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教学与管理反思

2019-03-15 00:21彭杨俊
青年时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教育教学

彭杨俊

摘 要:班主任是一所学校里全面负责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是一个班级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班主任工作是各方面教育的集中表现,本文研究分析了有效治理班级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教学;教育

班主任是凝聚一个班级学风、教风、班风的指向标和可靠力量,班主任的班级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工作,是确保学校和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疏导者。带好一个班,必须健全班集体建设,对班集体施加各种心理影响,并且精通自己教学业务的能力,且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才干和知识。

一、以身作则,提高教师修养

初中阶段正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学生可塑性比较强,榜样影响作用较大。作为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言行带动影响学生。班主任的良好行为,对于学生的影响,起着示范性作用,胜过空洞的说教。其次,作为班主任更应该丰富师识本领,提高师艺技能。思想家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高超的师识本领和师艺技能,是教师高素质的集中体現。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增长自己的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的奥秘,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从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鞭策和激励学生。

二、民主管理,重视班委班风建设

班主任是班级的“第一管理者”,民主型的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育思想,并在班级管理中自觉贯彻;不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能平等对待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有时因了解情况不准确而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甚至伤害的能及时向学生道歉,承认自己的过错。不搞“家长制”,所有班级大事的决策都是全体班组成员集体讨论的结果。积极营造自由民主的班级氛围,而好的班风,离不开一批优秀的班干部,精心培养、组织一批优秀的班干部,班干部的选拔通过自我推荐、发表竞选演说和全体学生的无记名投票产生,任期一学期为宜,期满,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实行至少二分之一以上的部分轮换或全部轮换。班级干部选定以后,根据其意向和能力进行分工,明确各人的职责范围,强调分工合作,并要求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如果班上有什么异常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报告给班主任。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依“法”治班,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主人的行动。为避免班级组织陷于瘫痪状态或是出现“专制式”的管理,应制定代表全体班级成员利益的,体现其意志的规章制度,使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班级建立班群、班主任邮箱,让学生能畅所欲言,提意见、建议,班委、班主任及时吸收采纳或解释。让每周的沟通交流日记和每日的反思活动相结合,让班主任与学生对话,班委与同学对话,同学与同学对话,促进彼此沟通,培养主人翁责任感。每周班会课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学生在反思中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三、德才兼备,注重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极为重要的一环,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适合学生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初中生年龄大约在12-15岁之间,其身心特点为,一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喜欢独立思考,不再满足于老师、家长“你说我听、你讲我做”的盲从心理,事事要刨根究底,问一个为什么。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呈现出不稳定性,可塑性较大,其言论和行为易受情绪支配,思想容易偏激。因此,班主任在配合学校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把正面灌输和积极疏导结合起来。不能回到过去那种禁止人们接触形形色色思潮的封闭状态,对外来的东西采取封锁、堵塞、排斥等态度和作法,更不能回避人们在改革开放、经济转型时期正在思索和迫切需要得到回答的种种现实问题。要敢于和善于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引导学生面对现实,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学会在比较中进行鉴别,在鉴别中识别真伪,从而使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反省自己,受到深刻的思想启发和教育。

四、以优带弱,建立良好的学困生转化机制

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困生,看到学生每天的进步,对于学生明天怀有希望。虽然他们有缺点,但他们同样需要爱,应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平等和民主。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忙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名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鼓励该生的进步。结成以优带弱的帮扶团队,确定学困生帮扶职责人,明确职责,确定帮扶方式,可以对进步较大的帮扶小组给以适当的奖励,对帮扶效果不太明显的小组给以指点和帮助,通过帮扶方式逐步提高学困生的转化率。

五、多面合作,加强与任课老师联系

一个好的班级不是靠班主任一个人管理出来的,还需要各任课老师的协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步调一致,目标统一,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老师了解班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班主任要做好各任课老师的后盾,当任课老师在班级中遇到问题时,班主任一定要帮助渡过难关,而且在学生面前树立任课老师的形象和威信。班主任要了解各科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任课教师也要了解班级规定。若班级在某一阶段工作中新立起了一些规定或新采取了一些措施,班主任要主动地告知任课教师。大家都应该有意识地统一要求、统一执行,这样就能形成一个有条不紊的班级管理体系,从而增强班级建设的实效性。同时也会使学生们觉得老师们的工作很有章法,对于他们在为人办事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和熏陶。

六、家校互动,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义务,不会放弃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而教育必须是家庭、学校、社会几方面的共同教育,学校的教肓离不开政府、家长、社会各届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家长大力配合好教师的教育工作,尽做父母的责任,能使孩子更好地成长。班主任和家长应及时沟通、密切配合,这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基础。家访是班主任获得第一手育人资料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个性,在家表现和家长的希望、要求等,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和家长提出相应的要求,让家长参与到学生教育过程中。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民主治班,加强与任课老师的合作交流,更应该注重和家长及时沟通,使学生在民主、平等、“法”治的班级中健康成长,成绩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鑫楠.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中学课堂教学辅导,2016(12):58-59.

[2]赵赛平.浅析素质教学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J].现代化教学科学,2011(22):02-03.

[3]王丽平.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J].课程教学研究,2018(36):186.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教育教学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