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与一本书、一座城
——《圆不完的绿色之梦》读后

2019-03-14 12:13
安徽园林 2019年3期
关键词:合肥市合肥同志

□ 安

此刻,我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书,《圆不完的绿色之梦——城乡园林一体化的探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年出版),厚重的近500页,印制精美,图文并茂,是作者尤传楷同志有关合肥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总结和有关园艺栽培科学研究论文的合集。这当然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记载着尤传楷同志数十年参与合肥城市园林绿化美化的艰辛历程和深入思考。一个人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并且把一件事做出精彩,做到一个城市中许多人认可、外地的很多人都知晓,这很难,而更难的是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研究、坚持思考并将研究、思考形诸文字,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学习经验和智慧。尤传楷同志不仅将他的文章写在纸上,更写在大地上,写进老百姓的生活中和心坎上;他将美丽转化为文字,更转化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美好。这样的书,值得阅读与学习;这样的人,更值得认识和尊重。

今天来到合肥市的外地人都发现合肥市不仅变大了——从当年的环城公园内的一座小城变成了“大湖名城”,北到长丰双墩,南到巢湖之滨,东到肥东店埠镇,西到小蜀山;而且也变美了——街道干干净净,新建城区道路宽阔笔直,两旁绿树成荫,更重要的是大蜀山更绿了,还多了好几个城中湖——幽深的天鹅湖、浩渺的翡翠湖、多情的南艳湖,开阔的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几乎要变成合肥市的城中湖。这些变化,离不开所有合肥人民的参与,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作用,更离不开全体合肥园林人的努力。在这一批值得我们记住并感谢的合肥园林人中,就有尤传楷同志。

尤传楷同志1969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林学系毕业,毕业后学有所用,几十年一直在合肥市从事园林绿化工作。他先后任合肥市苗圃主任、合肥市环城公园主任、合肥市园林局局长、合肥市旅游局局长、合肥市市政府副秘书长、合肥市政协人资环委主任,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这些年仍“退而不休”,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积极参与安徽省风景园林学会的工作,还主持创办了《安徽园林》杂志,以及诗词创作、绿色文化普及推广——这些虽然不是直接绿化合肥,却是通过文化传播,“绿化”人心,积极做新时代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员。他是合肥园林的设计者、建设者、守护者!他的贡献,不需要我饶舌,可以借助他在《圆不完的绿色之梦——城乡园林一体化的探索》“前言”来说明:

当今,中国园林风景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我作为老园林工作者,在合肥市风景园林建设中,曾参与打造绿环、绿楔交互一体的城市绿地系统,实施公园敞开化、系统化,公园景物呈现街头,建设园林道路,突出植物造景,积极探索城园一体的大园林建设,使园林与城市相融,付出过自己的心血。1994年还具体负责制定过“合肥市大环境绿化规划”暨森林城建设规划,率先提出“城镇园林化,农田林网化,山岗森林化”作为森林城市的内涵,而使合肥成为林业部“探索南方森林城建设”的试点城市。2000年合肥市又在全国率先成立“森林城建设工程指挥部”,我作为办公室主任,再次具体负责制定“合肥市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规划”,并通过全国绿委评审、批准实施。合肥市20世纪80、90年代就赢得绿色之城赞誉,并荣获首批国家园林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园林建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曾为此尽过力,因此感到这是我人生的幸运与自豪。

《圆不完的绿色之梦——城乡园林一体化的探索》按照作者的思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篇“绿梦情缘”,主要介绍了自己走上绿化之路的起点、背景和思路,第三篇“绿梦升华”、第四篇“绿梦悠长”中也有不少有关合肥园林城市建设的经历记录和思考,而第二篇“绿梦实践”,最集中地介绍“文革”结束合肥城市建设步入正轨以来,作者亲身参与合肥城市绿化和园林城市建设三十多年的工作情况。这些文章既是尤传楷同志工作情况的如实记录,也是他亲自参与设计、实施的合肥城市绿化理念与实践不断升级上台阶的客观记录,其实第二篇“绿梦实践”的每一章的题目就是五级逐渐上升的台阶:“园林绿化”——“环城公园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的园林城市”——“园林城推动建成森林城”——“园林城催生优秀旅游城”,在这背后就是绿化、造园、培植景观植物花卉、盆景与插花、防治法国梧桐的飞絮等等细小而繁琐的工作。今天我们轻松阅读这些文字,可是,这些文字却不是作者坐在家里简单地动动脑子就能得到的,而是作者数十年亲自参与合肥城市绿化实践的结果和记录:多少个白日和夜晚,他亲自奋战在苗圃、在环城公园、在大蜀山、在滨湖沿岸、在董铺水库的水源林保护区……

我们今天行走在包河公园,可以欣赏着水面上的荷花之美;我们行走在西山公园,可以欣赏着雕塑之美;我们走在大蜀山的盘山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们漫步在天鹅湖周边的步道上,可以感受着波光粼粼的湖光……哪一棵树、哪一朵花、哪一片绿地,不是园林人辛勤劳动的结果呢?所以,拜读《圆不完的绿色之梦》,其实不断提醒我们,要感念像尤传楷同志这样的每一位园林人的付出!

《圆不完的绿色之梦》不仅记录了作者的工作与辛劳,记录了给我们的城市创造美的过程,并且这些文字本身也是美的文字。这本书除了记录尤传楷同志的行政工作之外,还收录了作者研究植物花卉的大量文字,这些文章主要收录在本书的第三篇“绿梦升华”、第四篇“绿梦悠长”之中,其中最有趣的就是作者有关荷花、梅花、石榴、菊花、南天竹、桂花、绿竹等植物花卉的描写,这些文字兼备科学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显示了作者精深的科学素养和敏锐的诗性文心。

1987年初作者不过四十出头的年轻人,且没有在相关圈子里活动,却意外地收到邀请参加《中国花经》撰稿会,可见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作者的劳动成果就是《天下之奇树 九州之名果——石榴》,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作者的“大块文章”,被收入权威的《中国花经》并被作为重点长条目,体现了作者的专业水平,也代表了国内学术界对作者的高度认可。本书中收录的几篇文章《荷的多元文化及其精神》、《包拯故里话荷花》、《包公无丝藕是文化象征不是品种》、《徽梅艺术》、《梅文化》、《绿竹精神与传统文化》等,都可谓锦绣文章,作者不仅注意到这些植物的自然习性,尤其注意到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精神审美内涵,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读之沁人心脾!

其实,园林风景工作就是创造美、分享美的工作,只有具备“美心”、诗心又具备行动力的人才能做好这样工作,而对于能做好这项工作的人而言,“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尤传楷同志这么多年的劳动是辛苦的,也是充实、快乐的,现在,他虽已进入古稀之年,却依然乐此不疲地奔走在绿色文化传播一线,依然精神矍铄,依然兴高采烈,我想这是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快乐来自奉献,因为创造养人、绿色养人、美丽养人!

我们真诚祝愿尤传楷同志生命之树常青、生活之花常开!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合肥同志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醒狮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送你一盆小多肉
OVER THE RAINBOW
严良堃同志逝世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