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教育的碎片化断想

2019-03-14 13:32乔凤萍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常青藤教导研究者

乔凤萍

一、如何让儿童在获得“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创造性?

法国漫画家菲利普·格吕克说:“过去有比现在更多的未来”。这话在逻辑上是对的,未来是不可知的,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是一个人,那他的现在比过去变化的可能性在减少,换句话说创造性在降低,那人的早期就应该是创造性最强的时候,因为有更多的可能性。但事实上,成人总是认为儿童是最无知的,需要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并以此培养他的创造性。而这可能恰恰是一个悖论!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知”越多,面对问题时会受“知”的局限,而当处于“不知”时,则会有若干种可能的尝试。如何让儿童在获得“知”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其创造性,这才是需要我们好好研究的问题。

二、站在哲学层面回归儿童、人类的自由

德国的福禄贝尔幼儿园,竟然真的做到了没有班级、没有老师带领下的日常,最大限度地还原生活的真实,由孩子们自己面对各种困难,活动选择、找到朋友、参与设计、改变活动,使其成为“自由、会思考、自我驱动的人”。这真的是让我又一次有了颠覆感,之前是常青藤。不过,二者虽然选择的途径和方式不同,本质却惊人的一致,回归儿童本来,帮助儿童获得内在自由的力量。暂且有了两点思考:一是幼儿教育的方向一定是站在哲学层面的回归儿童、人类的自由,要从儿童的自由开始,而“控制意义,是最初也是最后的自由”;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不止一、二,常青藤、福禄贝尔都给出了极好的实践模式,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但不可止于此,应该在融会贯通中,勇于尝试,相信自己也可以找到适合中国孩子的、更有趣的途径与方法!

三、如何“回归于儿童”?

一位园长跟我聊“回归儿童”这样一个定位,如何理解?我想到两个维度:一是对于儿童的教育始终应该立足儿童本位,即以儿童的需求为出发点,这是儿童成长的动力所在,通过满足需求而激发出更高的需求。其实现的基础是“自由”,儿童处于不受干扰的状态。二是儿童本身就是“真”,或者说是距“真”最近的人。虽然获得知识、经验是人成长的标志,但我们又无法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更多的知识经验也是障碍,让你慢慢远离“真”。回归儿童,也意味着回归本真。我一直认为儿童的教育绝不只是儿童阶段的成长,更是为人的一生在定基调。从自由走向自由人,从思维走向思考者,从自然需求走向自觉追求。

这几年,关于回归的话题比较多,我自己也在幼儿园提了“回归本原”这样的宗旨。回归的提出,意味着已经远离,或者随着发展必然远离。意识到回归,说明远离已经让人们陷入到某种困境,不如此难以脱离困境。比如脱离了群众的政务,最终会失信于民;缺失人本的教育,也会失去自有的功能;远离生活的学校,让学生学而无用;缺乏实践的理论,不免夸夸其谈;捧在手心的孩子,哪个不是软弱稚嫩;追逐时尚的做作,也只能是生命的虚无;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我比较喜欢“回归”两字,并非只是回来,而是回归到根本,不仅是思想的觉悟,还有一种行动在里面。

四、教师的角色

面对孩子,教师如果是一个研究者,而不是教导者、管理者、监督者,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看到孩子离开了操作一半的工作,研究者会想他为什么不感兴趣?管理者会告诉孩子“你要把你的工作做完”。看到孩子发生分歧或纠纷,研究者会想这背后有什么价值可以让老师借机行事呢?教导者会把两个孩子拉在一起教导“你们要做互相帮助的好朋友”。看到孩子出现错误,研究者会想要好好观察分析一下原因何在?监督者会迅速发现错误并指出“你做错了,应该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啊!”当老师在研究时,关心的是孩子处于什么状态、怎么回事,并从孩子真实的需求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而当老师处于教导、管理、监督中时,关心的则是自己的想法和需要的结果,也会由此出发不断要求、改变孩子。

五、常青藤眼里的孩子

作为对儿童尊敬和信任的一种衡量手段,常青藤学校允许儿童按照他们的节奏构思他们的思想,体验他们思想的结果。

这意味着,在常青藤,儿童可以作为独立自由的个体存在,他们以自己的角度,在自己的经历中,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理解这个世界,与此同时,建构自己的思想,并通过实践不断验证修复自己的思想。实践证明,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这与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观截然不同,我们认为儿童是幼稚的,需要从简单的事物开始学习,逐渐获得与其能力一致的知识,然后才有可能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思考,其依据是“循序渐进”。在努力教导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证明着这种认知的合理。

在两种教育观下成长的儿童,前者建构着自己的思想,能够自由思考、独立判断;后者学习着已有的知识,能够回答问题、积累知识。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六、家长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形成

有两个极端的做法需要引起家长重视,否则会对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A的父母追求完美,總能发现孩子的各种问题,也总是提醒并纠正,跟老师交流下意识说的都是孩子的缺点。当问及孩子的优点,他们几乎想不到。A在班里有很多不错的表现,在家里却总是成为父母指责的那个孩子,变得越来越拘谨胆小。

B已经上了中学,很叛逆,尤其能顶撞自己的妈妈。妈妈一直秉持夸奖的理念,无论什么都会说孩子的好,但孩子不买账,他已经不相信妈妈说的话了。叛逆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自信的缺失!

这虽是两个“一味怀疑”和“一味相信”的个例,但也具有普遍性。极端最大的问题是,成人处于偏见和情绪中,而不是尊重事实中,或者说他们不是基于事实在判断,而只是源于自己的固执。

在生活中,孩子需要通过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理解环境形成认知,与环境、人建立属于自己的关系。父母的极端只会让他们处于混乱中,而无法建构自己。常青藤“相信与质疑”的文化追求,就是克服极端,建立基于事实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在彼此信任、质疑、修正中,走向稳定、持续、和谐!

猜你喜欢
常青藤教导研究者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我想要的教导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风之谷之战
撒谎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东北抗联教导旅在苏联组建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