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部编本集中识字课文教学

2019-03-13 13:24顾娟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部编本拓展朗读

顾娟红

[摘 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学习内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集中识字课文具有自成体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重视学法的特点。在教学中,应根据文本特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落实识字,夯实基础;关注朗读,层层递进;积累拓展,提升素养。

[关键词]部编本;识字特点;教学方法;朗读;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1-0083-02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学习内容。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到今年春季已经发行到了第四册。在这四册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中,小学起始阶段的重点学习内容——识字板块,占了相当的比重。教学中,应根据文本特点,落实识字,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部编本识字课文特点

纵观这四册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集中识字课文,发现有以下特点:

1.自成体系。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第一册有两个集中识字单元,在第二册、第三册教材中,全册共8课“识字”,都安排在每单元的课文之前,题目就用“识字X”代替。从第四册开始,教材不再安排“识字”。在部编本教材中,改变了这种分散、零碎的学习,统一安排了集中识字单元。在第一、二册教材中,每册安排了两个集中识字单元,在第三、四册教材中,每册安排一个集中识字单元。每个集中识字单元都有四课,而且每一课都有一个具体的课题。这种安排,不仅有利于系统学习汉字的各种知识,而且有利于识字方法的巩固与运用,充分体现了整合的思想。

2.形式多样。识字课文更多地采用短小精炼、易于学生朗读的韵文形式编排。具体形式非常多样,有三字经、对对子、拍手歌、谜语、儿歌、词串等。如:第四册的《神州谣》是三字经,第三册的《树之歌》是儿歌,第二册的《春夏秋冬》是词串。与人教版相比,部编本少了“管中窥豹”这一类的成语,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3.内容丰富。识字课文多以认识大自然为主,如《树之歌》引导学生认识常见树木,《田家四季歌》帮助学生了解四季农事。相比人教版,部编本更加贴近传统文化,更具中国味,增加了《传统节日》、《中国美食》、《姓氏歌》等识字课文。集中识字课文不仅是学习识字方法,认识事物的途径,还承载着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培养美好情感的任务。

4.重视学法。部编本教材更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呈现了字理识字、字族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识字。从第一册《口耳目》、《日月明》展示象形、会意的构字方法,到第二册《小青蛙》字族识字,再到第四册《贝的故事》讲解由“贝”衍生出的汉字,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学会一个字到学会一类字,举一反三,由点及面。

二、部编本识字课文教学策略

根据部编本集中识字课文的上述特点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教学时要注意:

1.落实识字,夯实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集中识字课文首先要为这个教学重点服务。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生字,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必须打好的语文基础。

在学习生字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具体事物和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降低识记的难度。部编本识字课文图文并茂。如第二册《春夏秋冬》配上了四幅扇形图、一幅春景图。在学习这一课时要充分用好这些图,帮助学生识字。如学习“雪花飘”的“飘”字时,请学生看扇形图中的雪景。雪花像快乐轻盈的小天使,在空中飘来飘去。正是有风,雪花才会漫天飘舞,所以“飘”就用风字旁。学生不仅记住了“飘”,还体会到了冬雪的特点。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部编本教材重视构字方法的渗透,搭建了识字的坡度。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字形、字义,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受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使学生逐步能够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方法进行自主识字,提高识字的效率。

每篇集中识字课文有十个左右生字,巩固识字是教学难点。巩固识字最有效的方法是重现,所谓“一回生,两回熟”。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使生字与学生反复见面,如,用字组词,找反义词,猜字谜,区分形近字、同音字,逐步使学生从在课文中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也能认识。

2.关注朗读,层层递进。

朗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方法,是学生巩固识字、品味语言的主要途径。对于语言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文,更要多加朗读。在识字课文学习的不同阶段,对朗读的要求是不同的,要逐步深入。

(1)读通顺。

识字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独立阅读。识字之后,让学生朗读文本,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识字的成果,为阅读扫清了障碍,满足了阅读的欲望。同时,读通顺的过程也是识字的巩固过程。

(2)读出节奏。

识字课文大多采用韵文形式编排,本身就很适合朗诵。低年级学生又非常喜欢朗诵。在教学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调、停顿,读出轻重缓急,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音韵美。同时,可采用师生对读、男女对读等形式,使朗读有趣又有音乐感。如学习《春夏秋冬》,反复对读“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学生体会到主谓式短语不同的抑扬顿挫,进而对对仗、动静结合等传统文学常用的手法有个粗浅的感知。

(3)读出韵味。

部编本集中识字课文语言简练、優美,意蕴丰富。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能读得有滋有味。如第四册《神州谣》是一篇歌颂祖国的三字经形式的识字课文。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学生不禁感叹:祖国山河真壮美!我们的祖国真伟大!自豪之情喷薄而出。

3.积累拓展,提升素养。

以识字课文为基点,对文本作有特色、有针对性的组合、拓展、延伸,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字、词、句的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拓展延伸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增加积累”型 。这是最主要的一类,旨在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储备。如,第二册识字课文的积累练习有:《春夏秋冬》  积累有关景物的主谓短语;《姓氏歌》收集同学、老师的姓氏,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介绍;《小青蛙》补充其他同一字族的字,等等。

(2)“学以致用”型。这一类以“仿说”、“仿写”居多。如:第三册《树之歌》介绍了杨树、榕树等十种常见树木的特点。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梧、桐、枫、松”等生字都是木字旁,都是形声字。学后,请学生观察校园、公园里的树木的特点,照课文的样子编一编。从编一句开始,到串起来,学生编得兴致勃勃。在编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更多的树木,还发现“樟”、“槭”、“柳”等字也都是木字旁。识字课文大都结构简单易于模仿,儿歌类的、对对子类的都可以安排这类练习。

(3)“提升兴趣”型。这一类类似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如:第四册《传统节日》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课上,让学生讲讲与节日相关的传说,背背描写这些节日的诗句,使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

综上所述,以文本为基点,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是部编本集中识字课文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目标。期待集中识字课堂充满知识性,也充满情趣,成为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又一阵地。

[ 参 考 文 献 ]

[1] 马海霞.借力传统蒙学探索韵文识字[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7(7·8).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部编本拓展朗读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