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乡村规划设计研究

2019-03-14 10:23陈达丽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建筑 2019年9期
关键词:田园城市塘村田园

陈达丽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22)

0 前言

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新时期的乡村建设如再只用传统的规划理论支撑,那么乡村发展脚步就会受到牵绊,甚至止步不前。新时期下必然应有新的理论带动乡村发展。“田园城市”理论在新时期乡村建设中,应实现城乡新结合,本文提出在新的发展机遇下,乡村的未来之路应把着眼点放开,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应把乡村看做重点,城市作为乡村规划的依托,进而把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城市田园”,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能重新审视我们的乡村,重新规划我们的乡村建设,使我们的“城市的田园”不再陈旧,不再落后,不再千篇一律。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常以城市为主体,乡村为附属,但是在城市花园的概念中,乡村应作为规划主体,不再是依附城市的规划思路,而是同等的规划地位,不同的规划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城市与乡村的灵魂融合。“不羡武林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建设情怀城市,融入城市田园,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乡村建设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待建设乡村实际情况,并通过相应措施的实施,提高建设质量与水平,促进乡村产业和经济更好发展,从而将美丽乡村建设落到实处。

1 “田园城市”新解读

1.1 霍华德“田园城市”

在19世纪末期,为了对因城市膨胀导致的各种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埃比尼兹·霍华德(英国的社会活动家)发表了《明日田园城市》文章,其中明确提出了“田园城市”这一先进城市发展思想,主要建立起具有乡村与城市两方面优点的田园城市,并通过对新型社会结构形态的利用,即城乡一体化,来改变城乡分离这一社会结构形态。霍华德在文章中还明确指出了和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相关的有利、不利条件,并对城市乡村结合形式进行了论证,也就是田园城市,其不但具有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有利条件,还不具备二者不利条件。

田园城市主要是城市与乡村共同存在的一种形式,而城市与乡村共同繁荣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城市可以将广阔市场提供给农村,并对农村各方面发展发挥带动作用,如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等;另一方面,乡村则可以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保证城市生态处在平衡状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城市出现无节制膨胀的问题。

1.2 田园城市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影响

田园城市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也开始产生了影响,但是集中主义和分散主义使得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盲目开发,对田园城市只是片面解读和简单套用,并没有强大的理论和相应政策支撑。忽视了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会城市的社会改革思想,不过,田园城市也影响着学者们的城市规划理念,他们极力呼吁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以保证中国城市发展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前行,并开始注意城市功能区划分以及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反对日益加大的城乡发展差距,注重城市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建设。但是未能对田园城市有着精髓式的继承。城市可以建花园,但是田园入城市,城市融田园,还远远没有做到。发展到今天,城市规划理论日趋成熟,并且依照中国的国情制定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这对乡村的未来发展无疑是良好契机。值此契机,把乡村建设成为城市田园,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孤野田园。

2 “田园城市”在成都市的应用

成都市提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主要包括世界级国际化城市,西部地区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城乡一体的田园城市。这正是对花园城市理论要素的重组,也是对乡村建设的重新定位:乡村建设依托城乡一体化政策,以田园城市理论为基础,把自身打造为城市田园。这一定位的提出也是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深化和丰富。

在城市形态和发展水平上,是超大型、现代化的城市,同时也是符合田园城市理想、统筹城乡发展的田园城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是“人在园中”,二三圈层是“城在园中”,中心城区是“园在城中”,把城市和农村两者的优点都高度地融合在一起,让广大城乡群众既享受高品质城市的生活,又同时享受惬意的田园风光。

3 “田园城市”在吴塘村的实践

吴塘村位于痘姆乡政府北边,坐落在潜河沿岸,毗邻天柱山风景区,是潜山县城与天柱山大旅游区中间地段,距县城仅9 km,行政区划8 km2,其中山场面积666hm2。境内绿柳沿溪,山光似黛,景色秀美天成。吴塘村交通便利,105国道、318国道和沪蓉高速公路与济广高速公路均在村内纵横交汇。济广高速六潜段在境内设有天柱山高速下道口,济广高速痘姆进出口大桥和G105天柱山路相连,公路交通极为便利。

吴塘村毗邻天柱山风景名胜区,村域西部、南部山体连绵,东部为河谷平原,山地与平原间则丘陵错落分布。吴塘村西高东低,西侧最高处海拔约363.4m,东侧最低处海拔约29.4m。吴塘村气候属暖温带与亚热带交接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3.1 规划总体定位

基于吴塘村现状山水禀赋和人文底蕴、村民发展意愿和发展要求,结合潜山县深入推进“旅游城市、风情小镇、美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的要求,拟将吴塘村定位为:以古皖文化、三国文化、养生文化和农耕文化为本底,以“农”为乡村旅游发展主线,从山水、人文、产业、设施、空间、环境六个方面,打造“全市带头、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乡村实践与典范。

3.2 规划目标

规划围绕总体定位,以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为核心目标,以景区化理念规划村庄,重点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融合、设施完善、空间优化、环境提升六个方面,为村民生产生活和乡村旅游发展创造一个内涵丰富、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3.3 规划特色

①空间布局方面,以“组团布局发展”这一模式,促进具有疏密相间等特点的空间层面上的村庄体系的形成的。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潜水这一自然水系的利用,对吴塘的生态长廊进行重新塑造,并加大地域文脉的延续力度,促进以吴塘堰、九岛流霞等为核心的遗址保护带的形成,打造出疏朗、开阔空间格局的形成;另一方面,应该把组团布局当作村庄的主要发展模式,做好村庄组团拓展空间的控制工作,并且内部还应该采取立体融合这一模式来促进集聚发展的实现,以此来高度复合各种功能、循环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吴塘村运转的效率,保证城市建设用地和各种人文、自然要素之间的协调,如园、田、水以及山等,打造出农田和居民点互相交映这一景象。

②产业发展方面,把都市农业作为城市重要产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导,构建以都市农业、观光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整合、培育、提升”的发展思路,构建“三产联动、城乡互促”的产业格局。

③道路交通建设方面,以“多元化的交通方式”为支撑,构建“便捷高效、绿色宜人”的城乡交通环境。垂直立体化的新田园村庄,村庄组团之间需要较好的交通联系。各组团内部结合立体城市的建设模式,通过自行车道、景观步行道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吴塘内部宜人舒适的交通环境。

④生态体系构建方面,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天然生态体系和水脉渗透、绿水相融的村庄灵动空间。

4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在充分考虑村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做好建设规划工作,做好精品村建设规划以及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等措施,提高乡村建设质量与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生活环境与条件,从而促进我国未来乡村进一步发展。

田园城市理论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或强或弱的特征,它随着田园城市运动自身的发展、深入,内涵也不断调整,对现代城市规划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有待于我们去更加深入理解、发展它的内涵,更好的指导未来乡村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田园城市塘村田园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全球图景中的田园城市运动研究(1899-1945)(上):田园城市的研究体系及田园城市运动在英国之肇端与发展
杨威:田园城市有多远
“田园城市”与我国新区建设
在灯塘村(外一首)
李迅:构建现代田园城市的指标体系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
风景这边独好
——安顺旧州浪塘村掠影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深入界塘村三冲屯开展扶贫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