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罪与罚》中的母亲情结和母亲原型

2019-03-15 06:30秦思
北方文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罪与罚荣格

秦思

摘要:“母亲”作为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对《罪与罚》中的形象塑造以及情节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运用荣格精神分析法中的母亲原型和母亲情结理论,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母亲情结及其与《罪与罚》中的母亲原型和圣母原型的关系,同时解析母亲情结对小说中主人公性格形成的影响,这对探究小说中人物行为和作家创作心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荣格;母亲情结;母亲原型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塑造了许多甘于受难,笃信上帝,救赎他人的圣徒式女性,而作家创作这些形象的心理学原因是什么,作家本人的情结与《罪与罚》中的母亲形象塑造有怎样的关系。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母亲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和索尼娅的继母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作为两位母亲在小说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对主人公的性格形成及情节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等,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母亲原型和母亲情结是荣格精神分析法中的重要理论,“与任何其他原型一样,母亲原型显现在几乎无限多样的面向之下,首先最重要的是生身母亲、祖母、继母及岳母;其次是与之相关的任何女人;然后是可以在象征意义上被称为母亲的东西,比如女神。”(1)母亲原型构成了母亲情结的基础,荣格在其个人无意识理论中提出了多种情结,母亲情结作为其中之一,隐藏在子女的潜意识中,对子女的心理及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母亲情结

作者本人的情感和经历,直接影响着他的创作活动,通过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青少年生活,可以发现作者身也有着较深的母亲情结,而这对研究《罪与罚》中的母亲原型和主人公的母亲情结有着重要的作用。

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母亲玛利亚·费奥多罗夫娜是一位悲剧的人物。玛利亚·费奥多罗夫娜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心地善良,温文尔雅,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性情暴躁,傲慢自大,冷酷无情,经常对母亲施加暴力。在父亲的残暴虐待下,母亲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最终体弱多病的母亲在生下第八个孩子后,因为肺结核恶化而去世了。

童年父亲的形象在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潜意识里留下了阴影,以至于作者后来根本不愿意提起父亲,而每次提到母亲作者总是怀着爱慕之情,父亲对母亲的残暴加深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俄狄浦斯情结”。“通过母亲的遭遇,伦理问题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思想的基础,母亲的形象渐渐成为精神美和道德完善的最高体现。”(2)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找到玛利亚·费奥多罗夫娜的影子,比如在《涅托奇卡·涅兹瓦诺娃》中温柔善良,患有痨病的女主人公,和作者的母亲有着一样的经历,女主人公临死前的嘱托,正是对母亲临终时把自己托付给其姐姐的痛苦回忆。《罪与罚》中的索尼娅的继母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也患有痨病,作者笔下创作那些受尽苦难的温柔女性时,不可能没有回想起自己可怜的母亲。

母亲情结除了与童年经历有关,还受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影响,整个俄罗斯民族受东正教影响,都有深深的圣母崇拜、女性崇拜情结,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是如此,他的母亲本身就是一位圣愚式的人物。他笔下塑造了许多圣母索菲雅式的女性,《罪与罚》中的少女索尼娅,《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母亲索菲雅,从名字就体现出了她们的圣徒式形象。神话中的女生形象本来就是母亲原型的表现,对圣母的崇拜,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母亲情结的体现。

二、作者的母亲情结与《罪与罚》中的母亲原型

(一)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

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是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和杜妮亚的母亲,丈夫去世,与一儿一女相依为命,靠着微薄的养老金维持生活。书中是这样描写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的肖像的:“虽然她已经四十三岁,但她风韵依然,而且看起来比她的年纪还轻得多,那些直到老年依然心境开朗、头脑灵敏、正直、诚实而热情的妇女往往是这样”(3),简单的一句话,给我们展现了这位母亲的外貌,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她的性格。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大部分俄罗斯传统女性的共有的特性,纵使生活艰难,依然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即便看到了社会上各种黑暗面,依旧能保持善良的本性;即使一直在遭遇不幸,仍然笃信上帝。

