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部件厂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2019-03-16 03:21王志文胡爽刘凯沈颖惠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6期
关键词:防护措施

王志文 胡爽 刘凯 沈颖惠

[摘要] 目的 识别并检测某汽车部件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效果,为该厂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建议,保障劳动者健康。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防护设施检查表等方法,结合职业健康体检资料,对该汽车部件厂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结果 该汽车部件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二氧化氮、硫酸、鹽酸、甲醛、乙二醇、二氧化硫、电焊烟尘、氢氧化钠、磷酸、噪声、高温、电焊弧光等,冲压、焊接岗噪声8 h等效声级为83.6~99.1 dB(A),合格率仅为8.3%,其余职业危害因素均检测合格。2018年职业健康体检出3名噪声相关职业禁忌证人员。结论 该厂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为较重,冲压车间与焊接车间噪声超标严重,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加强防护措施、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职业卫生规章制度、保护工人健康。

[关键词] 汽车部件;现状评价;防护措施;职业卫生危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12(c)-0141-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and detect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in an auto parts factory,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and propose effective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the factory to protect the health of workers. Methods Occupational health field survey,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 factor detection, occupational disease protection facility checklist and other methods were combined with occupational health 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to evaluate the status of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is auto parts factory. Results Occupational hazards in this auto parts factory include nitrogen dioxide, sulfuric acid, hydrochloric acid, formaldehyde, ethylene glycol, sulfur dioxide, welding fume, sodium hydroxide, phosphoric acid, noise, high temperature, welding arc noise, etc., stamping, welding noise 8h, etc. the effective sound level was 83.6 to 99.1 dB (A), and the pass rate was only 8.3%. The remaining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have passed the test. In 2018, three noise-related 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 officers were detected in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s. Conclusion The plant's occupational hazard risk is classified as heavy, and the noise levels in the stamping and welding workshops are serious. It should be used as the key control point for occupational hazards, strengthen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and strictly implement various occupational health regulations to protect workers' health.

[Key words] Automotive components; Status quo evaluation; Protective measures; Occupational health hazards

近年来,整车消费市场与服务维修市场发展迅猛,快速发展的新兴汽车市场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1-5]。该次调查的汽车部件厂目前员工约620人,主要生产悬架、连杆类汽车零部件,年产量约100万套。涉及冲压、焊接、涂装等多个工艺流程,职业危害因素复杂。为进一步明确该厂的职业危害因素,加强防护措施,保障工人健康,根据《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规,对该企业进行了职业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现状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评价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采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结合该企业提供的资料与现场调查检测,对用人单位进行现状评价。

1.2  评价内容

对该汽车部件厂生产车间及辅助用室的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调查检测,判断工人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情况,并对该厂采取的职业病防护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措施进行评价与提出建议[6-9]。

1.3  评价方法

根据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的特點,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并通过检查表分析法、风险评估分析法等进行调查评价[10-15]。

2  结果

2.1  生产工艺

原材料主要为钢板,经冲压、焊接组装、涂装完成生产。其中冲压工艺包括卷料的开卷、落料和零件的冲压各工序;焊接组装工艺首先将构件主体焊接成型,然后与构件相结合的小型部件进行焊接总成;涂装主要包括前处理和电泳两大部分,涂装前处理包括预水洗、脱脂、表面调整、磷化等工序,随后进入电泳工艺,包括电泳涂装、喷淋水洗、浸泡水洗和再次喷淋水洗、喷淋超滤(UF)水洗和热风烘干等。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分析,该汽车部件厂正常生产环境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危害因素分布情况见表1。

2.3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3.1 物理因素  对工作场所焊接线与等离子焊作业处8个岗位的电焊弧光检测结果为Eeff(有效辐照度)0.09~0.11 μW/cm2,限值为0.24 μW/cm2。同时于夏季高温期间连续3 d对工作场所涂装作业位的WBGT(湿球黑球温度)指数进行检测,结果分别为26.9、28.0和27.9℃,涂装工采用巡检的作业方式,接触时间率为25%,WBGT指数限值为31℃。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地限值要求。

对工作场所8个冲压岗位(产生噪声的主要工艺)、4个焊接岗位的噪声强度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除一个焊接岗位符合要求外,其余均不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中的限值要求见表2,超标率为91.7%。

2.3.2 化学因素  对工作场所电焊烟尘、二氧化氮、硫酸、二氧化硫、磷酸、乙二醇、盐酸、氢氧化钠、甲醛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均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的限值要求。其中电焊烟尘CTWA为0.66~1.83 mg/m3,限值4 mg/m3,EL为0.20~0.83,限值为2,其余有害因素见表3。

