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山区低年资护士灾害现场院前急救护理的内心体验

2019-03-15 07:32孙翔云达娃卓嘎普布德吉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年资灾害救援

孙翔云 达娃卓嘎 普布德吉

院前急救工作具有紧急性、社会性、流动性、随机性特点,包括在院外对危急重症患者实施的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的实时监护两大过程,其病种复杂多样,急救环境差且抢救中体力强度大[1]。高原山区灾害现场因缺氧、现场情况以及疾病情况复杂,工作压力大且风险较高,院前急救中护理人员比一般护士承受着更大的压力,甚至出现职业倦怠、紧张焦虑、失眠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2]。而低年资护士由于入职时间短、护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且直面各种灾害现场时心理准备不足,往往会存在更严重的心理问题。为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了解灾害现场院前急救护理给低年资急救护士带来的真实内心感受,为医院和急救中心管理者及时预防护士的心理问题和加强高原山区院前急救建设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参加过灾害现场救援的低年资护理人员。调查时间为2017年10月-11月,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入职5年内且参加过灾害现场急救的护理人员;愿意接受访谈;无心理疾患。最终纳入本研究的为8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6.6±4.5)岁,其中藏族5人,汉族2人,侗族1人;本科1人,大专5人,中专2人,入职年限为2~5年。

1.2 研究方法 秉承质性研究资料分析的自省、比较、创造的原则,以质性研究中Van Maanen(2011)提出的诠释现象学研究方法[3],采用面对面、半结构深入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4~5]。访谈内容主要有:①在前往现场进行院前急救的途中,您的真实心理感受。②在进行现场抢救时,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您又是怎么克服的?③在现场进行抢救时,您认为护士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就您而言,您认为哪项技能最为重要?④经历了现场抢救后,对您的心理和生活有什么影响?每次访谈结束,均由访谈者反复聆听录音,完整真实的笔录访谈录音资料。

2 研究结果

2.1 灾害现场院前急救过程中低年资护士的情感体验

2.1.1 现场救援途中的情感体验 对于低年资的护士,在救援途中,往往一致表现出了紧张、担心和恐慌的心理体验。在前往抢救现场的途中,所有护士均产生了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此次抢救的担心和恐慌,形成紧张的心理体验。但是这种紧张和担心,随着抢救工作的顺利实施会逐渐减弱。护士B:“虽说硬着头皮上,一开始也是非常紧张的,但真正投入抢救了,反而自己知道该怎么去做了,也不那么紧张了。”

2.1.2 院前急救中的情感体验 ①初到急救现场,护士表现出来震惊和恐惧。护士到达灾害现场后,部分伤员受伤严重,触目惊心的伤情使这些低年资的护士内心受到巨大冲击。受访者G:“在**路的交通事故中,在现场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孩被压在车轮下的惨状让我触目惊心。”②医护人员只有默契配合才能最大效度的完成抢救任务,但有时,医生和护士的抢救观点不一致时,护士在执行抢救任务常常感觉无奈,继而产生愧疚的心理。护士C:“在一次抢救一个呼吸、心跳骤停约5 min的患者时,常规给予吸氧、监护,监护仪显示一条直线,我正在打开患者输液通道积极抢救时,医生已经和患者家属谈话放弃抢救了,当时非常无奈,感到愧对了患者。”③在灾难抢救现场,女同志的敏感和同情心理,也加重了救援护士的痛苦悲伤的心理感受。在面对这些场面时,护士也和普通人一样,感受强烈的悲伤和无助。④在抢救现场,护士也常常有安全的担忧。护士D:“有一次,我就在马路边抢救一个多发伤患者,给予固定,进行监护、吸氧、打开输液通道等,马路上的车子速度很快的开过去,说实话,也担心自己的安全。”

2.1.3 救援结束后的情感体验 ①在急救中,护士因携带急救用品、现场抢救和搬运患者,由于高原缺氧,劳动强度较大,同时,在转运中,护士又必须集中精力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当救援结束后,护士放松下来,普遍感觉十分疲惫。②急救护士面对濒死和死亡患者的概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护士,这些现象给护士造成了直接的心理压力,还会造成护士替代性损伤,给护士造成较大的影响。护士G:“在抢救那个卡车车轮下的女孩的时候,那女孩的渴求救救她的眼神我是永远也忘不了的,可是她还是走了,现在晚上我睡觉都是开着灯才能睡着。”

