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019-03-13 13:24蔡程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创新意识

蔡程

[摘 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式教学活动,既要以教材为本,开放生长点;又要以生活为源,开放内容;还要以探索为轴,开放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长知识,从而激发创新意识。

[关键词]开方式教学;创新意识;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87-02

“創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的教与学过程中。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对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之中。下面,笔者基于开放式教学活动,来谈谈如何在多向的解题策略、多元的条件、多维的问题视角中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引发奇思妙想,从而迸发创新求异的学习活力。

一、以教材为本,让生长点开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也是学习的母本。因此,课堂教学要立足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的要点,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贴近数学知识的生长点。

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伊始,教师出示课题:圆的认识,并提问:“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说些什么?”学生的回答有“我想知道什么是圆。”“圆是什么图形?”“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好像古代祖冲之研究了圆周率,那什么是圆周率?”“如何计算一个圆的面积?”“为什么汽车的轮子要做成圆形的,而且轴还装在最中心的那个地方”……此时,教师追问:“大家提出这么多的想法,那我们先从哪里开始研究呢?”

大多数教师在“圆的认识”教学中都是从观察圆形、图案入手,然后让学生找身边的圆,再用自己的方法画圆,最后去研究圆的构成要素等。在这则教学案例中,这位教师别开生面,借用课题开门见山,让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状态下畅想,不仅使教学内容得以呈现,而且还使圆的教学目标在思考中逐渐显现出来,也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提供了努力的方向,更为圆的认识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学生把思维聚焦于圆的认识之中,诱发了思维的联想,从其他图形的学习经验去思考圆的各部分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以生活为源,让内容开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开放教学内容,教师就得审视学生当下的生活环境与教材内容的契合度,灵活地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有机连接起来,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理解知识、体验数学经验与方法,以达成乐学、善学的目的。

例如,在“元、角、分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解读各种现象,去分析并研究问题,最终实现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素养的教学理想。

师:小明准备去买早点,他要带什么才能买到早点呢?

生1:当然是钱。

师:不错,我们中国法定的钱币称作人民币。你见过人民币吗?说说都有哪些面额的人民币?

生2: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

师:知道的还真不少。还见过不同面额的吗?

生3:1元的硬币,2元的纸币。

生4:我还看到过1分的硬币。

生5:对,还有2分的硬币,5分的硬币。

生6:好像还有一种5角的纸币。

……

师:真了不起,见过这么多的钱币啊!想不想认真地去了解一下它们?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钱币——元、角、分……

通过这个教学情境的设置,我们能够体会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只是接受知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意愿与个人色彩。因此,尊重学生的实际,并把它融合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之中,融合在教学内容之中,那么学生就不会对数学感到陌生,而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和解读生活的现象,从而在探索现象、奥秘中领悟知识的由来,把握知识的真谛,进而提高他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以探索为轴,让过程开放

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的,且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扮演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更要把学生放到探究知识形成的第一方阵之中,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在探究中理解知识,在运用中提升研究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与方法,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自主探索,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一个知识的探索者。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今天我们将会继续研究它们,说说你们想研究长方形的什么内容?

生1:面积吧,课本上有这个内容的知识。

生2:不对!我昨天预习了,看到我们刚学习的这一课后面是周长的知识,我想我们今天应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师:真是个自觉的孩子,预习是个很好的习惯,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养成这种好习惯。是的,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师生相互讨论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什么?怎么去计算它的周长?)

生3(拿出自己的长方形纸片,用手指画出4边):这4条边的总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生4(指着黑板的边框):这4条边框的总和是黑板的周长。

……

师:你们能用一句话说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吗?

生5:长方形4条边的总和。

师:知道了长和宽,你能算出周长吗?

生6:我的长方形纸片长5厘米,宽3厘米,周长是5+3+5+3=16(厘米)。

生7:我的长方形纸片长5厘米,宽3厘米,周长是5×2+3×2=16(厘米)。

生 8:我的长方形纸片长5厘米,宽3厘米,周长是(5+3)×2=16(厘米)。

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计算方法啊?它们是一样的吗?

生9:一样的,都是算出长方形的4条边的总和。

案例中教师的放手策略,既尊重了教材,又联系了学生的实际,还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在开放的时间与空间里解放头脑和手脚,自主探索、发现、总结数学知识,从而达到真正理解知识的目的。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开放式的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大胆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释放个性,让数学学习充盈创新的气息和蓬勃的生机。

(责编 覃小慧)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创新意识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途径分析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