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2019-03-18 12:17陈忠玉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农民

陈忠玉

(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 430000)

引言:

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研究是由中国首先发表出来的,因此属于中国的独创,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和特征的,也是最新的一个治国理政策略。本文主要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

1 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不足

1.1 投入结构失衡

人们越来越重视农业经济发展,不断加大了相关的投入,但是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质量的重视,这样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高,影响了市场的正常销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仅仅局限于吃得饱穿得暖,而是更要求吃得健康。但是对于健康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所以要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突破其发展面临的困难,要优化资源的配置,注重质量相关的投入,提高所生产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1.2 生产成本过高

由于人们大量投入农业生产,使得投入资本很高,再加上近几年劳动力成本和地租成本都有了一定的上涨,比如,棉花和石油的成本都增长了10%以上,而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生产成本,每一种都远远高于美国相关农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使得中国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劣势。

1.3 资源透支利用

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对土地过度开垦,对林木过度砍伐,导致重金属污染土地,使得肥料的利用率大大下降,农药利用率大大下降,而全国大多数江河湖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很多土地都不能用于种植,大大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成本越来越重。

2 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为了加快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必须要掌握正确的方向,了解中国特色的农业结构,充分分析内部所存在的诸多矛盾,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2.1 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由于农村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特殊,因此,在教育方面的发展就比较困难,很多人们对于科技文化的发展都属于很基础的阶段,因此加强和培育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前的农业发展中,人们往往只需要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就可以了,而现阶段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要想达到相应的目标,就得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2.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物质基础

由于推广农业发展的力度加大,因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该得以加强,不然基础追不上发展,使得根基不稳定,那么农业生产过程必然会受到阻碍。因此就应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够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2.3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

中国虽然是地广的大国,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土地分布非常不均匀,使得农业发展前景受限,想要集中耕种,难度比较大。但随着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并且不断完善改革自身政策,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策略可以有效的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就算进行了改革,中国农业仍然和西方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相差甚远,因此国家就要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民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特别是对于那些偏远地区,以及土地贫乏的地区应该给予更多的农业补贴,加强农民的投入,有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足进行研究,分析了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投入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透支利用这三大不足,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创新农产品价格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农业供给侧结构进行改革,可以有效的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