2.2 灾害现场院前急救时低年资护士的行为体验

2.2.1 现场院前急救面临的困难及应对措施 现场救援工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护士往往面临更多的困难。在面对困难时,她们主要通过寻求急救医生支持、多和其他急救护士讨论、积极学习急救知识、提前做好急救预案等方式积极应对。护士H:“一开始我也手忙脚乱,后来我感觉通过和求救(报警)人员积极沟通,尽可能的了解伤者(患者)病情,然后和医生积极沟通,做好抢救预案,这样,在抢救过程中就不会手忙脚乱。”

2.2.2 现场院前急救的相关知识、实践经验的欠缺 护士入职前学习较多的理论和一般的抢救常识,但对灾害现场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实践掌握相对薄弱。护士C:“在院前抢救过程中,明显和在病房抢救不一样,无论场地、设备、药物等都不一样,以前学到的护理抢救常识在这里明显不够用。”

2.3 灾害现场院前急救时低年资护士的认知体验

2.3.1 情绪认知体验 护士在经历失败事件后对抢救过程有一个新的认知,经历了这些事件以后,护士自我也能认知到自己情绪低落,但几乎所有的护士都能采取积极的方式去调整情绪,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护士B:“抢救失败虽然很让人遗憾,但我已经尽最大努力了,这也不是我所能决定和控制的。我在下班之后,尽量不去想工作的事情。”

2.3.2 继续教育新需求的认知 经历了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院前急救工作以后,护士也对自己的继续学习和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如加强心理护理的知识和技巧、强化急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等。护士F:“医院或主管部门应该给我们更多的院前急救知识、实践技能培训,尤其强化院前急救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各种预案,并加强模拟训练,这样我们在真实的抢救中就不会手忙脚乱。”

3 讨 论

3.1 强化急诊救援系统的建设,制定科学的院前救援预案 ①准确及时的急救信息是院前急救最为关键的环节,而目前的山南市120急救中心设在该市人民医院的急诊科,且常规是值班护士和值班医生监管120电话系统,他们不仅要调度车辆和医务人员,同时自己也必须参与出诊急救,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均较大,因此,建议该市应该加强120建设,设立独立的急救中心进行总调度。②根据山南市院前急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应该制定较为规范科学的救援预案。如该市院前急救中多发性创伤(占41.73%,本研究小组前期研究结果),因此,应该制定好多发性创伤和脑血管意外等院前急救标准化程序,不仅能更有利于抢救患者生命,也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3.2 加强低年资急救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技能等培训 扎实的急救知识、过硬的急救技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在灾害现场急救时,医护人员扎实的急救知识能很好的判断病情,并能施以最佳的抢救方案;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不仅能快速抢救患者,也能获得患者及其围观者(亲友)极大的信任感[6]。研究表明,受创伤后的患者由于恐慌、焦虑、担心等心理压力可引发躯体性疾病,而及时得到心理帮助的患者其心理障碍发生情况明显较少、较轻[7~8]。在院前急救中,医护人员往往也担任心理干预人员角色,因此,应该加强心理干预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也对医护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作用。

3.3 注重低年资急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参与现场急救的人员由于高强度的工作、伤情的惨烈以及护理濒死和死亡的患者,给施救人员造成直接的心理压力,甚至继发较为严重的心理危机[7],尤其是低年资的护士其心理应激压力更大[9],本研究中,有护士除存在失眠、烦躁、焦虑、紧张等神经衰弱不适外,个别护士甚至有辞职的想法。因此,医院和卫生管理部门应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采用多种方法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如心理教育和心理激励相结合、加强社会支持、充足的休息调整、组织开展有益的问题活动等;护士自身也应该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注重自我心理调节,提高自身心理应激能力[10]。

猜你喜欢
年资灾害救援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紧急救援
3D打印大救援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主诊革命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救援行动
《灾害来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