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保国寺

2019-03-14 03:08邵方毅
文学港 2019年2期
关键词:灵山大殿建筑

邵方毅

距宁波市中心西北13公里处,有座山叫灵山,乃四明山之余脉,层峦叠翠,古木参天。《保国寺志》记,“灵山僻处海隅,故名人罕至,山又不甚高广,无大奇异。顶峰下有三块台地,保国寺藏于灵山山腰燕子窝。寺院北枕峰,左辅象鼻峰,右弼狮子岩,地廊而形藏,宅幽而目阔,环山抱海,云蒸雾绕。”清嘉庆十年(1805)《保国寺志》记载,灵山又名骠骑山,东汉建武年间,骠骑将军张意之子中书郎张齐芳隐居于此山,后舍宅为寺,名灵山寺,此即保国寺的前身。汉魏南北朝几无可考。到了唐代,因寺院经济形成,侵占良田,扩充庄园,勾结上层,逃税避赋,投机牟利。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毁寺,灵山寺也在此列。唐广明元年(880),明州城内国宁寺(今称天宁寺)僧可恭前往长安上书朝廷,奏请复寺。此时连年旱灾,王仙芝、黄巢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唐僖宗祈盼获得一种潜在的佑护力量,于是赐名“保国寺”。其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僧德贤、德诚主持修建保国寺,迎来了保国寺的第一次中兴,德贤被尊为保国寺开山鼻祖。再后,北宋、南宋、明朝、清朝、民国均有兴废,直至今日所见的保国寺。

山门朝南略偏东,上挂“东来第一山”的匾额。如同多数寺院的布局,沿中轴线依次而上,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建于北宋、明清及民国时期的主要建筑,依山势层叠而起,两侧是厢房、禅房等附属建筑,大殿前月台两侧则是钟楼、鼓楼,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保国寺的美,不在于其寺院的共性,而在于山水间充盈松、竹、花的桃源境界。

保国寺的山,发自四明山的大岚,至陆家埠过江百余里,为石柱,再转向东南,而为山。寺东有小灵峰,建有望日台,可观赏日出。寺西更有马鞍山、望海尖等峰为之陪衬。整座灵山绵延数十里。一般而言,山高涧深、重峦叠嶂乃山的意境。灵山不高、不深、不险,然钟灵毓秀,引着姚江之水一路向东,奔流到海,营造着一种似有似无、若隐若现后又豁然开阔的世外境界。灵山一如其名,叙述着怀中神奇的故事。

山是魄,那么水就是魂。有山而无水则只有伟岸,缺少灵动。灵山地处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季风区域,雨量充沛。《保国寺志》记载,灵山的水,或溪、或涧,共有八支,从东西南北曲折汇涌,成泉、成池,滋润万物。流泉过处,清溪涧边,清气袭人,让人顿觉尘俗皆忘,心意旷远。

山水之间从来不缺少植物和动物。山水孕育了绿色世界,绿色世界又荡涤着尘俗中的一切,让心清,使人静。寺院周围,最多的还是松树。古松峻挺向上,夏日里遮阴,冬日里御风,从不懈怠,没有退缩。而寺内,见到最多的是江南特有的细竹,竹之高节淡雅,似乎在对照着什么,让人汗颜,留下静思。

盘桓在山水间,还有桂花树和漫山遍野的野花。桂花开后贵人来。站在叠锦亭,满目金桂、银桂,花香沁鼻,令游人为之倾倒,流连忘返。青幛亭前,四季鲜花络绎开放,直至“满阶铺锦绣,三径遍残红”。

保国寺虽是座佛教寺院,然由于环境优美,自宋至今还一直是人们心目中向往的蓬莱仙境、世外桃源。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虽距城市不远,保国寺尚能在千年的纷扰中静默下来,孤身一处,独善其身,守望自己的诺言,让后世的人们惊愕和瞻仰。

然而,人们传颂保国寺,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山水之美,也不在于它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保国寺的价值在于它的建筑。

在人类文明史上东西方形成了两大基本的建筑风格,这就是以希腊为代表的垒石制和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架构制。垒石制早先由木构建筑发展而来,典型特征是柱式建筑,有爱奥尼式、多立克式、科林斯式等,支重部分由承重墙承担。后来发展有拱券结构等。

