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措施对青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2019-03-14 01:41杨小刚
防护林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青杨蓄积量冠幅

杨小刚

(青海省干旱浅山造林试验站,青海 西宁 810008)

青杨(PopuluscathayanaRehd.)为杨柳科杨属植物,是青海省的乡土树种,也是集三大效益于一身的树种。喜光,喜温凉气候,适生于沙壤土、河滩沙土,根系发达,是西北高寒荒漠地区重要的庭荫树和行道树。适应性很强,适生范围很广,在西宁地区广泛种植,为构建高原生态屏障和改善生态环境始终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合理施肥可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同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1]。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抚育措施对林木影响的研究较多[2-4],而对施肥的响应研究多集中在农作物[5,6]及经济林[7,8]上,但是不同植物对施肥的水平和方式的响应不尽相同,所以有必要研究施肥措施对青杨生长的影响。

本次试验探求不同的施肥方式与青杨生长的相关性,对该地区青杨人工林的生长进行评价,为人工林的进一步合理经营、林分结构优化和生态效益评估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完善青杨栽培技术规范,为西宁市城乡绿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以使青杨人工林在西宁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更好的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更好地保障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青海省干旱浅山造林试验站位于西宁市,地理坐标为101°41′—101°46′ E,36°36′—36°38′ N。属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不足,高度集中,水热同期;风大,蒸发强烈;日照长,辐射强,气候有一定的垂直差异。年均气温为5.8 ℃,极端最低气温为-26 ℃,极端最高气温为41 ℃,气温年较差25.6 ℃,日较差13.6 ℃,年积温2 077.5 ℃,无霜期约160 d。降水量小(年降水量368~450 mm),蒸发量大(年蒸发量约为1 100 mm),年日照时数2 600 h。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追肥处理,分别为CK(不施肥),T1(1 500 kg·hm-2NPK复合肥),T2(750 kg·hm-2NPK复合肥+750 kg·hm-2有机肥),T3(1 500 kg·hm-2有机肥)。其中,复合肥N、P、K含量都是15%。4个施肥处理,每组设置3个重复样方,共12个样方采用随机区组设置。

施肥时间:2016年5月初施基肥;2016年8月、10月第1年追肥;2017年4月、8月第2年追肥,2018年4月第3年追肥。于2018年6月调查青杨的生长状况。施肥方式采用沟施,将肥料均匀放入沟内与泥土拌匀,覆土,压实。

1.3 测定方法

2016年3月在4种不同施肥措施的青杨幼林中选择立地条件(坡位、坡度、坡向、土壤肥力、土层厚度、林分密度、林相等)相对一致的地段分别设置面积为20 m×20 m的样地各3块,分别进行不同的施肥处理,并调查施肥前林木各生长指标,并于2018年6月对各标准地林木进行每木检尺,测定施肥后林木胸径、树高、冠幅、蓄积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和SPSS22.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显著性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杨高生长的影响

将施肥处理前后的青杨树高量化为具体数据,得出施肥处理与高生长的关系,见表1。

表1 不同施肥处理对高生长的影响

注:行间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差异,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上极显著差异,下同

由表1可以看出,T1、T2处理的青杨高生长量与CK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T3处理组与CK间差异显著(P<0.05),但未达到极显著;树高平均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T2>T1>T3>CK,最大值为2.33 m,最小值为1.37 m,说明同施复合肥和有机肥对青杨高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相同的概率P<0.01的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杨高生长的影响在P=0.01的水平上具有极显著差异(表2)。

表2 不同施肥处理高生长量的方差分析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杨胸径生长的影响

将施肥处理前后的青杨胸径量化为具体数据,得出施肥处理与胸径生长的关系见表3。

表3 不同施肥处理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T1、T3处理的胸径生长量不存在差异(P>0.05),但与CK、T2处理组差异极显著(P<0.01),胸径平均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T2>T3>T1>CK,最大值为2.86 cm,最小值为1.05 cm,说明T2处理组的胸径平均生长最快,即同施复合肥和有机肥能更好地促进胸径生长。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相同的概率P<0.01的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杨胸径生长的影响在P=0.01的水平上具有极显著差异(表4)。

表4 不同施肥处理胸径生长量的方差分析

2.3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杨冠幅生长的影响

将施肥处理前后的青杨冠幅量化为具体数据,得出施肥处理与冠幅生长的关系见表5。

表5 不同施肥处理对冠幅生长的影响

由表5可以发现,T1、T3处理的青杨冠幅生长量不存在差异(P>0.05),但与CK、T2处理组差异极显著(P<0.01),冠幅平均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T2>T1>T3>CK,最大值为1.4 m,最小值为0.54 m,说明T2处理组的青杨冠幅平均生长最快,即复合肥和有机肥的合理配施能更好地促进冠幅生长。进一步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相同的概率P<0.01的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杨冠幅的影响在P=0.01的水平上具有极显著差异(表6)。

表6 不同施肥处理冠幅生长量的方差分析

2.4 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杨蓄积量的影响

将施肥处理前后的青杨蓄积量量化为具体数据,得出施肥处理与蓄积量的关系如表7所示。

表7 不同施肥处理对蓄积量的影响

由表7可以看出,各处理组的蓄积量与CK组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P<0.01),蓄积量增加最快的是T2组,为62.55 m3·hm-2,其次依次为T1、T3、CK组,说明T2组的施肥措施更有利于蓄积量的增加,即复合肥和有机肥的合理配施能更好地促进蓄积量的增加。进一步方差分析表明,处理间相同的概率P<0.01的显著水平,说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青杨蓄积量的影响在P=0.01的水平上具有极显著差异(表8)。

表8 不同施肥处理蓄积量的方差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从不同的生长指标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施肥处理对青杨的树高、胸径、冠幅、蓄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各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说明施肥对青杨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的施肥,不仅可以提供林木生长必需的养分,提高蓄积量,而且还可以有效维持人工林地土壤肥力,减缓土壤养分下降的速度[9]。

3.2 通过分析比较,在相同施肥量的情况下,追肥期间复合肥和有机肥的合理配施更有利于林木的生长。试验中采取多次追肥的方式,为了避免多次追施,节省人工成本和肥料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可以进一步开展适合青杨一次追肥的施肥方式及施肥量的探究。氮肥对植物茎的伸长作用最为明显,磷肥对株高的增长作用最大[6],钾肥能增强植株的抗倒伏性。所以,N、P、K比例的不同,对林木的影响也不同,尚须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青杨蓄积量冠幅
城市绿地微环境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峨眉含笑
施肥对三江平原丘陵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中龄林单木树冠圆满度影响
一元立木材积表计算蓄积量误差的探讨
青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冠幅提取与树高反演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个木桶的心愿
20个木桶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