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17 14:53高飞燕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12期
关键词:玻璃建筑艺术

高飞燕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重庆402260)

0 引言

建筑艺术属于立体艺术形式的一种,是借助建筑的结构造型、空间组织、立面形式、平面布置、形体、群体组织,从建筑的空间感、质感、色彩、尺度、比例和构图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处理家具陈设、庭院、花纹、雕刻、绘画、装饰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艺术。近年来,玻璃得到建筑领域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故研究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当前建筑艺术的概况

人类出现以前,世界万物都存在于大自然中。人类出现以后,通过挖掘洞穴、搭建窝棚来栖身,这是最初的人类建筑。通过长期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建筑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超出最初的居住需要。客观来讲,建筑艺术有着多种类型,根据功能划分,可将其分为宗教建筑、陵墓建筑、纪念建筑、园林建筑、文化建筑、生产建筑、住宅建筑等。根据材料划分,可将其分为钢木建筑、钢筋水泥建筑、砖石建筑、木结构建筑等。根据风格划分,可将其分为俄罗斯式、英吉利式、意大利式、伊斯兰式、日本式、中国式建筑等。根据时代划分,可将其分为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哥特式、古罗马式、古希腊式建筑等。

建筑艺术具备多种功能,可以反映经济基础、精神面貌与社会生活,各时代的建筑艺术与其生活习俗、民族文化、地理气候、历史存在等紧密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被施工技术、建筑结构、施工材料所制约。由于文化差异,中西方建筑的发展、布局、材料等存在很大不同。在西方,保留的建筑大多是哥特式教堂、伊斯兰建筑、希腊神殿等神灵供养的庙堂,而国内保留的大多是宫殿式建筑,也就是历代君主的居住场所。当玻璃出现以后,建筑行业及从业人员开始将其引入建筑设计中,通过玻璃的应用,使建筑艺术不断丰富。

2 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

在建筑艺术中应用玻璃时,需遵循3个基本思想:[1]注重文化环境、建筑物间的一致性与紧密性 应用玻璃的过程中,建筑是其承载对象,设计人员必须与施工人员做好必要沟通,从而让玻璃与建筑主题相符;[2]维护创作风格、艺术语言的独特性与继承性 应用玻璃的独特表现力主要通过玻璃艺术的独特语言进行区分和定义,这要求建筑的科技、材料、工艺都应坚持以玻璃为核心的创作特征,使玻璃艺术得到拓展和丰富,赋予其长久生命力;[3]抓住心灵层次、安装结构的感知性与科学性 玻璃建筑艺术草图能否成为真正的玻璃建筑作品,关键在于创作经验、控制能力、科学演算与安全重视程度,这样才可以把玻璃建筑的艺术魅力更好地展示给大众,使视觉感知能够有效变成心理感受,让建筑艺术空间既是实体形态的空间,又是深层次的心理空间,实现设计人员与大众的思维沟通。

3 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设计过程

3.1 选取场景和实地考察

运用玻璃开展建筑艺术创作前,需有一个虚拟或是实体建筑空间场景来进行艺术设计,该公共空间或建筑场景通常由委托方提供,有时也可以由设计人员自主选择展开建筑艺术创作。设计人员进行备选建筑场景的考察、调研与测算是将玻璃应用到公共艺术思维形态和对多元创作方向加以引导的有效路径。在理解环境的概念时,不可简单将其认作建筑自身的结构特征和结构环境,这只是其中一个考察方向,同时建筑设计的风格、当地历史人文环境特征等也是重要的考察目标。一旦玻璃的设计环境和设计主题出现大量矛盾、冲突,就会让玻璃设计获得更多选择,这时艺术人员可筛选大量信息,尽可能将符合建筑艺术文化的逻辑魅力展现出来,凸显个人的建筑艺术风格。

3.2 草图方案和文本报告

在选取场景和实地考察以后,需要进行汇总,并将后续研究设计内容详细地记录于文本报告,除了案例说明、平面图纸、尺寸、照片等文本框架,重点在于将建筑艺术文化语境下玻璃设计灵感的适应性体现出来,用足够的说服力来明确玻璃设计的方向和概念。设计人员需要以科学论证为基础,提出玻璃在建筑艺术中新型设计概念,然后对此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使其变成初步方案,从而在完成考察建筑场所、结束论证阶段以后,将玻璃设计图纸直观、完整、初步地呈现出来。

