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宜兴果树产业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9-03-17 21:29程建芬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年5期
关键词:宜兴市鲜果果业

程建芬

(江苏省宜兴市茶果指导站,214200)

蒋建新

(宜兴市新街街道农服中心)

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沪宁杭几何中心,是苏南地区面积最大的农业市(县),总面积1996.6平方千米,素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称。多年来,宜兴市果树生产紧紧围绕“果园美、果业强、果农富”的总体目标,以适栽良种为前提,以现代栽培为基础,以先进技术为保障,稳定果树面积,调优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效益。2017年全市果树种植面积10.1万亩,其中水果面积5.5万亩,干果面积4.6万亩,果品总产量2.98万吨,实现产值2.17亿元,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发展现状

1.1 良种覆盖逐步提高

近年来,宜兴市先后引进、筛选和培育了多个适宜优良品种,重点发展翠冠、苏翠一号等早熟梨,新白花、良姬、湖景等水蜜桃品种,早红宝石、中油系列等油桃,夏黑、阳光玫瑰、魏可、蓝宝石等优质葡萄,荸荠种、东魁等杨梅和红颊、章姬、宁玉等优质草莓。同时,随着农业设施栽培模式的不断推广,一些新稀高档应时鲜果在宜兴市也处于引进发展阶段,如樱桃、蓝莓、火龙果、红心猕猴桃等。据统计,2017年全市水果优良品种占水果总面积的90%以上。

1.2 品种结构日趋优化

宜兴市地处中亚热带北缘过渡地区,属温带落叶果树带,果树品种资源丰富。近年来,宜兴市果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以梨、葡萄、桃、杨梅为主,草莓、柑橘、樱桃、枣、杏等为辅的应时鲜果生产格局。同时,随着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推广,樱桃、蓝莓、火龙果、爱媛系列柑橘等时令小杂果发展加快,逐步成为了宜兴特色果品,有较好的产业化发展条件。而板栗、青梅等传统果树生产效益偏低,生产规模有所降低,主要以山区乡镇种植为主。

1.3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多年来,宜兴市果业注重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和品牌创建,积极引进果树新品种,大力推广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配方施肥、设施栽培、限根栽培等生产实用技术,倡导使用杀虫灯、粘虫色板、性诱剂、防鸟网等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放《果树农事》简报、播放“宜兴农林”技术视频、建立生产管理标准等方式,确保了果品质量安全。目前,全市果品有17个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通过认证。

1.4 优质优价逐渐显现

部分规模果企在注重基地建设和产品质量的同时,还加强品牌创建和采后管理,推广普及果品预冷、人工分级、纸箱包装等技术,生产的果品在本市及周边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甚至销至周边大城市,如油桃、枇杷、杏等鲜果市场价格都在15元/千克以上,草莓、樱桃、猕猴桃等鲜果市场价格一般在50元/千克以上。一些通过促成栽培引进新奇早熟果品由于开采早、品质好,鲜果售价可达100元/千克,优质果品的价值得到体现。相反,一些小规模、无品牌、提篮小卖的果品却出现价格走低、效益差,面临行业淘汰的局面。

1.5 品牌效益日益凸显

近年来,宜兴市积极组织果品企业参加优质水果的展示、展销、推介等活动,努力打造宜兴果品知名品牌。在2017年举办的第九届江苏省“神园”杯优质水果评比活动中,宜兴市选送的14个果样取得了6金4银的好成绩,有力提高了宜兴果品的知名度。同时,一些果企也从自身发展出发,积极创建企业品牌,涌现出了颖丰、韩珠、蜜湖、分水、阳羡湖、丽云、龙欣、老潘等果品品牌,打造了一批地方精品果园,早在2008年,宜兴市分水果林场的“蜜湖”梨就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水果品牌。

1.6 销售方式日益优化

一是果品生产企业利用地处旅游景区优势,因地制宜,开展自采自摘、果园生态旅游,将果品销售与旅游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吸引了大批游客进园采摘果品,这些应时鲜果的售价都在20~60元/千克,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二是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果树认养,满足人们追求鲜活农产品和体验田园生活的消费需求,在增加果园收入的同时,也扩大了自身品牌的宣传。三是开展电商营销,通过微信、淘宝等平台,创新销售模式,实现互联网+果业的融合发展。

2 存在问题

2.1 果农素质相对偏低,管理技术欠缺规范

宜兴市果农老龄化日趋严重,绝大多数在45岁以上,劳动力质量整体偏低,大部分果农难以摆脱传统思想枷锁,不易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管理耕作模式较为粗放,生产方式相对保守,加上服务于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影响了先进农技的推广普及。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固守传统果园管理方式,导致同一品种的水果缺乏规范的技术流程和产品标准,果品品质差异较大,不利于果品统一销售和果企做大、做强。

2.2 集约经营程度较低,新型主体带动性弱

宜兴市果业生产仍以分散经营为主,果树规模单一树种在50亩以上的生产单位和企业寥寥可数,生产规模偏小,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较低。此外,果品发展简单的重复较多,高水平建设项目少,果业龙头企业较少,示范带动性不强,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格局难以参与果品大市场的竞争。

2.3 融合发展程度较低,品牌溢价效应不高

目前,宜兴市果树种植基地功能相对单一,大多数果品生产企业均以单一的卖果品为目的,没有利用好宜兴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将果业与旅游业、休闲观光农业、深加工等较好地融合,以延伸果业产业链,提升果品附加值。同时,果品大多数品牌偏小,知名品牌较少,品牌创建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 发展对策

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推进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计划,稳定面积,优化结构,强化标准,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积极发展应时鲜果,提升大宗水果发展水平;发展现代生态标准果园,拓展生态休闲观光功能。坚持优质、高效、生态、旅游、创汇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把宜兴市果业建设成为立足本地消费为主的应时鲜果产业、通过贮藏加工出口创汇产业、生态保护旅游观光产业等,提高果业的综合效益。

3.1 创建标准园,实现规范生产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发展要求,推进标准果园建设,依托标准园促进果品规范化生产。

3.2 培育龙头企业,推行规模经营

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果品的产业化水平,做大做强一批果品企业。

3.3 实施品牌战略,开展品牌营销

加强品牌建设,组织参加优质水果展示、展销、评比等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使全市果品品牌数量、品牌档次得到明显提升,打造一批特色产品和加工出口产品,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4 融合发展产业,提升价值内涵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特色果品产业为依托,将传统农耕逐步过渡到现代观光农业、农事体验等附加值高的休闲农业,延长产业链条,放大特色果品产业综合效应。

猜你喜欢
宜兴市鲜果果业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点赞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鲜果与健康领域结合的应用探究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宜兴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鲜果出远门得用新招儿
发挥近郊优势 增加科技投入 促进红山区果业发展
新疆天昆百果果业股份有限公司
忻府区果业发展简述
不同保鲜剂处理软枣猕猴桃鲜果SOD活性变化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