垒石制建筑主要用材为石材,庄重静穆,相對易于保存,但建造速度慢。而中国古代传统的架构式建筑,一直以木和砖瓦为主要材料,建筑物可分台基、柱梁、屋顶三大部分。架构制,即在四根垂直柱的上端,用两横梁两横枋围制成一“间架”,在两梁之上筑层叠的梁架以支横桁,桁通一“间”之两端,从梁架顶上次第降至枋上为止。桁上钉椽子,并密排列以承望板,望板上铺瓦片。在这里,支重的是垂直的立柱,而不是墙,故有墙倒屋不倒之称。连接几根立柱的是梁与枋,而介于柱与屋顶间的过渡部分,承接檐桁的便是斗拱。斗拱也是中国建筑的精髓所在。如此,四柱围一“间”,中国建筑的“间”的分配也清晰了然。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及用材上的特点,保留下来相对不易。风吹、雨淋、日晒、虫蛀、火灾以至地震都可使古代建筑遭受破坏,因此,保存下来的也不多。现今,能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古代建筑也大多是清代的建筑,明代的建筑已寥寥无几,至于宋代的建筑更是凤毛麟角。当年,梁思成先生发现五台山佛光寺乃唐代建筑,几是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建筑了,欣喜之情不亚于发现新大陆。唐代遗留下来较多的还是唐砖塔。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传统社会,大多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人伦道德的关系,学习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考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自然的关系,乃至人与神的关系,则研究甚少,知之不多。士、农、工、商排列,工也排在后两位,几同商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建筑上的雕虫小技、奇技淫巧乃匠人所为,不可上台面也。是故,自夏至清,四千多年间有关建筑的书籍也是甚少,仅见两部,这就是北宋官方颁布的《营造法式》和清雍正十二年(1734)清工部所颁布的《工程做法》。《营造法式》刊行于崇宁二年(1103),全书共三十四卷,将宋及宋以前的建筑范例作了官方规定,尤其大木作制度,述说了木构架制方法,尤为重要。由于此书成书较早,千年以来大江南北几无按此法式建造的案例加以佐证。这成了中国建筑界的憾事。

多亏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的几位学生发现了保国寺。如果没有1954年的这次发现,保国寺的保护不知要推迟到何年。更为可怕的是,在接下去的各种运动和十年浩劫中,独善其身可能也成问题。历史不容假设。总之,保国寺以其精湛的营造结构、深奥的建筑之谜,代表着北宋最高建筑水准,上升为编撰《营造法式》的素材,并被保存下来,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得以保护。

让我们深深地感谢那几位学子吧,应该给他们立碑纪事。

保国寺的全部精华在于大雄宝殿。

大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即公元1013年,原为单檐歇山顶,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在前檐和两侧山面又加了一檐,成了重檐歇山顶形式。其中三间为宋代原作。大殿奇特:

一则在于平面进深大于面阔。站在殿前,一般注意不到这一点。其实,原大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但与一般正方形或长方形构制不同,大殿面阔11.83米,进深13.38米,这主要是借助了山形地势所形成的空间。

二则拼合柱式。如果你用手轻轻拍打大殿内的十六根柱子,柱子会发出虚实有别的声音。原来,这些柱子都不是整根木料,而是用小料拼接而成。而拼接成的瓜棱状外形更是独创。瓜棱状有三种,即八瓣状、四瓣状、两瓣状,有包镶式的,也有榫卯拼固而成的。拼合柱的关键在于省料,当然也考虑美观。大柱的柱身有明显的侧脚,为宋代实构孤例。

三则阑额作月梁形。大殿前檐阑额作月梁形,两肩带有卷杀,并施“七朱八白”彩绘。此乃符合《营造法式》的孤例。

四则斗拱用材的定制。斗拱用以梁柱间的承重,由升、斗、昂、拱等构件组成,是中华建筑的精华。大殿的斗拱复杂、精美,斗拱与昂都由榫卯连接,不用一枚钉子。斗拱东西两侧不对称,西转跳为五跳,东转跳为四跳。其斗拱用材断面高宽比例为三比二,达到最为理想的受力效果。《营造法式》的这一记载,先于西方几百年,这是历史的超越。

五则特色藻井。大殿前槽置三个藻井,以中间为最大。先由平棊枋围成方井,后于四角置四条短枋构成八角井,在八个交角处置华拱两跳,其第二跳华拱承令拱,令拱的齐心斗承阳马,集于中心八角明镜,阳马间有弧形木条围成七圈,使藻井成穹窿形。两边两个小藻井的制作也相同。从下往上看,大殿的抬梁被施以宋代彩画艺术的藻井、天花板遮住,故称无梁殿。