3.3 确定方案和辩论研讨

研讨、论证过程其实存在于玻璃设计的各个阶段,这既是设计人员的自我完善和反思,又是设计团队的协作和讨论,更是设计方和需求方的相互衔接、调和。良好的玻璃设计方案通常会在大量否定论证中不断进步和发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取最合适的方案,指出对其完善的意见,然后完成图纸,制作等比缩小的玻璃样品,以样品与图纸为依据,在建筑艺术中放大并开展工程施工。

3.4 社会反馈和工程施工

进行建筑艺术应用玻璃的工程报价,让施工图纸顺利完成,签订工程的合约。建筑艺术工程施工时,设计人员主要站在监理的角度上,对整个作品的细节处理和风貌外观进行控制,制作期间还要拍摄大量样片以进行宣传和留存。客观来讲,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处于建筑艺术的创作语境下,还应在参与建筑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收集人们对建筑艺术作品的各种反馈和评价,这是了解建筑艺术创作社会体验度、社会接受度的直接途径,有利于设计人员的自我完善、突破与创新。由此不难看出,设计人员对建筑艺术作品的社会公众效应进行深入了解,有利于其自我剖析,并获得玻璃应用到建筑艺术的现实依据。

4 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拓展

不论玻璃应用于建筑艺术的形式得到何种突破,作为公共空间、建筑空间艺术表现形态的一种,玻璃的应用必须坚持个性化和公众性的统一、建筑艺术的拓展和传承、美和善的歌颂与传递。其中,建筑艺术具有的独特语言魅力是玻璃这个经典艺术表现手段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主要区别,具有极高的建筑美学价值。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和发展需要不断地弘扬自身表现优势、发扬自身表现特点,使其审美和文化在现代化的建筑艺术创作语境下扎根,使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向前推进。

4.1 应用渠道的拓展

玻璃在当代建筑艺术中的应用除了常见的窗户、墙壁装饰以外,也在其他渠道得到全面拓展,具体表现如下:[1]对于室外建筑空间的院台庭池、广场景观与地板装饰等,设计人员通常会通过对玻璃的娴熟应用来展现建筑艺术个性和装饰魅力;[2]对于室内建筑空间的应用,可以通过玻璃进行室内空间的分解,开展隔断式设计,然后对建筑的艺术性、功能性进行调和,体现出建筑艺术所具备的发展性。设计吊顶空间时,经常会将玻璃引入其中,用卯合或悬挂等多种途径形成建筑艺术作品。玻璃马赛克可拼贴于立体底模,这一充满意蕴的方式适用于门廊、玄厅、水池等建筑设计。由此不难看出,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因其功利性不断朝着审美性方向发展,比如门框台阶、吊顶灯具、楼梯扶手与楼梯界面等,可让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更具活力。

4.2 应用价值的体现

玻璃在建筑艺术中应用的核心价值不但体现于独特的表现魅力,还体现在玻璃可利用光线来改变、装饰建筑空间,借助色彩来完善并塑造现实场景,牵动人们内心。与此同时,在长期的艺术形态发展中,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出现大量变体,大部分变体都是进步和积极的,代表着从建筑艺术实践经验中获取的思想观念突破。例如,中国美术学院玻璃工作室是对建筑艺术应用玻璃进行研究的机构,通过专业引导,该工作室开展了玻璃在建筑艺术中应用的大量工程实践。在工作室的北门,有一个名为“哭泣的马”的玻璃壁画,科研组用彩绘形式开展玻璃创作的探索,突破了线形单一、指定题材、传统的设计模式,用建筑艺术意识形态来推动玻璃应用,创作过程是衡量建筑艺术完整度的主要标准,人们的批判性和参与性是构成建筑艺术的主旋律,设计人员将观众和自身同时放到创作场景中,让生活和建筑艺术的关系更近,通过玻璃将建筑空间的生趣、活力有效展示出来。

在很多酒店、商场的大堂空间,玻璃被应用到吊顶和壁挂装饰的设计中,并巧妙利用了玻璃的艺术形式。例如,上海绿地万豪酒店大厅就充分实现了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通过装置概念来推广玻璃艺术。可见,玻璃的应用不再是平面性的单一化表述,而是向着结构主义、立体主义的模式不断发展,这样的多维度发展路径是建筑艺术中的玻璃应用模式走向立体、打破单一、突破平面的重要革新。

5 结语

研究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人员应对当前建筑艺术的概况进行全面了解,把握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运用思想,通过选取场景,实地考察,制定草图方案和文本报告,确定方案辩论研讨,收集社会反馈和工程施工来对玻璃进行建筑艺术设计,拓宽玻璃在建筑艺术中的应用渠道,体现玻璃的应用价值,从而对其充分应用,推动建筑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玻璃建筑艺术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