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文科院系就业市场建设的三维模式研究

2019-03-15 00:21刘振卫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

刘振卫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理工科高校中的文科学院由于学科知名度低、处于学校发展边缘地带、就业选择面窄等多种因素影响,加剧了文科毕业生就业难。本文结合文科学生的就业现状,从学校、学生、企业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出发,围绕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提升和途径拓展三个维度,探索理工科高校的文科院系就业市场建设,拓宽就业途径,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匹配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三维模式;就业市场;对策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一方面由于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定位、行业特色和传统学科优势等因素,用人单位提供岗位需求多是面向理工类专业学生,文科学生面临招聘岗位稀缺的处境。另外一方面,工科院校中文科处于学校发展的边缘地带,学科知名度低,再加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匹配度不高、文科毕业生就业选择面窄等自身因素,造成文科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更增添了理工科院校文科学生的就业难度。

一、就业市场建设“三维模式”内涵

所谓“就业市场建设三维”模式即从学校、学生、企业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出发,围绕人才培养、职业能力提升和途径拓展三个维度强化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提高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匹配度,推动文科学院建立就业长效机制,弥补自身缺陷,切实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二、“三维模式”的实施策略

注重整体性实施策略。牢固树立“学生为本”要义,遵循整体性推进原则,以就业实习基地为点、相关行业为线、重点区域为面,“点线面”并进,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市场格局,努力开发毕业生就业岗位,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强调差异性市场战略。项目凸显就业市场导向,关注就业市场建设的多维度匹配,坚持就业市场开发与职业素养提升相结合,凸显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的差异性,例如分别针对教育行业、跨境电商行业、翻译行业,开展岗前培训、实操训练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和职业胜任力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三、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对策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找准就业市场建设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不仅要求基础扎实,听说水平高,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而现实中,文科类专业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脱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滞后、培养模式固化陈旧等问题。文科人才培养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甚至是一种“百家讲坛”式人文知识普及,传授模式往往是一块黑板、一个PPT、一份讲稿、一本教材,这种程序性知识的获取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输出,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况。因此,文科学院要转变思想观念,要坚持“专业学习为就业服务,以就业促进教学改革”的理念,强化专业教学水平,加快教学改革步伐,以就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以教学水平提高推动就业。一方面明确“厚基础、宽口径、强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一系列适应和服务学生就业的教学改革意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当压缩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专业课的教学时数,尤其重视专业应用型课程,使学生的专业学习更能接近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拓展专业面,实现学科课程的综合化,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人才,真正实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不断加强“两项分析”,挖掘就业市场建设重点

1.加强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通过分析,全面把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分布、行业、具体单位,了解不同专业的就业情况,从而进一步确定就业市场建设的重点。学院要强化对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对毕业生就业的省域、市域分布及在这些地区的行业分布进行详细统计,将统计分析结果作为教学改革和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依据。

2.开展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毕业生是就业工作的主体,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满意度调查,有助于了解畢业生对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举办毕业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毕业生所需所想,以此来调整就业市场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提高就业市场建设的作用和效果。

(三)实施三个制度保障,强化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1.实施四年一贯制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凸显就业教育全程化

根据不同专业、年级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在不同层面、不同阶段逐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科学的规划。针对新生,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二年级时侧重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与指导;三年级时侧重学生的职业选择定向指导;四年级时侧重求职准备和创业教育指导。四个阶段有机衔接,互相贯通,形成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体系。

2.实施班主任制度,落实就业指导全员化

高校实施班主任制度是新形势下改进、创新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益探索,是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体举措。学院为每个班级配备业务精湛、责任感强的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不仅可以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有益指导,还肩负起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和职业发展规划的责任。一方面班主任通过面谈、电话督导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从而真正实现学业引导与就业指导的同频共振。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个人资源优势直接为学生提供招聘信息,不仅减少了招聘过程的中间环节,也增强人岗相适的匹配度,提高了就业成功率。尤其是在考研指导方面,班主任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从考前专业方向选择到考后复试准备、导师推荐、面试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提高学生考研率。

3.实施“职业素养提升”工程,实现就业目标明确化

目前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供需矛盾的问题: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不少毕业生无法适应就业市场需求,不能及时调整求职目标,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如渴,却招聘不到满意的人才。造成这种矛盾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学校教育重专业基础,忽视职业素质养成,导致大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職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个人素质等方面。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学院要围绕“职业素养提升”目标,实施教管联动,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人才培养要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职业素养教育、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另外,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这一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主动对接和延伸第一课堂内容,通过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学科竞赛、文化艺术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系统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坚持以课程改革为动力,实现课程建设与学生职业能力相对接,一是增设人文素养类课程,如《中华传统文化导论》《现代礼仪》《音乐鉴赏》等院内必修课,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二是以就业为目标,设置专业方向。如,英语专业设置翻译方向和商务方向;朝鲜语专业设韩英双语方向和韩语+商贸专业方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设有对外汉语+英语、对外汉语+韩语两个专业方向。三是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建立语言实践中心,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的对接。例如语言类院系可以建设同声传译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利用这些平台,学生可以进行英语、韩语等语种的同声传译和翻译实践训练,从而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实践性,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另外,可以建设语文化体验室,空间布置设计将现代感和传统艺术风格相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和感受力。将相关人文素养课程搬进文化体验室,不仅可以浓郁文化学习氛围,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感悟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坚持实行“四路出击”,丰富就业市场建设途径

