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语速,让学生体会“慢”艺术

2019-03-13 13:24郑春梅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速时机比较

郑春梅

[摘 要]许多教师讲课都喜欢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以为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学识,征服学生。其实不然,学生不是观众,而是学习者,学生听教师讲授不是为了娱乐,而是汲取知识。因此,教师要适当放慢语速,让学生充分领会真知,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语速;比较;时机;互动;放慢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90-01

笔者观摩了很多公开课、展示课,发现在這些课堂上,师生关系和谐,学习气氛融洽,让人赏心悦目。然而,当笔者按照这样的套路来管理课堂时,不仅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让自己感到苦恼。笔者百思不得其解,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

一、比较不同语速的效果

课堂中,笔者用不同的语速进行对照试验。在讲到三角形三边的大小关系时,学生经历了独立操作、小组合作探索和全班汇报展示的一系列环节之后,笔者准备做“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总结性结语。笔者尝试用不同语速进行陈述,并根据学生的神情反应以及能否迅速准确地复述教师的话语,来判断授课语速是否合适。

第一次,略快于正常交流的语速。在听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时,全班学生神情木然,毫无反应,无一学生能够完整复述。第二次,正常交流的语速。全班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现出疑惑的神色,其余学生则很平静。仍然没有学生能够完整复述。第三次,慢速叙述,抑扬顿挫。“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停顿稍长,让学生注意两边之和)——大于(刻意停滞,突出大于)——第三边。”笔者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结合教师的表述回顾演示过程,理解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含义,至此,大部分学生都基本能准确复述。

为什么语速的快慢会对学生的理解力造成如此大的影响?査阅相关心理学和生理学专业书籍后,笔者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首先,通常情况下,人耳辨识以声波形式传播的语言文字信息,分辨效能为每秒4~5个字,即每分钟240~250个字,一旦超过这个语速,听者接受起来就会很吃力,也无法记住。当然,以上语速是指在所有播报词汇都是听者熟悉的情况下,如果语句中频繁出现陌生的词汇和复杂的新概念时,语速就还要再慢一些。

其次,在课堂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有限,一般在10分钟左右,之后就会因为对关注目标感到厌倦而导致注意力涣散。此时,教师需要变化语速,重新唤醒学生的热情。

综上所述,调整语速就是通过外部因素影响学生专注力的持久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把握放慢语速的时机

课堂中,教师语速什么时候该“慢”下来?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1.提问重点问题时语速要放慢

如,教学二年级“倍的认识”。

师:对比梨和橘子的个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生1:梨比橘子少3个。

生2:橘子比梨多3个。

师:你们刚才说的是和差关系,请大家再琢磨一下,除了和差关系,还有没有别的数量关系?

生3:梨的个数是橘子的一半。

生4:橘子的个数是梨的两倍。

教师第一次提问时,“个数”两字要重读,“它们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的语速要比前面“对比梨和橘子的个数”明显减慢,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跟上教师的节奏,边听边思考。第二次提问时,“和差”“还有没有”及“数量关系”都要重读,而“除了和差关系,还有没有别的数量关系”同样需要明显放慢语速,以便学生能跟上节奏。

2.陈述结论时语速要放慢

如,描述“倍数”的概念。

师(揭示倍):仔细观察,梨有——3个,橘子有——6个,6里面含有2个——3,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说——橘子的个数是梨的——2倍。

教师举例说明倍数的概念,给学生构建了一个基本的倍数模型,即“梨有3个……有2个3”。描述时,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数量和图像,配以较慢的语速,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体味。

三、关键时刻可以停顿

跟学生互动交流时,教师可以在重要的环节处适当停顿,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整理思绪,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教学“认识有余数除法”。

师:大家都很有主见,把9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人分得2个,剩余的1个没法分,为了表示剩余的个数,数学上统一在商后面加上六个点(板书:……),接着写“1”,这个“1”就叫作“余数”(板书:余数)。除法算式里又增添了一个新概念,它就是——(生:余数。)

教师语速很慢,尤其在说完“六个点”和“余数”后几乎完全停顿。学生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听着。

此外,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求助时,教师语速也要慢下来,语调舒缓,才能消除学生焦躁不安的情绪,让学生重新投入学习中。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语速时机比较
辩论赛之语速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说话人识别中语速鲁棒性研究
师生互动4时机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作战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