2.4  职业病防护措施与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2.4.1 防尘防毒措施  焊装车间选用低尘低毒的原材料,车间内局部通风与全面通风相结合,设置有排风罩、净化除尘器、机械送风系统等,换气次数6次/h。涂装车间与危化品仓库设置若干排气扇,保证换气次数为12次/h。

2.4.2 防噪声措施  部分冲压焊接设备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人采用程序控制方式作业,减少接触。厂内选用噪声、振动较小的设备,点焊机排气孔安装有消声器,部分冲压机组设置基础减振、垫泡沫板、设减振沟。高、低噪声区域分开布置,并用隔声帘分离。

2.4.3 其他防护措施  组立焊接机器人均采用自动化防护遮板。各车间内均设有风冷冷水机组与局部通风系统,办公与部分生产区域使用分体式空调。企业员工根据需要配备有防噪耳塞/耳罩、白线/皮手套、护腕套、防尘口罩、防电焊弧光面罩、工作服等个人防护设施,并定期更换。

2.4.4 应急救援设施  企业制订有《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明确了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响应程序等;危化品仓库配备冲淋洗眼装置,并贴有指示标识;生产车间有足够的应急救援通道、灭火器/消火栓、应急救援药箱/器材和通讯报警设备等;企业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习。

2.5  职业健康监护与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2.5.1 职业健康监护  该企业制定有职业健康监护制度,职工定期(至少1次/年)体检并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对体检中发现有职业禁忌证或有从事与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员工调离原作业岗位,并妥善安置。该企业2018年体检318人,受检率74.6%,复查10人均为噪声接触岗位,发现职业禁忌证3人。

2.5.2 职业卫生管理  该企业设置了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由专职人员负责,建立了职业卫生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有职业卫生工作计划、应急救援预案等,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基本符合要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①该危害因素有:二氧化氮、硫酸、盐酸、甲醛、乙二醇、二氧化硫、电焊烟尘、氢氧化钠、磷酸、噪声、高温、电焊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弧光等,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为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②除冲压、焊接岗共12个噪声检测点,其8 h等效声级有11个超出限值外(超标率91.7%)外,其余有害因素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③冲压车间选用自动生产线,设备自带隔声罩,设备基础采取隔振措施,且配备相关警示标识;④冲压车间与焊接车间中间设有隔声帘,但效果不佳,隔声设施不完善,且分区不合理,噪声源不易隔绝;⑤个人防护用品配备齐全,但仍应加强防噪耳塞等降噪用品的配备及佩戴教育。

3.2  建议

①加强员工离岗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完善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档案;②增加车间机械通风设施并定期检修、加强排风设施的风机功率、降低抽风罩高度,并将抽风罩改造为侧吸式;③优先使用小噪声设备,对大噪声设备增加带阻尼层、吸声层的隔声罩,安装消声器,减振器等,厂房内装饰吸声材料;④涂装车间增设不断水的冲淋洗眼装置并定期维护,危化品仓库报警装置定期校正测试;⑤噪声超标岗位必须佩戴耳塞,个人防护用品加强正确佩戴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江涛,吴虎君.我国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现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7):23.

[2]  肖靖,周明智,李雪涛.湖北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8,32(3):64-68.

[3]  贾刚.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J].汽车工程师,2017(6):11-13.

[4]  盛苗苗.国内中小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发展现状研究[J].汽车与配件,2017(29):52-54.

[5]  孫磊.汽车零部件强,中国汽车才能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深度解读[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10):13-15.

[6]  叶燕.职业卫生检测质量控制方法分析[J].化工管理,2017(8):29-30.

[7]  杨皓楠.关于职业卫生服务中的职业卫生检测作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1):40-45.

[8]  侯芳.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方法探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29):216.

[9]  卢耀勤,刘继文.我国职业卫生现状[J].职业与健康,2019,35(10):1437-1440.

[10]  王天娇.小议职业卫生监管[J].中国科技投资,2018(7):295.

[11]  董昌.规范职业卫生警示告知提高劳动者职业卫生意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3161.

[12]  付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4):4168.

[13]  周鉴.职业卫生与职业健康辨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8,45(4):508-510.

[14]  葛静怡.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实践浅思[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3):198.

[15]  赵娜.浅议职业卫生与安全生产、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护[J].现代企业文化,2019(1):128.

(收稿日期:2019-09-22)

猜你喜欢
防护措施
校园网安全隐患及其防护措施研究
压力容器的疲劳损伤与防护措施
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新栽绿化苗木越冬防护措施探索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刍议短波发射机维护中的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