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董仲舒对贾谊重农思想的继承

2019-03-13 03:27谢婧杰范学新
青年文学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贾谊董仲舒继承

谢婧杰 范学新

摘 要:农业的发展对于刚经历战乱的汉初朝廷十分重要,贾谊与董仲舒都针当时农业发展具体情况为朝廷上疏。本文从“轻徭薄赋”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向、“勿夺农时”与“限民名田”以及以“增加从业者”为主的农业发展策略三部分出发,探析董仲舒的农业思想对贾谊重农思想承袭的具体状况。

关键词:贾谊;董仲舒;重农思想;继承

作者简介:谢婧杰(1989-),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散文研究;范学新(1972-),女,湖北浠水人,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民汉文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3

贾谊,汉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文学家。贾谊少时以才闻名乡里,他在年仅十八岁时就“以能颂诗书于郡中”,于汉文帝时任博士,此后又迁为太中大夫,在贾谊的政治生涯中,由于受到灌婴及周勃等官员的倾轧,他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后又为粱淮王太傅,因此后世也称他为贾太傅或是贾长沙。贾谊在西汉政坛活跃的时间可以说很短,他因粱淮王坠马死而深感自责,之后很快抑郁而亡,他以政论文闻名,他在文章中提出的汉初经济发展策略对于后世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董仲舒,汉代著名政治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少治春秋,于孝景帝时任博士,以《春秋》为主要研究对象。作品包括《天人三策》以及《春秋繁露》等文章,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思想”被汉武帝重视并采纳。他的作品中不仅包含政治论述与哲学思想,也包含一定的对于汉朝经济现象的观察,他的相关经济学说主要受到贾谊的影响。

贾谊所提出的重农思想,得到了汉文帝的大力认可,贾谊提出的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对于促进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汉文帝之后的汉代政治家也认识到农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与国力的重要影响,汉武帝朝的董仲舒认同贾谊的重农思想,同时贾谊的观点也在他所提出的经济发展策略中有所体现。

一、以“轻徭薄赋”为主的农业发展方向

对于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来说,想要巩固统治,保境安民是他们上位后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保境”,需要国家具备雄厚的综合实力,想要做到“安民”,则需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若想实现保境安民,就必须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增长。西汉初,刚刚经历过秦末战乱,其时的经济是疲敝不堪的,各行各业急需得到缓和与发展,在这时,贾谊认为农业的发展是当下能够实现国家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因此,他向统治者上疏,提出多种提高农业水平的方法。贾谊多次呼吁国家应注重积蓄粮食,认为这一举措无论对于国家或是人民都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当权者应实施“王者之法”来鼓舞百姓囤积粮食[1],来达到 “民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九年而余三年之食,三十岁而民有十年之蓄①”这一目的。为了使人民务农的积极性得到促进,贾谊建议统治者调低农民的徭役负担,减轻农民的赋税,使“轻徭薄赋”作为“劝课农桑”的一种奖励手段。与积蓄粮食相对应的,对于国家财富的使用,贾谊认为需要“用之有节”,也就是在开源的同时,还应用节流的办法来达到“蓄积足”这一目的。贾谊认为农民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真正实现“取之有时,用之有节”,他们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 “物蕃多”的目的,从而进一步避免出现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甚至于“物力必屈”等情况。贾谊认为如果国家能够做到“用之有节”,就可以实现积贮粮食的目的,从而控制国家的支出,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的发展。贾谊的这一建议对董仲舒有很大的影响,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董仲舒首先提出了国家应适当减轻农民的徭役赋税。在农耕社会中,赋税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汉武帝时,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的土地兼并现象,使得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样的情况致使当时社会中贫富分化十分严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开始减少,农民的境况十分窘迫,他们不仅要对地主阶级缴纳一定的收入,即所谓“见税什伍”,同时还要受到各级官府的压榨,即所谓“贪暴之吏,刑戮妄加”②。长期以往,会对国家收入造成不利影响,这样下去十分不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因此,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应适当减轻农民的徭役赋税负担,因此,“薄赋敛,省摇役,以宽民力③。”成为当时急趋得到实施的改革目标。在《春秋繁露·五行變救》一书中,董仲舒认为:“五行变至,当救之以德,施之天下则咎除……木有变,春凋秋荣,秋木冰,春多雨。此摇役众,赋敛重,百姓贫穷叛去,道多饥人者,省摇役,薄赋敛,出仓谷,振困穷矣。”以此来说明如果不对当时的政策加以改变,就会造成“百姓贫穷叛去”的后果[2]。与之相应的,如果国家对农民阶级轻徭薄赋,财政的收入也会相应减少,面对这一问题,董仲舒的解决方法是减少国家的不必要开支,同时,这些不必要开支也是增加农民赋税的原因之一。董仲舒的这些观点,可以说继承了贾谊建议统治者调低农民的徭役负担,减轻农民的赋税、国家财富的使用需“用之有节”的观点。

