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钱七虎、刘永坦:大家风骨

2019-03-13 14:28小荷
新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刘永坦钱七虎体制

小荷

1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科学家坚信“科学可救国,亦可振兴中华”,怀抱一颗科技报国之心。数十年如一日,积极投身于科研事业。耄耋之年,他们的身影仍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炮火中点燃“家国理想”

刘永坦和钱七虎都出生于烽火连天、风雨飘摇的年代。1936年出生的刘永坦出生不到一年,他就随家人开始了逃难生涯。“永坦”不仅是家人对他人生平安顺遂最好的祝愿,也是对国家命运最深的企盼。他在母亲的“监督”下读史书、诵诗文、勤思考,培养出了很强的求知欲和爱国心。父亲常常告诉刘永坦,科学可以救国,可以振兴中华。

钱七虎出生于1937年10月,那一年淞沪会战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战争逼近钱七虎的故乡江苏昆山。人民流离失所,钱七虎就是出生在逃难途中的一艘小船上,因家中排行老七,取名“七虎”。炮火连天的岁月,目睹侵略者、殖民者戕害同胞,钱七虎幼小的心灵点燃了沉重的“家国理想”。钱七虎說:“我曾看见过我们的抗日游击队员被日军打死,放在我们小学的操场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国家不强,我们的军队不强,所以受到侵略。”

海归专家报国心

年轻时的钱七虎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中学时期,他6门课中有4门满分。在响应国家号召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求学6年间,埋头苦学的他仅回过一次家。离校时,作为全年级唯一的全优毕业生,他被保送至前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深造。1965年,钱七虎学成归来,担任了原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教员。当时,世界正面临核武器威胁。“防护工程是我国的地下钢铁长城,‘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国家选派我出国学习防护工程,就是把信任给了自己。”那时起,为中国设计打不烂、炸不毁的“钢铁坚盾”成了他一生执着追求的目标。

而刘永坦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6月,前往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和伯明翰大学进修和工作的。伯明翰大学电子工程系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先进的试验设备,刘永坦来进修之前,这里曾接收过少量的中国留学生。不过,他们大多做的是科研辅助工作。了解情况之后,刘永坦心里不是滋味儿。因此,他更是严格要求自己,铆足劲去学。刘永坦常常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中国人,我的成功与否代表着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形象。”通过在英国的学习,刘永坦对雷达有了全新的认识。刘永坦说:“我学有所成,当然要回国。在英国,无论我工作多么努力,取得了多大的成绩,终归是在给别人干活。回到祖国,我可以堂堂正正地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心情是何等舒畅!”1981年的金秋,进修结束后的刘永坦立刻起程回国。

肩挑国家发展重任

和平年代,本该安享晚年,两位科学家却主动挑起国家发展重任。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能源储备、地下工程、港珠澳大桥……但凡关乎国家大计的防护工程,都能看到钱七虎奔波的身影。他说:“国家需要什么,科学家的兴趣就应该在哪,要站在全局考虑问题。”

1992年,珠海机场扩建,被炮台山拦住了去路。钱七虎带队七赴珠海,设计出科学可靠的爆破方案。直到今天,被称为“亚洲第一爆”的炮台山爆破,仍保持世界最大爆炸当量的爆破纪录。非常之奖,缘于非常之功。港珠澳大桥是现代桥梁的标杆,在海底管道对接时,钱七虎提出采用流体力学方法,计算V字形接头的沉放摆动幅度,提出减少摆动的措施,最终接头沉放成功。

刘永坦主持的航天部预研项目“新体制雷达关键技术及方案论证”获得丰硕成果,为中国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打下了基础。2011年,刘永坦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与国际最先进同类雷达相比,刘永坦研制的新体制雷达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造价更低,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两位科学家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刘永坦自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是团队的力量,不是我一个人的”。他要求以此自警,告诫自己,也告诫所有人:持久战还未“停战”。他还想要新体制雷达小型化,更加广泛实用。钱七虎院士则说,奉献是军人的本职,科技强军是军队科学家的使命。获奖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种责任。虽然他已到达退休年龄,但思想没有退休、工作没有退休,将以此次表彰奖励为新的起点,带领年轻人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无私奉献、科学报国的精神,继续在岗位上砥砺奋斗,为国防和军队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综合自光明日报、人民网)

猜你喜欢
刘永坦钱七虎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
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
如果第一颗扣子扣错了
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为万里海疆安上千里眼
为万里海疆安上千里眼
刘永坦:用雷达筑就海防长城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