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骨髓瘤应用核医学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9-03-17 15:46宋宝钢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核医学浆细胞骨髓瘤

宋宝钢

山东省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山东 淄博 255213

浆细胞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浆细胞。因此浆细胞骨髓瘤可以归到B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范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归为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称为浆细胞骨髓瘤。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非常少数的浆细胞骨髓瘤发病患者是不产生M蛋白的未分泌型MM[1]。近几年来浆细胞骨髓瘤(MM)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从一定程度上看临床发生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在诊断浆细胞骨髓瘤发病时,却很容易出现漏诊与错诊情况[2]。本次研究探究了核医学影像诊断浆细胞骨髓瘤的临床价值,以此提出对浆细胞骨髓瘤的治疗建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数据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在 2017年1月- 2019年6月期间,针对于医院诊治的浆细胞骨髓瘤患者进行研究。将选取的全组研究对象分别两组,一组是观察组(60例),另一组是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为31例,女性为29例,年龄在55-79岁,平均年龄是(64.71±3.56)岁。对照组男性为32例,女性为28例,年龄在54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64.15±3.12)岁。数据对比无差异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针对于对照组,使用的是X射线依照相关操作形式,在常规性的检察中,观察并分析最终的检察结果[3]。观察组使用的是核医学影像诊断的方式,需要先对患者进行18F-FDG的注射,其次注射之后利用核医学影像系统在2-4小时间对结果进行检查[4]。使用的浆细胞骨髓瘤诊断方式是后位或前位全身骨显像检查。

1.3 评价指标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敏感性与精确度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研究,实现对应的数据处理,剂量单位使用的是(Mean±SD),检验使用的是t,在χ2基础上,实现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使用核医学技术的观察组患者其诊断的准确度为100%、灵敏度为93.33%,而应用X线检查的对照组患者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0%和80%,数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特异性比较,核医学观察组为80%,明显低于X线检查的对照组90%,数据同样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核医学主要通过放射性显像剂123I、131I显示骨髓肿瘤摄取能力、有机化能力,判定肿瘤的部位及范围大小。在实际的临床实践中,浆细胞骨髓瘤发病的进程产异性较大,并且变化较快,从发病开始到死亡,可能不到一个月时间,即使对于部分浆细胞骨髓瘤发病患者,如果进展顺利也不会超过10年生存周期[5]。因此,临床上准确诊断浆细胞骨髓瘤发病的结果,不仅有助于早期浆细胞骨髓瘤发病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也很有帮助。诊断方式上,X射线作为比较传统性的一种,诊断浆细胞骨髓瘤的发病准确性更强,相比于MRI、CT新兴的诊断方式来说灵敏度较高[6]。临床上如果使用X射线诊断浆细胞骨髓瘤的发病,数量及质量原因会显得很多不足。而核医学影像诊断浆细胞骨髓瘤发病,优势显得更为明显,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可以提前作出准确的诊断,也可以从整体上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分组结果显示,使用核医学技术的观察组患者其诊断的准确度为100%、灵敏度为93.33%,而应用X线检查的对照组患者其准确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0%和80%,数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特异性比较,核医学观察组为80%,明显低于X线检查的对照组90%,数据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以上数据对比可以得出结论核医学技术的主要优势是:可以从整体角度对浆细胞骨髓瘤发病的患者进行X线检查诊断,同时可以根据浆细胞骨髓瘤发病的不同类型确定患者不同的阶段,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

综上所述,在诊断浆细胞骨髓瘤中,相比于MRI、CT、X线等诊断方式核医学影像诊断不仅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精确性,整体性也较好,可以根据发病的不同类型确定患者不同的阶段,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核医学浆细胞骨髓瘤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全国核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浆细胞唇炎1例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