保国寺大殿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宝库,不是一般非专业人士所能掌握。大致了解古代建筑的原理、特点,能大概讲出其主要特色,倒是后代的人们需要做的。保国寺大殿之建筑特色列入中学生常识教材,可让后来的人们了解民族历史时,不仅知道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史实,还有建筑文化的历史。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留存一般印象,才会在今天的拆建中联想到古代的些许遗存,留下一些传统的文脉。

除了建筑上的精华以外,保国寺还有一个谜,即人们多少年来常说的“虫不蛀、鸟不栖、鼠不入、尘不染”。

保国寺所在地区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植被茂密,区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庙宇庵堂,蛇鼠侵入、鸟雀栖息、尘封梁椽也是常事。奇怪的是,这一现象在保国寺大殿却难以发现。曾有人故意把蜘蛛放入大殿,沒多久蜘蛛便跑得无影无踪。人们也曾登梯查看,梁上、墙角也全无灰尘。虫不蛀,指大殿的梁、枋、桁、椽等始终没有受到各种虫类的啮咬,没有蛀的现象。当然对白蚁类的防范还是要注意和加强的。保国寺区域鸟类繁多,常见的有麻雀、画眉、杜鹃、燕子等,奇怪的是大殿内也从无鸟窝、鸟声等鸟的痕迹。亚热带区域老鼠多,其打洞筑巢也是常事,而大殿却从未见老鼠的踪迹。如此奇特,自然引来专家学者的考证,然而没有人能真正解开其中的奥秘。因此在民间,传说的答案也多了起来。有气味说,大殿一定用了某种特殊材料,有某种味道,如有刺激性香味的黄桧,动物闻到便不敢来。有回声波说,大殿的建筑利用力学原理,使风在上面形成一定的回声振动冲击,从而驱赶了虫鸟类。还有神秘力量说,某种神秘力量在显灵起作用,从而虫害全无。

大殿虫不蛀、鸟不栖、鼠不入、尘不染,成了四大奇观,加上建筑本身,就成了五大奇观。当年,逢夏季酷暑难忍,附近村子里的农人们便拎一领草席到大殿内睡午觉,顿觉清凉异常、安静异常,从而打发一天的午盹。或许,当初的设计建造者们已经考虑到了建造保国寺是为获得一种保国护国力量,因此神佛能进、人能进而蛇虫等邪毒恶类自然不能进。如此,倒也有了个注释。

并非处在深山老林、人迹罕见之地,保国寺就这样被保存了下来。千年下来,保国寺的名称虽也有所变,如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赐为精进院,不久也改回,这说明了历代统治者的心愿。可以想象,连一个寺院的名称都要最高统治者的认可,可见当局的寓意和对精神信仰控制的极端重视。可惜的是,虽取名“保国”“护国”“相国”等等,也难以护佑国土内的百姓,挽狂澜于既倒,更多的只是一厢情愿的愿望。自宋以降,内忧不断,外患不绝,民众的反抗、边夷的骚扰以及倭寇乃至西洋人的入侵,几无间断。在阿弥陀佛的默念声中,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还是难以出现,那么就一直祈祷下去吧,无论是为麻醉自己还是麻痹敌人。倒是保国寺确实与英灵为伴了,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抗击日本侵略者入侵宁波时,牺牲将士的集体义冢。将士们英勇杀敌,为国捐躯,保国寺有幸掩埋忠骨。烈士们最终落脚保国寺区域,倒也印证了至死也要保家卫国的决心。安息吧,先烈们。

现在的保国寺,已没有了菩萨,没有了和尚,没有了香火,完全是一座废寺了。这自然是出于保护保国寺珍贵建筑的需要。多少年了,人们寄托美好的愿望,想让保国寺的香火旺起来,一如境内外的一些名山大川、深庙古寺,吸引着无数的善男信女一批批虔诚地前来烧香礼佛,在激情澎湃、浮光掠影中做着人人相似的梦。连带着把寺院也拖了进来,只愿游人如织,只愿香客如潮,只愿香火旺盛。而这一切,也把寺院、游人、信徒、官吏等不同动机的各类人结合在一起,演绎出人类历史至今为止的滚滚红尘。不幸的是,有时,连清净的寺院也不能幸免。

有必要那么做吗?

