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2019-03-15 01:10曹丽
安徽医药 2019年7期
关键词:红斑表皮皮损

曹丽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护理部,山东 济南 250012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属于一种重型病症,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影响。诱发TEN的原因可分为多种,以药物诱发最为常见。目前,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属于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学表现,且已经得到了证实。在TEN中,由FasL-Fas介导产生的细胞免疫反应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属于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其病死率可达30%。在TEN发病的初期,皮肤瘙痒为初始症状,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则可产生大疱、红斑性皮疹,最终受大面积角质形成细胞坏死的影响,而导致在皮-真皮交界部位易发生大范围的皮肤剥离脱落。在TEN发生后,会对口腔、生殖器、呼吸道以及胃肠道等部位的皮肤和黏膜产生累计。通常情况下,病人往往因为全身病情持续发展恶化而死亡,即便部分病人度过危险时期,仍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后遗症。笔者就1例TEN病人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人,41岁,男性,有高血压病史,因全身出现皮疹72 h入院。病人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使用环丙沙星治疗,治疗后即出现急性弥漫性斑丘疹,随之出现充满液体的大水泡,遍布全身各处。先前曾因结膜出血,结膜囊脓性渗出,口腔、咽喉等处出现溃疡而于急诊科就诊,24 h内使用2倍剂量的环丙沙星。皮肤科、耳鼻喉科和眼科会诊后诊断为TEN。

体格检查:意识清楚,心率120次/分,呼吸20次/分,体温37.5 ℃,收缩压170 mmHg、舒张压97 mmHg,全身大约80%以上的面积均出现斑丘疹、红斑、水泡、坏死,皮肤表皮层脱落,口腔和鼻咽部出现许多大水泡和潜在溃疡。病人自诉喉咙疼痛、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体格检查发现眶周水肿明显,结膜下出血,结膜囊脓性渗出,巩膜溃疡,疼痛性红斑累及生殖器。渗出物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给予庆大霉素滴眼液治疗。

治疗经过:ICU后24 h内即开始肠外营养,第3天后插入鼻胃管开始进行肠内营养,第18天开始进流食,同时肠外营养补充每日需求量,逐步过渡到肠内营养治疗。治疗期间血糖在8~10 mmol/L,给予胰岛素静脉滴注,甲氧氯普胺维持胃肠运动的同时避免胃肠黏膜的损害。病人疼痛、换药时给予50~100 μg的芬太尼静脉滴注。入院后,联合应用甲强龙与生理盐水,静脉滴注,用量分别为500 mg、250 mL,在治疗48 h后,病人的病情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同时病情有所加重,则采用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持续治疗5个周期,具体内容如下:分别第1天、第2天、第4天、第5天、第6天实施治疗,完成每个周期的治疗后的2 h之内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用量为2 g/kg,同时结合相关经验应用光谱性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酸碱平衡。与此同时,对皮肤受损位置的渗出物进行培养,培养结果显示溶血性链球菌为阳性,并实施G+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培养,采用万古霉素与美罗培兰实施治疗,用量分别为:1天2次,1次0.8 g;每8小时应用一次,1次1.0 g。持续治疗8 d,病人发生感染性休克,体温为39 ℃,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平均动脉压从93 mmHg降至55 mmHg,为维持血压,采用了去甲肾上腺素与多巴胺,用量分别为10 mg与180 mg,并积极实施了辅助吸氧治疗。给予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20%白蛋白输注纠正低血容量、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第8~15天,感染性休克逐渐缓解,第14天开始再上皮化,同时皮肤颜色苍白,渗出减少。治疗第18天,病人再次出现大面积的表皮脱落,主要集中在背部和臀部,同时可见深达真皮层的穴居性溃疡,遂进行第二轮TPE,即第20、22、23、24天,4 d后病人临床症状开始缓解,出现再上皮化。病人治疗期间的皮损情况见图1。

2 讨论

2.1 TEN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和临床表现TEN、Stevens-Johnson 综合征(SJS)、多形红斑均是严重的表皮松解性疾病,均属于具有同样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谱,但是其临床表现却有所不同[1]。其具体的区别主要在于皮损表现、皮损分布、皮损是否融合、表皮脱落的面积上。

