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提升策略

2019-03-15 00:21石策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时代性协调性针对性

石策

摘 要:德育教育是中等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保障的基礎,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强大支撑。近年来,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关注与重视,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和平时思考提出提升中职学校德育水平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德育;针对性;时代性;协调性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大纲》)。这是职教战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对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意义重大。2018年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如何在中职学生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也被广大教师、学者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基本概念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而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具体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中职学校德育就是学校德育的一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教育部于2014年重新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中职德育现状

目前,虽然立德树人已成为全社会培养人才的共识,但是在实际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时却难免有些偏差,尤其在中职学校情况更为突出。一方面,德育活动的开展追求大思路、大举措、大活动,盲目追求高大上。德育活动与学生脱离、既忽视学校发展实际,还背离专业现状,严重忽视以学生为本。由于口号大、形式传统,很难引起学生兴趣,更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德育形式简单归一,忽略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全校、全专业、甚至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用同一个模式去教育,用整齐划一的的德育内容或者活动去塑造学生,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研究,德育评价系统更是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感。三是以说教式、背诵式德育为主阵地,发现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与行动时,既没有引导学生“自我否定”的过程,也没有引发学生内在的“观念冲突”,简单的把德育教育变成单纯的说教。

三、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中职德育工作的现状,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际和思考,认为可以在以下三方面提升中职德育水平。

(一)把握阶段特征,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

2000多年前,《论语》指出要“因材施教”,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德育工作也要结合不同阶段和不同学生的实际特征来开展。参加工作后,笔者一直在中职教育一线,中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其特点比较明显,首先,与基础教育不同,中职学生既要学知识,又要学技能,还要学“规则”,毕业后即将走上岗位、面向社会。其次,与高等教育不同,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十四、五岁的他们,心智还不太成熟,懵懂、任性、叛逆、善变。他们这些“青春病”也不同程度地引发就业中的问题,例如,这些年来,在对毕业生的就业回访中就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成绩比较好,实习也比较好,但也出现规则意识不强、职业稳定性欠佳、自我成长能力不足等问题。有的毕业生对待工作如同儿戏,说来就来说走就走,面对工作没有责任感;有的毕业生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稍微大一点的困难和挫折,就手足无措,以“哭鼻子”应对。因此,中职德育在做好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共性德育”的同时,还要有所针对地抓好“个性德育”。在课程设置、课题研究、活动开展、师资配备、主题班会等方面应着重强化职业纪律、岗位规范、职业精神、职业心理素质、社会关系处理的教育。除此以外,目前中职学生中,有部分学生还存在单亲家庭、留守少年、沉迷网络、行为散慢等现象,针对这部分学生,建议建立个性化方案,通过心理关爱、信息化管理、纪律约束等方式,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抓住关键环节,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中职德育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增强德育工作时效性应抓住五个关键环节。

一是“学前”。就是在开学阶段,把握学生入学节点,摸清学生情况。作为班主任,近几年,为进一步管理和服务好班级,每当接一个新的班级,开学前本人都会针对所带班级专业特点,从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兴趣特长、社会知识、成长期待等各方面内容入手,精心设计学生调查问卷,在开学前组织学生填写,以便获得最真实、最客观的信息资料。记得3年前,收到一个学生问卷,这个学生填写的信息充满二次元信息,譬如,她描述自己是天国的公主,她的家人就是“国王、王后、魔鬼、杀手”。看到问卷信息,本人第一时间跟她的家长取得联系,并与她的母亲深入交流一个多小时,其实她的母亲也发现这个孩子的异样,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心里想着送到学校读寄宿不在家里发呆看手机就好。通过一个礼拜左右的仔细观察发现孩子确实有些不太正常,于是建议家长送孩子去医院心理科检查。后来家长反馈孩子得了很严重抑郁症,需要住院治疗。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份调查问卷挽救了一个家庭。可见,开学前对于学生信息了解,是做好德育工作的“第一课”。

二是“课中”。重点是德育课程,要求相关老师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标。其它课程,则要求教师把知识或专业与德育结合起来,渗透德育目标。

三是“班会”。主题班会是德育的第一阵地,目前絕大部分学校主题班会坚持了常态化,但在班会的主题设计上还应更加优化,活动形式上可以更加多元。例如,每年围绕抗战胜利纪念日,很多学校都会组织主题班会,缅怀革命英烈,学习革命精神。因为笔者本人是旅游专业教师,一般像抗战胜利这类主题,会将班会结合专业实际开到户外,开到国防教育基地,让学生通过国防装备展览了解抗战的光辉历史,近距离感受抗战革命精神。这种户外的班会形式不仅学生喜欢愿意参加,而且教育效果明显。

四是“课外”。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搭建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在国家大力倡导中高职学生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两年前,本人指导学生在学校教工休息室创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果汁坊”,其实就是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经营的一个平台。教师休息时间学生服务直接面对教师,课余时间则直接面对同学,该项目使学生有效地锻炼了职业判断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服务能力以及工作主动性、创造性。这类创业课外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培养了学生个性,也丰富了学生校园生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五是“岗前”。中职学生毕业即面临就业,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学校还应抓住学生毕业上岗前的关键时段。岗前通过开设专门的岗位培训课,可以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安全教育、岗前准备、岗前心态调整等专题,对学生进行再上课、再培训,强化他们的职业认知、职业道德。

(三)坚持全员参与,增强德育工作协调性

班主任是组织班级管理和德育的直接实施者,但目前,有一种错觉,感觉德育工作主要是班主任的事,而其他人员包括专业老师在德育方面的职责却没有很好地履行起来。德育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德育应该全员参与、共同努力。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做好班主任本质工作义不容辞,但同时学校也要发动其他人员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来。

首先,发挥好专业老师作用。在对专业课程评价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强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注重德育目标的渗透,启发专业教师对于课程德育目标的确立与实现。

其次,发挥好教辅老师作用。建议充分发挥好心理健康咨询室功能,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定期开展心理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优化心理健康辅导。同时学生活动组织部门也要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最近某个学校组织的一个叫做“叠叠不休”的活动就让笔者印象深刻,其实就是一个叠被子竞赛活动,这类趣味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更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发挥好管理人员作用。建议学校要加强对保安、门卫、宿管等后期服务人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要邀请他们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来,让他们成为为学生服务的服务者,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教育者。

第四,发挥好家长作用。应该说,家长始终是学生德育的重点人群,但是普遍现象是家长把学生教育包括德育交给了学校和老师,或者家长德育能力不强。所以,建议在德育教育中,要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班级则通过建立微信群,班主任通过电话定时相互沟通交流学生成长情况,督促家长和学校一道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2019全新的起点上,望全体中职教育从业者共同努力促使中职德育工作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李仲辉:《办一所有温度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

猜你喜欢
时代性协调性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