坚强与软弱并存,无条件地奉献以及有条件的自私都混合在这位母亲的身上。女儿杜妮亚被诬陷,名誉受损的时候,作为母亲,什么也不能做,只是哭,祈祷,甚至病倒了。儿子拉斯柯尔尼科夫出事的时候,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虽然也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坚强,但实际上母亲更大程度上依赖着比自己更坚强的女儿,以及在这个时候出现的善良的拉祖米欣。有两个孩子的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不可避免的有些偏心,她把所有的爱给了自己的儿子。抵押自己的养老金贷款寄给儿子,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谋个好前程,同意了自私自利的卢仁对杜妮亚的求婚,虽然并不是她逼迫女儿嫁给不爱的人,但是她也没有阻止。她可以为了儿子的前程,放弃女儿的幸福。最后拉斯柯尔尼科夫被流放,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悲痛欲绝,以至精神失常,很快就去世了,可见,拉斯柯尔尼科夫对她来说是生命,是全部。

在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身上,我们不难看见作者母亲的影子,温柔、善良、可怜,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记忆中的母亲形象。在她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圣母形象,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笃信上帝,怕儿子受新思想的影响,叮嘱儿子要求上帝宽恕。亚历山大罗夫娜体现的更多的是母亲原型的积极面向—母爱、关心与同情,为了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她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孩子的幸福,就是传统的俄罗斯母亲形象。

(二)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

索尼娅的继母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也是一位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是一位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的出身其实很好,她是校级文官的女儿,受过教育,在省里一所贵族女子高等学校读书,这样的出身造就了她高傲又倔强的性格。她曾经为了爱情,勇敢地与爱人私奔,但是她的悲剧命运也就此开始了。前夫去世后,卡捷琳娜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改嫁給了贫穷、懦弱、嗜酒的马尔美拉陀夫,一生受尽贫困以及病痛的折磨。

马尔美拉陀夫口中的妻子“她有一颗高尚的心,充满受过熏陶的高尚的情操……她是个宽宏大量的太太”,但是我们看到的卡捷琳娜已经不是那个在毕业舞会上跳披巾舞的温柔少女了,“这位太太性子暴躁,动不动发脾气,说话尖酸刻薄”(4)。完全看不到希望的生活,让卡捷琳娜慢慢丧失了理智,她只能用尖酸刻薄发泄命运压在她身上的重担,用虚荣和高傲维护自己和家庭最后的尊严。作为继母,由于她的不公正,让索尼娅走上了出卖自己养家的道路,但是她又是爱索尼娅的,每当索尼娅受到不公正待遇,都是卡捷琳娜站出来,与人理论,维护索尼娅。虽然马尔美拉陀夫总是给这个不幸的家庭雪上加霜,但他是卡捷琳娜唯一的精神依靠,在尽可能体面地办完了丈夫的葬礼后,卡捷琳娜终于被压垮了,精神崩溃,留下几个孩子,撒手人寰了。

“善良、激情、邪恶,这些是母亲原型的三个基本面向,她用以抚育与滋养的善良,她的狂放激情以及她的邪恶内心。”(5)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体现的主要是母亲的双面性,与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相比,她从来不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她粗鲁暴躁,对自己的三个亲生孩子经常打骂,自己的继女索尼娅更是在她的虐待下成长的。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作为母亲来说,更加复杂,在她身上体现了母亲原型善良与邪恶的结合,这也更加突出了这位母亲的悲剧命运。

(三)圣母原型—索菲娅

《罪与罚》中的女主人公索尼娅只是一个18岁的少女,她身世悲惨,为了生活沦落风尘,但是从不抱怨,善良温柔,虔诚地信仰上帝,主动地去承担一切苦难,帮助其他有罪的人自我救赎,是典型的圣母原型的体现。神话为母亲原型提供了诸多变体,俄罗斯民族对圣母索菲亚尤其崇拜。索菲亚的基础其实是无,这一概念最初与女性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由于基督教神学自古便赋予了这个概念女性的形式,又将其连释为“永恒女性”,并且与圣母和童贞女联系起来,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俄罗斯文学中,这个概念便逐渐成为女性崇拜哲学观的核心,成为女性最美好品格的理想的象征。(6)

而作者塑造索尼娅这个形象,也是他心中的母亲情结的体现。索尼娅是拉斯柯尔尼科夫对于女性的终极理想,是作者的心中的阿尼玛原型,作者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物,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总是喜欢索尼娅这样的神圣化的救赎者的女性形象。索尼娅不是母亲,但是却极具母亲色彩,是“俄罗斯母亲”一样的高尚存在。

