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议戏剧表演中“自我”与“忘我”的关系

2019-03-15 00:21尚倍伊陈阳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戏剧表演自我

尚倍伊 陈阳

摘 要:戏剧表演中“自我”与“忘我”的概念源于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和斯坦尼表演体系。长期以来,斯式表演与布式表演的争议从未休止。诸多戏剧学者习惯于以对立的视域审视二者,以突出两种表演体系鲜明的差异性。我们在学习戏剧表演知识过程中,同样需要对二者进行深入的学习,以期明晰二者的内在联系。鉴于此,本文即主要从斯式表演体系与布式表演体系的概念分析入手,重点论述了戏剧表演中“自我”与“忘我”的关系。

关键词:戏剧表演;自我;忘我

一、斯式表演体系与布式表演体系的概念分析

布式表演理论强调演员在演绎角色中秉持一定的克制,即充分保持表演中的“自我”;斯式表演理论则提倡演员通过社会体验充分的融入到角色的情感之中,努力实现“成为形象、生活在形象之中”的“忘我”表演。简言之,布式表演体系中的演员是角色的,而斯式表演则是角色的“诠释者”。下面我们就一同对布式表演体系和斯式表演体系的相关概念进行必要的探究:

(一)布式表演体系概念论述

布式表演体系强调演员“自我”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布莱希特戏剧表演体系主张的核心是“陌生化效果”。陌生化效果,又称间离效果。间离的德文是"Verfremdung",间离效果即 "Verfremdungseffekt"。英文翻譯为defamiliarization effect或 distancing effect。陌生化效果理论提倡戏剧演员、人物形象、观众保持独立的辩证关系,即要求演员在表演中保持“自我”与角色的距离,并展示出“自我”与角色的双重形象。通过这样的表现形式,演员“自我”与人物形象划定出了相对清晰的界限,以致于二者的感情不出现混合。正是由于舞台演员与角色有着明晰的辨识度,这就可以使观众不至于处于混沌的感觉氛围中,从而使其保持理性的思考与批判。

(二)斯式表演理论概述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系统而科学地阐述了表演艺术的有关规律。斯式表演体系强调演员与角色的有机融合,即在表演中凸显角色的真实性。斯式表演理论要求演员遵循生活的逻辑和有机性的规律,在规定情景中真诚地去感觉、去思考、去动作。也就是说,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应该达到一个“忘我”的状态。总结而言,斯式表演是强调“社会体验”的表演流派,演员需要对角色的情感、社会经历乃至动作进行深刻地体会,以期实现对角色本质的有效内化。

二、戏剧表演中“自我”与“忘我”的关系

(一)戏剧表演“自我”与“忘我”的差异性分析

戏剧表演中“自我”与“忘我”的差异性是最显而易见的。长期以来,戏剧表演中的“自我”与“忘我”之所以被大多数人视为相互对立的二元关系,其主要原因即是二者存在极易辨识的差异性。总体上讲,戏剧表演中的“自我”与“忘我”主要可以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差异:

其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差异性。正如上文所言,斯式表演体系理论倡导的“忘我”表演手法与布式表演体系所强调的“自我”表演手法二者在角色塑造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自我”的舞台表演更加注重演员对角色的驾驭,其需要凸显“双重性”的人物形象。“自我”表演艺术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是演员本身形象与角色形象的有机结合。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能够辨识演员的自身特性和角色的特点,这就形成了演员与角色相隔离的状态。从而使观众既能够受演员精湛演技与鲜活人物形象的感染,又保持对现实与虚幻的客观审视能力。与之相反的是,斯式“忘我”表演体系,则更加注重演员与角色的相互融合。斯式戏剧表演体系强调演员通过同一性的社会体验,内化角色的人生经历、潜在的情感乃至无意识的动作行为,使演员和角色成为有机统一。由此可见,“忘我”戏剧表演中,舞台人物形象更贴近角色本质特性,演员的表演痕迹相对模糊,观众也更容易沉浸在舞台表演之中。

