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探究

2019-03-15 00:21梁丰李盼盼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措施

梁丰 李盼盼

摘 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下,强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彰显着培养目标和办学宗旨,也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更新教学理念、建立科学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课程实践教学基地和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则是课程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应用型;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措施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在实施由“专业应用型”向“技术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值此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又做出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结合自身定位提出了创建“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基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再次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课程实践教学是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试以商洛学院为例,拟对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问题进行探究。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从实践教学的视角来看,开展课程实践教学实属必要,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意义尤为重大。

(一)加强实践教学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党的“十八大”的报告明确指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党和国家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给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实践教学是评价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性指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它主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广泛需求的、知识转换运用技术好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应用技术要依靠实践教学的扎实“训练”,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论文、毕业论文、课程实习、认知实习、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军事训练、创业训练等)是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否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实际上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体现。

(三)加强课程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体现

著名的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将我国的高等学校分成了三种类型,即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1]。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存有差异。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的是“能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2]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其教学模式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教学,更注重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着力培养学生未来对于专业知识推广运用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和条件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要得以顺利实施,还需要诸多的保障措施。

第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指出,“没有观念的转变就没有行动的改变,改革的措施就不能出台,出台的措施也不能落实[3]。课程实践教学的建立和实施,必先完成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要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强化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学校的决策、改革和管理应当转变“重学术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理念,教师应当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陈旧教学理念,改变以知识信息传授为主的“传递—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实行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结合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操作,给学生充分提供主动学习、自主练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在教学评价中,提高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合理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强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地位的基础。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系大致包含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考评机制这5个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应阐述清楚实践教学的地位和要求;在课程结构中,应明确规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和学分比例,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学分的比值;在课程设置中,应明确规定实践课程的学分、学时分配,并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规定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学分、学时数,适当增加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环节,应明确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標、要求、计划、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在考评机制中,应建立课程实践教学过程评价、课程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应明了课程实践教学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及其在整个课程考核当中所占的比重和分值。只有这5个体系布局合理,才能构成完整科学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首先,建设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心,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设备和教学手段建立起设备先进、软硬件设施配套齐全的,而且具有模拟(或仿真)、虚拟情境模式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心,这样的实践中心能够使改进课堂和课外教学环境,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体悟和感知;其次,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可以与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

第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教学技能和治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强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建立一支治学严谨、教风过硬、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这是课程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保证;其次,还可以通过自身培养和招聘引进,建设好结构合理、成员稳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最后,制定相关激励政策,调动教师完成课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在工作量减免、职称评定、工资福利、岗位津贴、实践培训等许多环节为教师的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便利和优惠,以调动教师主动从事课程实践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课程实践教学实际是理论知识教学的拓展、深化和延伸。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下,强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对于改进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效果,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实践能力扎实过硬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6.

[2]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3]顾明远.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及教育观念的转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32.

猜你喜欢
应用型措施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