三、母亲情结对主人公的影响

全世界所有的婴儿都天生具有母亲原型。母亲的这种预先形成了的心象,后来通过现实中的母亲的外貌和举止,通过婴儿与母亲的接触和相处,而逐渐显现为确定的形象。但是,因为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在不同的家庭中,甚至在同一家庭的不同子女间都是不同的,所以母亲原型在外观过程中也就立刻出现了个性差异。母亲原型构成了母亲情结的基础。根据母亲情结是显影在儿子还是女儿身上,它的影响会有所不同。(7)

(一)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母亲情结

引起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的直接导火索,就是他母亲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写给他的一封家信。母亲为了儿子,不惜出卖女儿,这让拉斯柯尔尼科夫陷入了无比的痛苦和怨恨中。为了阻止妹妹嫁给卢仁,拉斯柯尔尼科夫决定马上杀了老太婆,抢一笔钱解决家庭的困难。母亲对男人有一种特殊的象征意义,所以男人总是要把母亲的意向理想化。而这个时候,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母亲形象不再是他理想中的母亲意向了,过分的母爱、偏心,让拉斯柯尔尼科夫无法接受,产生了对母亲又爱又恨的病态的心理。

男人的母亲情结从来不是纯洁的,总是与阿尼玛原型结合在一起,男人心中的阿玛尼原型的形成取决于母亲意象。受母亲情结的影响,拉斯柯尔尼科夫喜欢或同情的姑娘,总是与自己的母亲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索尼娅是最终使拉斯柯尔尼科夫走上救赎之路的人,索尼娅作为一位圣愚式的女性,善良,奉献,牺牲,笃信上帝,而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的品质。母亲情结会给儿子在两性交往中产生一些障碍,在遇见索尼娅之前,拉斯柯尔尼科夫没有谈过恋爱,只和房东的女儿订过婚。但是这位小姐长得丑陋,性情古怪,甚至有病,也没有陪嫁。她可能有性格上的优点,但是我们无从而知。小说中还有一位与拉斯柯尔尼科夫有关的女人,就是他意外杀死的丽扎韦塔,他一直觉得愧对丽扎韦塔,多次梦到或想到她。每次提到她,说到的总是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和索尼娅一样是个可怜的人。而对杀死的阿廖娜·伊凡诺芙娜,拉斯柯尔尼科夫没有过一丝后悔,因为在他心中阿廖娜是一个欺压弱者的完全无用的恶人,即使她再次复活,拉斯柯尔尼科夫还是会选择杀死她。其实阿廖娜·伊凡诺芙娜也不过是个社会底层的妇女,但是她靠压榨、欺骗其他弱者生活,这触犯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心中的阿尼玛形象。

由此可见,母亲、索尼娅、丽扎韦塔和房东的女儿,都是善良而可怜的女人,拉斯柯尔尼科夫心中的阿尼玛原型无关外貌,无关身体,受母亲情结影响,他同情像母亲一样的弱者。这一点在拉斯柯尔尼科夫心杀人前的梦中也有体现,他梦见小时候去教堂的路上,看见一个马夫虐杀了一匹瘦弱的年老的母马,而教堂、母马这些意象在荣格看来都是母亲原型的象征。母馬受人欺负,年幼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上前去保护它,这也是他潜意识里的母亲情结的体现,对软弱的可怜的母亲的同情和爱怜。也是这种情结,导致了拉斯柯尔尼科夫对阿廖娜·伊凡诺芙娜这种人的憎恶,最终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罪与罚》中的母女关系

荣格认为,在母亲情结中,母亲与女儿之间的母亲情结总比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更为明显和清晰。(8)女儿的母亲情结首先会导致女儿母亲元素的过度膨胀,这一点在杜妮亚和索尼娅的身上均有明显的体现。杜妮亚受母亲的影响,想母亲一样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哥哥,为了哥哥甘愿接受利益的婚姻,她爱哥哥甚至超过了爱自己。虽然杜妮亚是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妹妹,然而她却表现得像是一位为儿子牺牲自己的母亲,这正是受她心中母亲情结的影响。索尼娅在这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前面已经说过,索尼娅是圣母原型的体现,年幼的她却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她对三个弟妹更像是母亲一样的存在,她甘愿去出卖肉体,是怕妹妹也像自己一样走上这样的道路,她必须养活他们。索尼娅想母亲一样完全地付出,而她自己却对此全然不知。