TEN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分为3期:急性期、第二阶段和后期及后遗症阶段。(1)急性期:SJS和TEN 的初始症状均为发热、眼部刺痛以及吞咽不适。症状长在皮损出现前几天出现。皮损最早发生于手掌足跖、面部以及胸骨前区。大多数病人可出现生殖器、口腔以及眼黏膜红斑糜烂,部分病人还会累及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2]。疾病初期眼部受损表现为急性结膜炎、眼睑水肿红斑结痂以及角膜溃疡[3]。皮疹早期表现为伴或不伴渗出的红斑和紫癜性斑疹,迅速融合。皮肤黏膜受累应及时诊断和处理,同时需除外具有类似皮损的其他疾病,例如:成人的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等[4]。(2)第二阶段:TEN会出现尼氏征阳性,即对皮肤沿切线方向施压时出现表皮真皮分离,但并不是该病特异性的检查,尼氏征阳性还可出现在其他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5]。通常情况下,多形红斑病人表皮松解脱落面积为0,SJS病人皮松解脱落面积<10%,SJS-TEN病人皮松解脱落受累面积为10%~30%,而TEN病人皮松解脱落受累面积>30%。(3)后期及后遗症阶段:多数TEN病人会出现后遗症。主要包括:皮肤色素沉着或减退、甲营养不良、眼并发症。眼部的并发症发生顺序为严重干眼症>倒睫>睑球黏连>双行睫>视力丧失、睑内翻>睑缘黏连>兔眼、角膜溃疡。少部分病人会出现肥厚性瘢痕[8-9]。

2.2 TEN的治疗SJS和TEN的最佳治疗一直备受争论,因为目前尚无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也没有统一推荐首选治疗方案。治疗主要包括快速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立即停用致敏药物、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

出现TEN时应该停用所用药物,且越早停用预后越好,若病人长期暴露该药物则会增加病人的病死率。一般而言,首次服药到发展为 SJS和TEN的时程为1至4周[10-11]。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环孢素A、环磷酰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以及血浆置换[11]。①皮质激素:目前,系统应用皮质激素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有研究者质疑其有效性。晏爱珍等[12]研究发现,激素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并并无优势。②静脉内免疫球蛋白(IVIg):IVIg包含抗Fas的抗体,能阻止FasL和 Fas 的结合,选择性阻断角质形成细胞凋亡。IVIg的剂量可以从总量2~4 g/kg,疗程3~4 d。大剂量的IVIg是治疗方法中较为安全有效一种治疗方法[13-14]。③ 环孢素A (CsA):CsA能缩短表皮再生时间[15]。④环磷酰胺(CPP):CPP可单用也可联合 CsA 或者大剂量皮质激素使用[16]。⑤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可运用单剂量抗 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 5 mg /kg)治疗病人[17],治疗后该病在24 h内停止进展,可促进表皮再生[18]。⑥血浆置换(PE):也用于SJS和TEN的治疗中,是目前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5,19]。

2.3 TEN的预后TEN病人的预后采用 SCORTEN指数预测病死率。SCORTEN指数的评分项目主要包括年龄、对否有恶性肿瘤、心动过速、躯体受累面积、血清尿素氮水平、血糖水平、血清二氧化碳水平7项,每项记1分,最终以总分表示。总分越低,预计病死率越低,反之则越高。

综上所述,TEN属于病人应用药物后产生的一种重型不良反应性疾病。目前,病理机制仍不明确,但是由于该病症较为严重,易导致病人死亡,所以早期积极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TEN的发生会大范围造成皮肤损伤,所以极易诱发感染、液体丢失、体温下降以及蛋白丢失等负面情况,所以积极采取护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整体而言,临床面对TEN强调采用综合性治疗,并积极调解免疫反应,对创面进行护理,并对病人的全身状况予以支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

(本文图1见插图7-4)

猜你喜欢
红斑表皮皮损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木星的小红斑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
Queyrat增殖性红斑1例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