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历史发展引发的对经济全球化的几点思考

2019-03-14 13:33王嘉敏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进步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

王嘉敏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跨越地域、超越国界的经济随时代发展而发展。清政府的闭关锁国,鸦片战争的爆发,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国家发展中想要独善其身是不行的,封闭将带来落后。在新时代新形势下,中国的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说明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到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发展呈现出地域不断扩大、范围越来越广的特点。从古代社会的物物交换,到今天的跨国公司和国际互联网,经济全球化也进入了一个更加多元的、全新的时代,中国将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发展;进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1B-0007-02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不知从何时起,阿迪达斯、耐克、汉堡等这些洋名词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已经司空见惯了;又或者当我们身处异国他乡,却发现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有许多是中国制造;抑或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国内汽油的价格等诸如此类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究其本质便是经济全球化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也许有人会认为,经济全球化只是现代文明的特征。其实不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而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 、 中国历史的发展说明了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一)跨越地域、超越国界的经济随时代发展而发展

早在汉代,中国不仅与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与此同时,与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也日益频繁。当时我国的蚕丝、丝織品、铁器、漆器等物品运往中亚和欧洲;而西方的良马、香料、葡萄、胡瓜等物品也传入中国。

到了唐代,陆路和水路都开通了对外商品贸易的通道,唐政府在广州设置市舶使,专门负责对外贸易的管理,繁荣和发展了唐朝的对外贸易。唐朝时期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的许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范围非常广泛。

北宋时期,指南针的导航技术被用于航海事业。北宋朱彧所著的《萍洲可谈》中记载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说明当时在远航的船上有专门负责航行方向的人,他依靠星辰的位置和太阳的高度来判断航行的方向。若遇上阴天下雨,就用指南针来确定航行方向。后来,沈括又在指南针的使用中,提出磁偏角的理论。这些都在远洋航行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航海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大大促进了中国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交流与贸易往来的发展进程。

北宋还在广州、杭州等地方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的“市舶司”,负责征收商税。南宋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有利外商的政策,例如,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让外商在此长期居住。这时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更多,有广州、泉州、明州等。许多国家同南宋都有商业往来,仅广州、泉州两个市舶司每年的税收就高达200万,范围也不断扩大,东至日本和朝鲜,向西已到达非洲的一些国家。

元朝著名的对外贸易港口则更多,泉州是当时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数以百计的商船在此停泊。

(二)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过程,不顺应这种潮流,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

鸦片战争的爆发,让国人从梦中惊醒,国家发展中独善其身不可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商品出口数量少,对外贸易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小,这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对外贸易主动权丧失。 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造成了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这也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顺势而为,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

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让我们痛定思痛,新中国成立后的1978年,中国作出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决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把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定为经济特区。在这之后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4个港口城市。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1988年增设海南为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新区也作为开放区,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新局面。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于2000年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又给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抓住了这个发展的好时机,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思路,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上的合作关系得到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表明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顺势而为,才能使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二、 经济全球化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地域不断扩大、范围越来越广的特点

汉代之前,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往来还很有限。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途经甘肃、新疆,直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的通道,这便是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这条通道使汉夷文化交往日益频繁,也使中原文明迅速向四周传播。不仅使汉与中亚的往来更加便利,而且还促进了汉与欧洲的经济往来。

唐代,不仅陆上丝绸之路更加畅通,而且海上丝绸之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广州等沿海城市成为重要港口。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说明了中国在唐代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更加广泛。不仅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创造了空前繁荣的唐朝盛世。

由于指南针在远洋航行中的广泛应用,明成祖年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总计航程逾30万公里,访问多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堪称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这时与中国有直接的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增加至30多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也开辟了更多的新航线并且缩短了航程。中国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交流与贸易往来的地域不断扩大,范围越来越广。

时至今日,世界已经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地球村,各国的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形成了世界范围的联动发展,经济全球化正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三、 从物物交换到跨国公司的变迁,经济全球化正在朝着形式更丰富、方式更灵活、更方便、更快捷的方向发展

人类之初,我们的祖先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这种方式出现在原始社會。早在《尚书·益稷》就有这样的记载:“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这句话是说,百姓们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取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这样可以各取所需。早期的物物交换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时的交换带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后来,随着发展,人们满足了自身的生活需求后,更多剩余物品可用来交换,所以物物交换也就更加频繁了,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范围也扩大了。《易经·系辞下》所说的“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反映出此时的交换已经很普遍,时间和场所开始固定,为了方便人们和牲畜用水或者将货物清洗干净,经常在水井旁进行交换。

物物交换有很多弊端,例如,彼此用来交换的东西并不对等,种类不够多,或是交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不容易。因此,便出现了一种一般等价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货币。当时的贝壳、宝石、沙金等比较稀缺的物品被人们当作货币。最后,人们把目光集中到贵金属金、银上,这样就出现了金属货币。北宋前,贵金属金银等一直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货币。金属货币存在着数量少、携带不便的缺点。于是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携带远比沉重的铜钱方便,尤其在进行大额贸易和跨地域交易的时候,这个优点尤为明显。它为商人们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时至今日,肯德基、麦当劳等一大批跨国公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中;互联网经济出现,网上购物迅猛发展,世界各地的商品为我们所拥有变成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买双鞋子,可能牌子是德国的,鞋底是香港生产的,而组装是在浙江完成的……经济全球化已实现了从资金到生产,从技术到商品的多方面、全方位的全球化,它的形式更丰富、方式更灵活。实现了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也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从历史的变迁中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国发展的需求,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挑战。我们要客观认识发展失衡、治理困境、公平赤字等问题,并且积极面对和解决。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中国应该以更开放的形式面对未来,深入其中,发展自我。使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并努力使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家驹.中国经济史上下[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

[2]吴慧.中国古代商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猜你喜欢
进步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对外开放对金融发展的抑制效应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