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名

2019-03-13 12:29吕华青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乳名乡音呼唤

吕华青

手捧着一条陈旧的项链,忽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人呼唤我的乳名了。想到乳名,母亲给我讲的那些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

我的父母都是旧社会过来的人。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年中,母亲一连生下三个姑娘,好胜心很强的母亲,在这个留存着封建思想残余影响的家族中,感到了极大的压力。于是,几个姐姐便都被取了招弟、有弟之类的名字,以期盼个好兆头。

桂花飘香的那年,我出生了。吕家生了个儿子的消息,立刻传遍了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来家里贺喜的人流不断。家境不算富裕的吕家,摆开了场子,连设三天流水席,只要见到来贺喜的人,便恭请上座,一定要吃好、喝好。街坊邻居也给足了吕家面子,每家出一份黄豆大小项圈的份子钱,100户人家为这个新生儿打造了一根100个小环连接成的纯银项链。母亲更是乐不可支,经过反复琢磨,给这个还不足月就来到人世的宝贝,取了一个最最上心的名字:贵成。

在我记忆中,母亲呼唤我,声音里会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溺爱。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喊我总是:“贵成——我的儿啊!”其他人家都不这样喊孩子,我听到母亲的呼唤总觉得别扭。有时,有同学来家里玩,我觉得母亲这样的呼唤不好听,不仅丢人,还让我很难堪,往往是眉头一皱,转身就往外走。

小学毕业那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社会上到处都在“扫四旧”,什么招弟、有弟、贵成之类的名字也当然在所谓的“四旧”之中了,兄弟姐妹便都有了新的学名。从此,在生活中,姐姐们都叫我的新名字,弟妹们都喊我大哥,只有父母依然呼唤着我的乳名。二十多年前,父亲去世后,我的乳名就只存在于母亲那口浓浓的乡音里。

17岁那年,我初中毕业,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离开上海,去远方山区的农村插队。母亲牵着我的手,哭得像个泪人。离别时,她一遍遍地喊着我的乳名,千叮咛、万嘱咐,总也放心不下。她独自跑到离家很远的一座铁路橋头,从下午站立到晚上,守望着一趟趟列车从面前远去,她想看看哪趟车是儿子乘坐的列车……我从未离开过母亲的怀抱,那一定是母亲心里呼唤我最多的日子,也是我最想听到母亲声音的时刻。

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便很少再听到母亲那浓浓的乡音。我在农村插队3年以后,接着从农村应征入伍,去了遥远的太行山下。在部队一干就是25年。几年一次探亲,每次回家都看到母亲不断苍老的身影,头发白了,人也矮小了,只是唤儿乳名的声音依旧那么洪亮。有一次休假回家,在和母亲坐在一起拉家常的时候,她从橱里翻出一个用手帕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一层层打开,是一条没有光泽的银项链。母亲捏着项链的两头,轻轻地把项链围在我的脖子上,眼睛里闪现着幸福的光芒。尽管那条项链很短,围在我的颈上两头根本接不拢,但是母亲还是拿着它比画了很久。那天,我一直幸福地沉浸在母亲讲述的往事中。

我退休之年,母亲已经93岁高龄了。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周总是会去母亲那里几次,陪她坐几个时辰,或扶着她出去走走。在这里,我又听到了母亲那亲切的呼唤:“贵成——我的儿啊!”母亲的呼唤,让我感受到幸福和母子心连心的疼爱,声声扎在我的心里。已为人父的我,这个时候完全懂得了母亲的情感!我是母亲用鲜血与生命写就的历史,是她一生的成就,母亲在用心传递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天伦之爱!

此后的几年中,母亲经常这样呼喊着我。让人难忘的是,每次离开,母亲总是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摇摇晃晃地送我到门口,非得看着我走不行。而当我走出很远了,又总是会听到母亲大声喊着:“贵——,贵成!”我转身回到依然站在门口的母亲身边,她又挥着手:“早点回去吃饭啊,晚上早点睡觉。”其实,我心里知道,那是母亲为了多看我一眼。

终于,在母亲98岁的那一年冬天,我再也听不到那浓浓的乡音。去世的前3天,母亲静静地斜靠在床上,她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坐在母亲的身边,默默地看着她。她紧紧地拽着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我捧着母亲的手,心在颤抖,此时此刻,我分明听到了母亲用心在向我呼唤:“贵成——我的儿啊!”

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呼唤我乳名的人走了。我的乳名,从此成了人生的一段历史。

责任编辑:秀 丽

美术插图:曲光辉

猜你喜欢
乳名乡音呼唤
无声呼唤
乳 名
乡音永久
爱的呼唤
乳名是一抹淡淡的乡愁
乡音如歌
三月的呼唤
乳名
穿越时空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