其二,“自我”表演与“忘我”表演叙事手法差异性。故事作为戏剧的重要元素,叙事方式选择是影响戏剧形态的关键。在戏剧表演中“自我”与“忘我”两种表演形式,既存在人物塑造上的差异性,同时也存在叙事层面的差异。戏剧表演中“自我”与“忘我”叙事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反映生活的真实程度。“忘我”的戏剧表演更贴近于生活,其要求演员“生活在形象之中”。相对而言,“自我”的戏剧表演则更倾向于多侧面的展现显示生活的广度,并试图以艺术创作手法将平常的生活变得不寻常,从而凸显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总结来看,“自我”的戏剧表演更加注重基于生活并超越生活来叙事,而“忘我”的戏剧表演在叙事上则对“真实生活”表现出来极大的忠诚。

其三,“自我”戏剧表演与“忘我”戏剧表演和观众关系的差异性。以“自我”为基础的戏剧表演中,观众的“旁观者”角色更加凸显。因为“自我”戏剧表演要求演员、角色、观众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促使观众保持客观理性的赏析能力。正是如此,在“自我”式的戏剧表演中,观众有更多的思考和分析空间,其更加容易以“旁观”的视角去观赏戏剧。而与之不同的是,“忘我”的戏剧表演中,演员沉浸与角色的情感纠葛、生活体验中,这种演绎手法所营造的真实感能使观众融入表演情境之中,将观众从“旁观者”的位置带到现场,使观众成为戏剧演出的参与者。

(二)戏剧表演中“自我”与“忘我”的内在联系

上文论述了诸多关于戏剧表演“自我”与“忘我”的差异性问题,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认清斯式表演与布式表演的不同之处,并辩证的认识不同表演体系的特点。为了更加深刻地学习并掌握两种表演体系的知识与方法,我们还需进一步对二者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究。在戏剧表演中“自我”与“忘我”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有意识的“自我”是“忘我”的底线。虽然斯式表演强调演员要“遗忘自我”而“成为形象”,但是在表演中几乎没有一个演员能够达到这样要求,因为每个演员在演出完毕后仍然能够保持原有的人格特性。可见,斯式表演所倡导的“忘我”表演是有条件的,即演员应该保留低意识程度的“自我”,只有保持这样的“自我”,才能够保证演员能够在表演中对人物形象进行“在创造”,从而增强戏剧表演的艺术性与生命力。

其二,适当的“忘我”是实现自我表演的关键。“自我”戏剧表演主张的核心是“陌生化效果”,陌生化效果则是指演员、角色、观众保持适当的间隔。值得注意的是,陌生化效果并不是要求演员“本色出演”,而是在演出中保持自身形象与角色形象的距离感。因此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应该牢牢把握“自我”与角色形象之间的制衡点,要突出“自我”与角色的双轨平行关系。要想达到这样的表演效果,演员就需要适当的“忘我”,将自身与角色特性差距较大的部分遗弃,并保持二者相似点,在舞台上呈现出躯体与影子共存的效果。总而言之,戏剧表演中的“自我”与“忘我”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只有适度把握“自我”与“忘我”的关系,才能够提升表演的艺术性与感染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或者是布莱希特体系都是戏剧表演领域十分珍贵的理论。二者在戏剧表演中存在“忘我”与“自我”的差异,也存在诸多共同之处。我们在学习戏剧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辩证地认识二者的关系,求同存异,建构完备的戏剧表演理论与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冬红. 散议戏剧表演中"自我"与"忘我"的关系[J]. 文学与艺术, 2010(4):128-128.

[2]田甜. 论戏剧表演中自我与角色关系探析[J]. 文艺生活, 2012:52-52.

[3]王殿华. 角色中的自我与自我中的角色[J]. 剧作家, 2008(2):81-81.

[4]潘禹伶. 戏剧演员自身与角色塑造的共生关系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

猜你喜欢
戏剧表演自我
浅析戏剧表演中的感觉艺术
微表情在戏剧表演中对艺术真实塑造的作用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认同的崩溃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