二、“勿夺农时”与“限民名田”

贾谊的“重农思想”中也包括 “勿夺农时”这一观点,通过维护正常的农业生产来保证整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不受影响。贾谊认为统治者需要依从具体的农时来对人民进行相应的征调,用以保证当年的农业生产活动可以正常进行,即“圣王在上,则使民有时,而用之有节,则民无厉疾”。在生产力水平并不高的封建社会中,“勿夺农时”对于农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国的农业文明是以农耕为主,因此,“勿夺农时”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必须被重视的一个因素。顺应自然的生长规律,对于农业文明的发展,在科技水平并不高的西汉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孟子》一书中就已经提到统治者想要使国家昌盛,就需要顺应自然发展变化规律。董仲舒因此也建议汉武帝“《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 ④,董仲舒认为,统治者应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激发人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让农民可以按照恰当的时令来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3],另外,与农业相关的各种手工业也行该为农业的发展服务,即“百工维时,以成器械。器械既成,以给可农者”,统治者可以通过利用各种方式来奖励新的农业生产工具的研究与开发来刺激农业发展的积极性。董仲舒提出的“勿夺农时”与贾谊提出的“勿夺农时”的观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二人都看到了当时农业生产与自然时令之间的密切关系,由于囿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人力无法跳出自然环境的禁锢,为了保障农业生产最大限度不被影响,二人均提出了“勿夺农时”的观点。

汉武帝曾向群臣纳谏,如何治理国家,面对汉武帝所提出的问题,董仲舒写出了著名的《天人三策》来对汉武帝的问题一一作答,其中除却天人关系的相关问题外,董仲舒所论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治理好一个国家,在《天人三策》中,董仲舒以《春秋》为例证,向汉武帝阐述了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从《春秋》中的大一统思想出发,董仲舒认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⑤,他将大一统思想作为劝说汉武帝大力发展农业的思想基础来进行劝谏,希望可以达到贾谊提出的“畜积足而人乐其所”治理目的。董仲舒对于贾谊的经济观念不仅有继承,也有发展,汉武帝时,随着汉文帝和汉景帝两朝的建设,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也有所改变。西汉初,统治者受黄老学说的影响,秉持着“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希望民可以达到“人乐其所”的统治目的,后来董仲舒所提出的一系列治国方略,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乐其所”这一目的而展开的,面对着汉武帝朝时的具体情况,在贾谊的重农思想上又有一定的发展,如“限民名田”概念的提出等。面对当时社会上的具体问题,董仲舒不仅看到了“勿夺农时”的重要性,他也看到了土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唯一性,所以,董仲舒以贾谊的观点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限民名田”。在我国长时间的封建社会时期内,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必须解决一个可能动摇他们统治地位的矛盾,即土地兼并。在汉武帝时期,我国当时的土地兼并问题已日趋激烈,土地私有制已经得到确立,日趋减少的耕地,繁重的赋税徭役,使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⑥。我国是农耕文明国家,农业生产在国家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地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因此,在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后,部分官员以及地主,利用各种便利条件圈占土地。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时,商人的地位也是比较高的,其时部分土地也掌握在商人的手里,这类情况激化了当时地主与农民阶级之间的原有矛盾,农民手中的土地不断被侵占,他们失去生产资料,流离失所,这样的情况不仅不利于维持经济发展,同样不利于朝廷将权力收归中央。汉武帝面对国家的种种问题,向群臣纳策,董仲舒上疏“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故民说从上……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⑦。唐代颜师古曾对这句话进行仔细研究,颜师古认为董仲舒在这里提到的“名田”可以看做是侵占田地的意思,换言之,即各为立限,使用这种方法能够对富者进行限制,相对的,农民也就可以持有自己的土地。董仲舒上疏中提到的治理土地兼并的可实行方法,就是“限民名田” [4]。在汉武帝一朝,董仲舒的“限民名田”法只得到了小范围的实施,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道“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僮。”虽然汉武帝的这一政令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但也是对董仲舒这一思想的认可[9]。董仲舒吸收了贾谊的部分思想,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限民名田”这一概念,可以说是他对贾谊持有的重农思想的一种沿袭。与此同时,董仲舒也提出了其他重农措施,如兴修水利、封山育林以及保护土壤等。