消极的母亲情结往往会导致女儿对母亲的不满与抵抗,导致母女关系的激烈恶化,而《罪与罚》中的两个女儿杜妮亚和索菲亚的母亲情结,引起的是她们对母亲的认同。即使她们对母亲的行为并不支持,或者她们与自己母亲的性格想法完全相反,但是她们始终是站在母亲一方的,没有反抗,而是认同与理解,与母亲一起面对命运。

杜妮亚的性格比她的母亲更加坚毅、好强,她自主决定自己的一切:婚姻、工作、命運,她有知识有思想,在她身上有着新时代女性的影子,然而她并没有进一步走上反抗的道路,而是留在母亲身边,像母亲一样奉献牺牲,为母亲分担痛苦。当哥哥对母亲态度冷淡时,杜妮亚站出来指责哥哥,她帮助母亲解决一切问题。杜妮亚同意嫁给卢仁是为了哥哥的前途,更是为了母亲的幸福,她没有办法看着母亲为了哥哥伤心痛苦,她对母亲的情结,让她更能对母亲感同身受,为了保护母亲她只能牺牲自己。

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虽然不是索尼娅的亲生母亲,但是索尼娅与继母的关系也是她母亲情结的表现。卡捷琳娜脾气暴躁,对索尼娅和丈夫的态度也并不好,但是索尼娅对此从没有抱怨,甚至理解接受。索尼娅对卡捷琳娜的认同感更加直接强烈,拉斯柯尔尼科夫问她是否受过继母的虐待时,索尼娅说卡捷琳娜是可怜人,她是正义、公平的。索尼娅的母亲情结决定了她不可能否定卡捷琳娜,否定她就等于否定自己,虽然全家的重担实际都压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她不能离开卡捷琳娜,她不敢想象如果继母去世了,自己怎样养活三个弟妹,所以她只能逃避到继母那里去,那是她精神上的寄托。即使被母亲压榨、虐待,她也不会抵抗,而是更加地付出,满足卡捷琳娜的愿望,她的幸福在一定程度上才可以减轻索尼娅的痛苦。

四、结语

通过对《罪与罚》中的母亲情结和母亲原型的分析,让我们了解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塑造圣愚式女性形象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母亲形象的心理原因,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心理和救赎历程,以及索尼娅的圣愚形象的形成。陀思妥耶夫斯基母亲的性格及遭遇使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母亲情结,加之受俄罗斯民族根深蒂固的东正教集体无意识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有着圣母崇拜情结,这些对作家创作《罪与罚》这部作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罪与罚》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母亲普尔赫里雅·亚历山大罗夫娜和索尼娅的继母卡捷琳娜·伊凡诺芙娜的形象,以及女主人公的圣母原型塑造,都与作家本人的母亲情结有关,在这三位女性身上都可以找到作者母亲的影子,索尼娅更是作者心目中完美的圣母形象。母亲情结对《罪与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精神世界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母亲的爱诱发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杀人犯罪,他与索尼娅的爱情也是对圣母崇拜的体现,杜妮亚与索尼娅的奉献与甘愿受难的性格也是两人母亲情结作用的结果。

注释:

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67.

格罗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传[M].王建夫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27.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M].岳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128.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M].岳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9-10.

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68.

金亚娜.期盼索菲亚—俄罗斯文学中的”永恒女性”崇拜哲学与文化探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1.

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M].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46.

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70.

参考文献:

[1]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67.

[2]格罗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传[M].王建夫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27.

[3]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M].岳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128.

[4]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M].岳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9-10.

[5]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68.

[6]金亚娜.期盼索菲亚—俄罗斯文学中的”永恒女性”崇拜哲学与文化探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21.

[7]霍尔.荣格心理学入门[M].冯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46.

[8]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70.

猜你喜欢
罪与罚荣格
明星逃税罪与罚
荣格十九周年谱新章
荣格用温暖点亮孩子梦想
荣格 厚积薄发
百度商业模式“罪与罚”
荣格云商 聚焦农业互联
荣格宫心计
从《鸿门宴》《项羽之死》看项羽的罪与罚
荣格启航
洋奶粉的罪与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