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运用

2019-03-13 13:07史涛
财会学习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运用

史涛

摘要:在中国企业改革进程中,公司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运用企业内部控制是加强公司治理的现实需求。本文将从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联系入手,探究内部控制运用于公司治理的路径,促进公司治理的不断强化和提升。

关键词: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运用

随着当今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越来越完善,企业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就必须苦炼内功,加强公司治理。而内部控制是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为数众多的企业存在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都不完善,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运用效果不理想,内控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大,急需改进和强化。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联系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是在内部采取的一系列自我调整、约束、规划、控制的方法、措施的总称[1]。公司治理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起点,是确保发挥内部控制功能的前提、基础,企业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会使内部控制受到不同的影响。公司治理目标核心是保证股东价值最大化,增强投资者信心。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是公司治理目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公司治理目标的具体化。因此,企业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具有密切联系。

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企业有序实行公司治理的关键,是企业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司治理活动的有序开展离不开企业开展高质量内部控制活动,如果内部控制有明显的不足,就难以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造成公司治理体系混乱,影响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公司治理是企业实现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是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环境基础。企业设置良好的内部组织机构,合理配置岗位权限、明确相互制衡的职责,这是企业顺利实施内部控制的关键,而内部控制环境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奠定开展其他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保证。

二、企业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运用的路径

(一)完善公司治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公司治理得以完善的核心是企业建立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相互制衡的关系,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一是企业要改变当下大股东一股独大的局面,促使表决权均衡。二是强化股东大会的机能,运用累积投票和关联股东表决排除等机制,约束股东行为,预防股东大会变成大股东的自留地。三是完善董事会,加大外部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重,减少内部人与大股东的控制,同时有效解决外部董事聘任、责任和薪酬等问题,保持其独立性和有效履行职能不流于形式。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战略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成员包括外部董事。四是加大监事会监督财务报告等的力度,坚持财务总监由董事会派出并向董事会汇报工作,避免财务报告受到的来自管理层的操控,避免财务总监工作职能及成果受到经营管理层领导的控制和左右,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环境,实现对内部控制的科学运用。五是完善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的考核机制,保证经营管理层工作目标与董事会和股东目标一致性。

(二)完善内控制度,明确公司岗位职责

为增强在公司治理中运用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必须切实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除了明确及建立三会制度,完善三会职责外,还应进一步明确公司岗位职责[2]。一是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完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规范各级控制。二是敦促经营管理层实施内部控制报告制度,促使利益相关方快速掌握企业情况,使整个经营体系严格按照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运行,并根据实际运行的结果反馈不断修正,实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持续优化。如现代企业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有管理、治理这两个层次,这是公司治理两权分离要完成的目标。从管理层次看,企业要基于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发生经营风险;从治理层次看,企业要基于自身特征完善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明晰岗位职责,健全财会业务和岗位工作流程,在内部形成相互制约的局面,慎重对待关键的内部控制點,让内部控制体系起到给企业经营行为保驾护航的作用,做好控制和发展两个方面的权衡,才能在公司治理中获得优良的内部控制运用效果。

(三)运用内部审计,有效实施内部监督

企业应科学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迅速的形势合理调整内部审计机构存在的隶属关系,这是企业加强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手段。换言之,企业要基于整体组织结构合理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立足于现有的经营管理制度,尽可能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据此配备相关人员。如企业在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之后要配备一名总审计师、两到三名专职审计人员,隶属董事会下的审计委员会管理,向董事会汇报工作,确保审计执行力及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则要及时将工作报告交给相关部门,确保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高效性。为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企业还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发挥制度对内部审计的指导作用、约束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对现有不合理不规范现象进行发现、梳理、提出整改建议,并跟踪整改结果,促进经营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

(四)加大内控需求,提高内控的有效性

内部控制使投资者和债权人、客户、供应商、审计机构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受益,而他们通过企业公布的财务报告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如企业的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东需了解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跟踪企业实施重大决策的情况;债权人则厌恶风险,偏好于有固定收益的一类项目,他们需了解关于企业偿债能力的信息。外部信息需求者及监管部门均要求注册会计师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开展审计工作,利益相关者就是内控需求主体,内部控制有效与否决定着需求方能否给出正确评价、科学决策[3]。内控需求主体增加形成制衡力量,加大内控质量供给压力,需要企业通过加大内控需求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同时利用外部治理打造信息反馈平台,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如针对产品市场,如果经营充分,有较多替代品,消费者就有较大的选择空间,经营者不得不努力工作,追求最大化的利润,如果决策失误或偷懒,导致产品适销不对路,失去市场份额,会使企业财务状况受到直接影响,无疑是经营者自毁前程。

企业在证券市场披露股价与信用等信息,当股价下跌至一定程度时极有可能被敌意收购,董事与经理都将失业,经理人市场也将对被解聘人的人力资本重新进行评估,这样的外部治理使公司治理层承受更大的压力,不得不提供可靠真实的内部信息,有效改善内部控制,保证信息供给治理。这对企业内部控制推行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应建立完善的规则。如:上市的公众公司将披露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信息作为重要的定期报告内容,随同年度报告一同披露,主要包括:管理当局在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可靠的内部控制中出具评价报告,完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由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年度报告,出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的验证意见书,随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意见书一起披露;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出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意见。有关监管部门如果发现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或内部控制信息不真实或不完整,应给予处罚。

三、结语

不断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必须依法办事,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因此,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是相辅相成的,准确把握联系,站在公司治理的高度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同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公司岗位职责,通过独立的内部审计有效实施企业内部监督,尤其要注意加大内部控制需求,确保信息质量,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从而防范企业风险,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维护好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实施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位文祥.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探讨研究[J].市场周刊,2018 (07):15-16.

[2]仲凌霞.内控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融合研究[J].纳税,2017 (35):106-107.

[3]韩忠雪,毛安敏.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6 (12):8-13.

猜你喜欢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运用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