三、以“增加从业者”为主的农业发展策略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因此汉朝的统治者希望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弥补秦末战乱的影响,使国家的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与提升,甚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此时的汉王朝整体经济实力水平不容樂观“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⑧此时为西汉初期,民生凋敝,自然会使人将目光转向与之相去不远的秦。在对秦亡的原因进行分析时,贾谊认为,秦王朝的灭亡,也是有一定的经济原因的,具体来说,秦王朝没有实现“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後”的具体经济政策,也没能做到让民众能够“自安乐其处”,因此,贾谊上《论积贮疏》来论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劝谏统治者大力发展农业:“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基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⑨。农业对于国家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想要使农业得到发展,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从事农业生产。在西汉初,生产力水平仍旧不高,农民在进行农业劳动时所使用的工具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革与创新,此时甚至于之后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一直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中,在此基础上,要想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使务农人数得到大量的增加,即“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5]。这样一来,不仅使务农人数增加,也能够开垦出新的耕地,每年的农作物产量就可以得到提高,人民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国家就能够减少相应的开支,无形中使国家的财富得以积累,国家的综合国力得到加强,从而能够实现“以本予民,民大富”这一目的[6]。《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农业发展对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是封建统治者认清并提高重视的。汉景帝身后,汉武帝承国祚,在经历了文景两朝的发展之后,与西汉初期的情况相比,此时的经济等方面已有所缓和,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以农业为例,在这一时期,由于地主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出现了农民破产与流亡等现象,从业人口的数量是与当时的农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的,为了刺激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董仲舒建议当权者通过轻徭薄赋、勿夺农时等政策鼓励人们进行农业生产。

贾谊与董仲舒都能够沿袭发展前人的学说,提出自己的治国方略,虽然他们所提出的建议没有被全部采纳,但他们思想的闪光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注释:

①语出《新书·忧民》,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124 中华书局,2000年,第124页.

②③④⑥⑦⑧⑨语出:《汉书·食货志》,见[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2页.

⑤语出:《汉书·董仲舒传》见[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70页.

参考文献:

[1]张江洪.汉初社会转型与贾谊民生思想[J].求索,2014(08):163-166.

[2]钱彦惠. 西汉前期“重农抑商”思想、政策及实践研究[D].宁波大学,2012.

[3]曹中凯. 贾谊与西汉前期政治[D].苏州大学,2010.

[4]冷鹏飞.董仲舒经济思想研究[J].求索,1991(02):114-119.

[5]李普国.论董仲舒的经济思想[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04):51-59.

[6]徐伟. 董仲舒“限民名田”思想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贾谊董仲舒继承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漫画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浅论紫砂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怀才不遇的贾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