文科院系要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思路和重点,不断丰富建设途径,全方位、全员化建设特色鲜明的就业市场。

1.三联系

主要是指联系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重点就业岗位的人事部门、重要人才输出的中介服务机构。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邮件等形式,与重点行业、单位、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沟通信息,增加感情,及时了解供需情况的变化。

2.三借力

地方高校在就业市场建设中,要高度重视借力校内外就业信息网、校友和教职员工。校内外就业信息网是高校提供就业信息最密集,也是就业效果最好的平台。校外企业进行招聘大多是通过就业信息网进行信息发布,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捕获信息,企业可以立即开展宣讲、面试,高效、便捷的宣传大大提高了就业招聘的成功率。另外在各行各业广泛分布的校友是学校办学成果展示的直接载体,他们在所在单位的影响力和对毕业生的感召力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相得益彰。学校可以通过梳理校友资源和分布,以校友会为媒介,积极向校友企业输送实习生和毕业生,不仅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可以发挥校友的“传帮带”作用,从而缩减毕业生的职场适应时间,进一步促进毕业生的职业长远发展。广泛动员教职员工参与就业,一方面鼓励广大教师积极争取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机会,带领学生开展专业学习、业务锻炼和就业实践,以实战状态提高学生职场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教学实习、科研及其他对外工作人员推荐毕业生就业。

3.三个平台

就业市场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飞信群、QQ群、微信群等信息化平台,把市场建设的成果即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和校园招聘会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每一名毕业生,推动毕业生积极参与到就业活动中去,提高就业市场建设成果利用率。

4.校企三个合作

以就业去向分析为依托,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与校外企业在人才培养、实操训练、就业市场建设三个层面寻求合作。下面我们以理工科某高校外语类院系为例进行分析探索。

第一是人才培养,根据三大行业技能需求,该学院分别与三家公司开展跨境电商培训、教师培训和翻译实务培训。一是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第三方外贸人才合作伙伴某电子商务公司合作,为学生开展职业规划讲座以及为期2天的系统培训,内容包括外贸流程、询盘处理、面试经验和技巧、职业心态、职场礼仪等课程。二是引入教育培训机构资源,联合开展“雏鹰成长”新师培训活动。培训采用实操训练和实务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讲授中小学语言教育教学新理念和课堂组织新方法。培训课程体系完善,内容包括动感韵律课堂、童话剧教学、魔力教态操及课堂用语和英语语音教学等五个板块。在培训中,老师们还通过课堂模拟的形式进行了教学演示,在实操中讲解课程把控技巧、趣味课堂组织和课程设计等理念和方法。精彩的演讲和教学观摩,有效增强了同学们的语言教学技能。翻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活动,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学院聘请翻译公司资深翻译人员为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设翻译实践教学课程,共享企业翻译软件和平台,增强学生翻译能力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是实操训练。经过系统学习后,学生有机会在外贸企业的模拟平台上实战演练跨境电商业务操作、在翻译公司的翻译软件平台开展人机合作翻译实践、在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在线平台观摩教师优质课,并通过在线考试平台检验知识掌握情况、获取相关认证,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第三是就业市场建设。为了帮助学生就业与创业,平台还将借助企业的跨境电商客户资源,连续举办外语外贸类人才专场招聘会,开展企业与人才对接的双选会。用人单位涉及英语、朝鲜语、汉语国际教育、国际贸易、文秘、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提供就业岗位350余个。近600名相关专业毕业生走进招聘会现场,了解企业需求情况,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20余人,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

四、就业市场建设的预期目标

就业市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文科学院要结合专业特色,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就业市场建设新途径,为毕业生搭建了广阔的就业平台。

(一)线上线下同步,助力毕业生高效精准就业

将互联网思维有效融入就业市场,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现场招聘与网络招聘的同步进行。学校充分发挥行业平台优势,引导有求职意向的毕业生进行认证注册,实时开展线上招聘、在线面试、在线培训、在线签约。

(二)校企同盟,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以毕业生求职意向为引领,借力企业资源开展岗前培训和实操训练,分别与校企合作签订跨境电商培训、教师培训和翻译实务培训,联合培养行业人才,提升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实操技能,助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三)师生同心,全员化就业工作格局形成

通过挖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校友社会资源,以全员参与、推荐就业为主要内容不断拓展校内就业推介渠道,全校形成“人人知就业、人人帮就业、人人促就业”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李胜利,马旭辉,李振中.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4):27-31.

[3]马挺奇.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力市场与大学生就业[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34-39.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
暑期游泳培训班现状及对策研究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