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19-03-14 03:08黄巧容
青年时代 2019年2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黄巧容

摘 要:开展美育教育是培养中学生优秀品德和个性不可或缺的内容。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过程就是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领悟、理解,从而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提高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的过程。教师应有意识地结合初中语文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美育渗透,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科学、关心社会的情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渗透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育对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个性方面有巨大的陶冶教育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必须自始至终渗透在其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过程,是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领悟、理解,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提高思想认识及道德情操的过程。而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不像其它艺术品那样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而是用感觉、知觉、富有联系的理解性与情绪性相统一的语言词语来唤起人们的联想,形成鲜明的艺术形象,从而达到美育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着重从感情美、形象美、意境美、创造美等方面渗透美育,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

一、巧设教学意境,激发审美情感

调控课堂情绪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创设的情景,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入迷动情,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主题,揭示生活哲理的目的。

课堂教学情绪调控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首先,从朗读入手。读的过程,是使语言文字形象化,情感化的过程,教会学生养成“读”的习惯,可调动学生过去的情感经验,唤起他们以往生活的积累,力求让他们在脑海中浮现出与作品相应的形象画面,即产生形象语感。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审美的感受。如教授《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时,我通过配乐朗诵磁带,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情”再现读的意境和氛围,启发学生联想到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再结合激情洋溢的品析,再现了她悲惨遭遇,使学生在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心讲授的情感的双重作用下,很快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受到强烈的悲剧美和崇敬美的陶冶。心灵深处油然生起对大堰河悲苦命运的同情,收到了良好的美育效果。

调控课堂情绪除了朗读外,还应讲究课堂教学艺术的调控,教师授课使每一堂课都成为一首诗,一幅画,使学生对你的一举一动,一个问题,一种提示都能表情达意,使其投合于学生的思想,学生的追求和向往。魏书生老师在课堂上都用亲切的语气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商量,如“老师对这个问题是这么个看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等,这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思想,它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了一种平衡感,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获得信心,此时,师生之间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做到情思如泉,情意如注,情感如潮,使整个课堂自始至终成为充满理性与情感的世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目的。下面就诗词分析形象美,捕捉意境美进行例析:

(一)交代背景寻诗源

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诚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无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诗中人物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即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环境;其次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把握诗体现的时代精神。例如我教授余光中《乡愁》,让学生理解,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情怀,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这样,学生就能从诗词的字里行间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进一步寻找作者诗作感情的突破口,这不仅使学生对诗词的基调有了基本掌握,能读懂诗,更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分析形象捕捉意境

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的,这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等,形象无不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表现作者的爱憎褒贬,也是社会生活内在本质意义的深刻提示。而诗词的艺术意境则是通过形象描绘而表现出来的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配合一致而形成的。我在教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引导学生分析领会,作者运用大胆想象,勾勒出一幅浩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自许的旷达境界,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從而把握这种艺术氛围,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达到美育的陶冶。

(三)抓住诗眼,寻找突破口,领会诗的意蕴

诗词的语言是精炼含蓄,往往一字一词都包含丰富的内容,在分析时,我着重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诗眼”,因为“诗眼”是感情最集中的地方,最能激发情感的警语佳句。我在教授王维《使至塞上》时,抓住诗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分析领会一“长”一“直”又一“圆”,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道出了边塞之景的奇特壮丽和作者孤寂之感。这样抓住了“诗眼”,就能以点带面,进一步深入领会整首诗的意蕴,思想感情。

二、巧掘美育因素,实施审美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塑造的感人形象,描绘的山水美景,议论的人生真谛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因素。如反映祖国历史悠久,灿烂文化,抒发民族自豪感的《三峡》、《沁园春.雪》;描绘祖国壮丽山河,呼唤儿女爱国之情的有《春》、《济南的冬天》;讴歌爱国志士,体现民族气节的有《过零丁洋》;叙述亲情、友情、讴歌高尚道德情操的,如《我的老师》。此外,抒发作者揭露、抨击、批判的情感因素的,如《孔乙己》、《范进中举》等等。这些教材文质兼美,它们鲜明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劳动人民的美德,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优秀材料。教师应根据各篇教材的实际,挖掘美育因素,通过兴趣教学,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我口,如生我心。使学生根据作品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真正把作者所寄寓的情思化作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耳濡目染,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感情,从而有效地进行美育渗透。

如,在教授《乡愁》这一课是这样开头的,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人们常说‘离家有多远,思念就有多长。说到隔山隔海的思乡之情,古往今来,不知道诗人们留下了多少动人心弦的华章: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湾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等;是的,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余光中先生便是这样一位乡愁诗人。”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学生带入乡愁的意境之中,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课堂授课拓展延伸阶段,我要求学生仿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你所体会到的乡愁。学生回答: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乡愁是那根在灵魂深处流动的血管;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此时,我扣开了学生的心扉,使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将教材所寄寓的情感播撒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巧联课堂内外,全面促进美育

审美教育能够启迪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他们纯洁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这已经形成共识。然而,课内的四十五分钟毕竟有限。因此,审美教育可以利用活动课,兴趣小组等形式,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时。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实在、生动有趣、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如,参观、社会调查、课外阅读等,引导学生将视野扩展延伸,把教室,图书室,课外活动连成一个整体,学校,家庭,社会构成一个网络,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美的熏陶。我先后组织几次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即组织学生访问金涵畲族乡的民族风情,组织学生深入畲寨,了解农民如何走上致富之路等,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加深了同学们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感情,大大地加深了同学对成功的取得是人們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这一道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领会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传统。此外,我还让学生到印刷厂叠书页,到校办工厂做零件,到商场卖货,到农村插秧,体验工人的赤诚与忠心,农民的艰辛与厚道,商人的热情和周到等,其意义就在于使学生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了解社会,了解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取得的成就,以便切实树立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

为使学生生活在具有审美因素的环境中,学校和家庭应注意环境的改造和布置,如使校园里树木青翠、花吐芬芳,墙壁上贴几张具有教育意义的名言和几条有关学习、理想、人生的名人格言,办有教育意义的墙报、黑板报等,学生在美的环境中获得了美的享受,激发学习语文的冲动,产生美好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校园里的阅览室、图书馆,使学生能够饱览群书,阅读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情感与价值观。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语文学科教育的特点进行美的教育,是启迪学生对美的感情,美的追求和美的创造不可或缺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于欣.初中语文美育与核心素养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2.

[2]程杰.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甘肃教育,2016.03.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