,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寻找自己的姓和教师指定的姓,从而引入数数的需求。随着百家姓的扩充,学生对数的认识也逐步加深,由几百到几百几十几,进而到一千。最后,在课的末尾,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千家姓》的完整卷轴。学生在感受1000个姓这个数量的大小后,就会对数学产生惊叹与敬畏。

【支持策略】教师抓住“姓”这一文化韵味浓的素材,激学生学习之“情”。整个学习过程贴近学生熟悉的知识,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充满诱惑力的学境中不断摸索与前行。

观察点2:操作环节中,学生的获得感如何?

【过程】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从987数到999。学生分组活动,一个一个地数——987,988,989,990,体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初步掌握“满十进1”。教师让学生继续数——991,992,……,999。

師:999添上1是多少?

生1:是1000!

师:在计数器上怎么拨呢?

生2:把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9颗算珠都去掉,在千位上加上1颗算珠。

【支持策略】动手探索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抓住“天性”,释放学生的“动手”能量,让学生沉浸在快乐操作的氛围中,以动手促思考,让学习真正发生。

2.捕捉学习获得感的“行为状”,让学习更有“味”。

学生学习获得感的表露会有很多行为状态,教师及时捕捉这些“行为状”,有利于及时优化教学方法。

【案例二】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观察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感高有什么表现?

【过程】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时,可以先由教师“扶”——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探索长方形的特点,全班90%的学生积极投入,兴致高昂,从他们兴奋的表情和活跃的学习探索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学习获得感很高;再“放”——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正方形的特点。学生有了学习经验,兴趣更加浓厚。

【支持策略】“扶”“放”结合,学生在经验的帮助下自主探索,发现正方形的规律和特点,获得感更强。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让学生学有“情”、思有“疑”、探有“得”。

3.点燃学习获得感的“导火索”,让学习更有“力”。

学生学习获得感的增强离不开思维的参与,快乐思维、积极思维、深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案例三】教学“小数乘法”

观察点:学生数学思维有序性的具体表现。

【过程】教师先引导学生搜集情境图中的有效信息,并明确告知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三步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第一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解决“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的问题,多法理解算理;第二步,用加法竖式和乘法竖式分别计算“2.35×3”,启发学生思考“这里乘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乘积是几位小数?你能根据2.35的含义解释这个结果吗?”等问题,进而引发“小数与整数相乘时,乘数中的小数是几位小数,积就是几位小数”的猜想;第三步,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验证猜想。

【支持策略】导与放、授带思,教师给学生学习阵地,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思维有用武之地、发展之地。

总之,“观察”学生具体学习情况,“支持”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教师必须抓根握本,针对学生的学情与知识的特点创设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捕捉学生学习情感表现与学习行为状态,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学生的学习因子,把学习过程演绎成“生命成长”的童话世界。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支持观察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印媒称中国“支持”印度斡旋马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