保国寺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建筑离人们既近又远。说近,人人都住在建筑里,天天同建筑打交道;说远,我们又很少能说出建筑上的子丑寅卯,这似乎不是一般民众所需关心的,尤其是对古建筑的认识,更是模模糊糊。利用保国寺现有的宋、明、清代等建筑,在周边合理规划并建筑周、秦、汉、唐等各个朝代官方的庙宇或东汉以后的寺院,并加以案例说明,呈现出古代中国建筑结构、风格等的演变发展规律,这一切对于专业人士及普通民众都很有意义,能够增强一种探究意识与乡土情怀,而这种意识、情怀从来也不是寄托在抽象意义上的。

因为所处是运河文化的终点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保国寺还见证了运河文化与海商文化的兴盛与衰落,佐证着大运河沿岸人民休戚相关的生活场景以及中国向日本、朝鲜等国传送建筑技术的实例。因此,保国寺与古建筑博物馆的意义非同寻常,可成中国建筑文化的丰碑。

山以寺为名,寺以山为灵。灵山,一如它的名字,灵气、灵动,孕育着特有的灵光。不敢想象,在父传子、师传徒的年代里,工匠们是如何口口相传、技技相授,传承着世世相习、代代相沿的手艺。千年前,一群工匠,在灵山山麓,风餐露宿,借着地形,凭着经验,在做一件震动今后中国建筑历史的事。也许,在同时代,他们建造了不少类似的建筑。幸运的是,保国寺在千年后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让后人有幸目睹前人的风采。与任何地方的建筑匠人相似,他们没有留下有关自身以及如何建造的点滴信息。

今天的保国寺是名正言顺了,它确实是应该保卫的国家的“寺”了,它保卫了民族那一段深刻的历史;保国寺也如同国宝国寺,是国家之宝,中国古代建筑之瑰宝。我们有幸守着国宝走过千年,实在是民族的荣光。

保国寺一直在坚持,在等待。

保国寺是孤独的。千年来,它一直僻处一隅,静静地守望着。孤独还在于,它的那些同胞兄弟建筑,经过岁月的销蚀已经灰飞烟灭,唯有保国寺走到今天。孤独是一种选择,一份坚持。保国寺的孤独中带有自信,那是源于内心的高贵。

保國寺是寂寞的。山不具望名,只是一般的山脉。多少年来,寺亦少盛名,尤其在寺荒废后,更是难得喧闹。陪伴它的是潮落潮起,花开花落。这里没有虔诚人们的礼佛,没有香烛缭绕的熏扰,也没有僧人不紧不慢的吟诵声,保国寺有的是寂静。保国寺的寂寞是一种未遇知音的寂寞,谈不上曲高和寡,却有对慧眼相识的企盼。寂寞是一种无奈,一种低调。

保国寺是空灵的。空灵不全因它是一座空寺院了,它的空灵是灵魂上的。你看它孤处一隅,不事张扬,默念持守,独善其身,终成正果,其品其境出乎其内而超然于外。在尘俗喧嚣、华光转逝、雷电交融的千年中,它内心强大、风雨兼程。

也许,我们实在太不屑于宁静了,一生之中想这想那,忙这忙那,争这争那,就是没有想过要让自己的内心有片刻的休整,让自己的灵魂有须臾的安宁。我们在尘世中有太多的欲求,去了这个还有那个,只想占有没有抛舍,不明白分享的意义,不理解失去中的所得,更不懂得灵魂的安放以及终极意义。有时候,我们有点像对食物孜孜以求的动物,抛弃一切,只为食物。

来保国寺看什么?保国寺又不能燃香祈福,它有的是宁静孤寂。匆匆地来,匆匆地去,已属不易。保国寺注定还会孤寂下去,直到我们空乏的心灵休整、落地……

不过还好,保国寺已经孤寂了千年,再孤寂些时日估计也无妨。

我们需要快跑,把身上原有的东西扔得一干二净,期望跑得更快。然而却跑不快,因为我们把不该丢的也丢了,伤了元气。

我们需要快跑,完全照抄别人的样式,一板一眼,唯恐走样,期望跑得更快。然而却跑不快,别人的同自己的身材不配,因噎废食。

可能,我们需要的是挖潜、借鉴、整合,或者复兴。

保国寺是财富,物质意义上的大殿如此,精神意义上的大殿亦如此。

猜你喜欢
灵山大殿建筑
完璧归赵
荔枝红了到灵山
灵山探梅
松涛吟唱的诗行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中国经典古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隔膜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
对新造的灵山大佛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