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城乡融合需要处理的四大关系

2019-03-13 13:01原子舰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城乡融合城镇化乡村振兴

原子舰

摘 要: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振兴乡村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融合之路作为七条道路之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引擎。城鄉融合的关键在于在融合过程中把握好三农问题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处理,认清城乡融合与城乡一体化的异同,以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镇化;城乡融合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3-0137-02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发展不平衡在于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发展的不充分在于农村发展不充分,要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解决城乡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顶层设计,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引擎。为了更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城乡融合中的诸多复杂关系。

一、三农问题与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

城乡融合的关键是人的融合,而农民是城乡人口融合的关键。之所以三农问题迟迟无法得以解决,体质性的根源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是由于特殊时期的政策导致的,它的本质特征在于对城市居民与农民实施差异性政策。因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生产力迟迟无法提升,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二元结构的不断固化,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区隔开始慢慢形成,在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居住等方面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市民与农民之间的社会流动变为了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只有破解了城乡二元结构固化这一问题,才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全面彻底的融合。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虽然得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城市的现代化不断提升,而农村的萧条也越来越明显。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帮扶力度不断增大,政策利好,但仍然无法打破城市与乡村身份的天堑。资源由城市单方面流入乡村,而乡村对城市的反哺作用没有得以较好体现,要素仍呈现单向流动状态。

我们必须要通过城乡融合发展这一新型媒介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固化这一历史性难题,准确把握中国新型城乡关系变化趋势与发展规律,出台新的体制机制与政策。首先,要改革现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束缚在人们身上无形的链条打开,确保人人“生而公平”,消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其次,要深化农村土地与要素市场的改革,促进要素双向流动,实现要素全面融合;最后,要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基础化配置,不仅要量变,更要质变,切实保证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推进农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这是首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增加农村现代化的内容,从“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对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同时将农村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对等融合了起来。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这二者紧密相连,单谈农业现代化或农村现代化都无法解决三农问题,只有将两者齐抓共管,才能将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民留下,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目前我国农村发展现实状况来看,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块短板,农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薄弱环节,,这就使得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受阻。当前我国基本实现村村通,基本的水、电已经实现全面覆盖,但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不足,选择传统生产方式的农民仍占大多数。在治理方面,仍存在“家长式社会”的管教,基层领导权力过大,外来资本蛮横进入,一些基层领导甚至成为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不得不说基层治理体系仍存在很大问题。

农村发展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只有将农村与城市看作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建立完善城乡融合政策体系,才能破解这一发展桎梏。农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一项重大政治选择,首先,应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建立健全有利于乡村善治的法律法规体系,大力提升农村治理的职业化与科学化,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和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其次,培养一批新乡贤、新君子、新能人,在维护好农民的人权、产权、治权的同时,带领农民进行创富增收,调动村民自身积极性;最后,政府要将经济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和制度资源不断向农村倾斜,用新技术武装农村,提升农村现代化率,缩小城乡差距,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城乡融合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系

我国城乡关系历经“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体现的是我国城乡关系的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升华。城乡统筹,一个“统”字,准确定位这个阶段关系的核心。农村被动地接受城市分配的资源,导致要素呈单方向流动,资源配置率较低。最终结果就是城市高度繁荣,农村衰败的现状没能得以改善,二元结构更加固化,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进一步发展,对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乡关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需要我国在现在基础上不断努力,直到实现全面现代化才能完成的历史任务。这一历史任务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城乡融合发展这一重要抓手。城乡融合,就是要解决政府“统”的能力太强、市场作用偏弱这一问题,强调城市乡村互动流通的双向过程,矫正过去重农业轻乡村的错误,强调城乡地位的平等,加强城乡要素互通,使城乡关系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状态。

我国城乡关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单以城镇化为例,已经从过去简单的“农村人口和资源向城市流动”,逐渐转变为近年来渐成气候的“城乡双向流动、双向驱动的新城镇化模式”。但不能忽视的是,资本的主要流向仍是由城市流向乡村,要素也呈现单向流动的趋势。受固化利益的影响,一些新规定、新规则虽早早提出,但落地甚难。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如此下去,必然会导致城市越来越富而乡村越来越穷的局面。

城乡融合,关键在融,强调的一个交互的过程。当前,城乡关系的重心在于城乡融合。首先,必须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改变以往要素单向流动的状态,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要素输出,实现城市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与农村闲散资源要素之间的有机对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其次,城乡融合要加强市民与村民之间的有机联动,农村应大力吸引对农村热爱和有感情的企业家和社会名人下乡,培育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主体,对农村进行反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后,城乡融合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能一味地学习样板,复制榜样,要根据地方实际制定城乡融合计划,享受城市的“服务”,拥有城市的“科技”,保住乡村的“形”,留下乡村的“魂”。

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中都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那就是城乡产业。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需要对现行诸多不合适、不合理的制度进行系统性彻底改革,以城乡融合的发展新机制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都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二者紧密相连,是不可相互分离的整体。要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可以推进城乡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以城乡结合部为关键节点,进行深入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城乡融合發展的新态势。同时,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结果,是新型城镇化取得全面成功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正在进行稳步推进,但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仍是一项重要问题。农民在城市无法被较好认同,没有办法融入整个城市社会。其次,城镇化质量不高仍是阻碍乡村全面振兴的一大考验。城镇化规模年年增大,但城镇化质量无法得以充分保障。同时,作为扩大内需的主动力的乡村生力军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必须依靠乡村,必须依靠农民。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现与否,就是看它是否带动了乡村发展,是否吸纳了农村过剩的剩余劳动力,是否实现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让城市中的农业转移人口从根本上完成身份的转变,增强自身身份认同感,让进城务工的农民可以享受市民与市民均等的各项服务;要加强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市民化,在新兴小城镇上享受到均等化公共服务,提升小城镇的城镇化质量,增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量的增加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要站在我国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一新的历史节点,扩大农村内需市场,加大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优化投入机制,突出投入重点,让新型乡村带动我国市场完成新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马义华,曾洪萍.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和战略重点[J].农村经济,2018,(6):11-16.

[2]  杨仪青.城乡融合视域下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8,(6):101-106.

[3]  张憬玄.城乡融合发展促乡村振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6-13.

[4]  吕风勇.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途径在于城乡融合[J].中国国情国力,2018,(6):53-55.

[5]  盛开.以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J].调研世界,2018,(6):62-65.

[6]  范恒山.促进城乡融合发展[J].党的文献,2018,(1):4-5.

猜你喜欢
城乡融合城镇化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从分工理论出发解读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及其现代应用
城乡融合视野下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乡分割会走向城乡融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