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2019-03-18 12:17张俊莹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多菌灵杀菌食用菌

张俊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黑龙江大庆 163319)

食用菌生产行业是一种新兴产业,近几年已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使食用菌生产行业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要对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可以紧跟市场的发展要求。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各个行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为了食用菌生产行业能够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我国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是必然的趋势。

1 我国食用菌栽培发展历史

我们平常吃的木耳、蘑菇、香菇等都属于食用菌,我国不仅是最早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的国家,而且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我国最早栽培的食用菌是木耳,大约是在公元六百年,其次是金针菇,大约是公元八百年,因此可以说我国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发展。随着我国人民对食用菌的不断研究,香菇大约在1150年于浙江进行栽培,草菇栽培大约是在二百多年前的广东南华寺,我国虽然对食用菌的研究比较早,但是由于我国的闭关锁国,导致先进的科学技术没有被应用食用菌栽培中。直到我国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法国引进了菌砖才进行了科学栽培,随着我国食用菌栽培研究人员的不断钻研,不断创新,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既科学又完善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尤其是在营养价值高的野生食用菌栽培方面。

2 食用菌的育种

食用菌常用的育种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有人工选育、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以及脱毒育种。人工选育主要是指采用人工的方法选择优秀的品种,该育种方法不仅是其他育种方法的基础,而且也是选择优秀品种的主要方法。杂交育种主要是利用食用菌产生的性孢子进行杂交,杂交之后选择具备双亲优良性状的子代。杂交育种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育种方法,杏鲍菇、金针菇以及香菇等都是利用杂交育种进行生产的。诱变育种主要是利用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对食用菌的细胞群体进行处理,常用的物理技术有紫外线、X射线等,常用的化学试剂有氯芥等。在处理过程中细胞群体中的遗传物质会发生变化,然后在遗传物质发生变化的细胞中选择性状优良的菌株。基因工程育种主要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性状优良的菌株的遗传物质的DNA和载体的DNA结合起来,然后将重组的DNA转移到宿主细胞当中,最后这些具有优良性状的外源DNA就会在宿主细胞内表达,从而就得到了具有优良性状的菌株。脱毒技术主要是指将植物的茎尖生长尖端组织进行分离,并且将分离出来的组织进行单独培养,最终获得脱离原体病毒的菌株。

3 食用菌栽培料的选择

食用菌常用的栽培料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工农业废料和栽培食用菌的下脚废料。合理地配置工农业废料不仅可以为食用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还可以节省成本,从而为种植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利用栽培食用菌的下脚料也可以提供食用菌的栽培料,种植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食用菌合理地搭配下脚料。

4 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

对食用菌栽培料进行灭菌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为食用菌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防止病菌进入食用菌体内,常用的灭菌技术有热力灭菌和扮药灭菌两种方法。热力灭菌是指利用高温对菌体的蛋白质结构进行破坏,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根据在灭菌过程中采用的仪器不一样,所需要的外部条件不同,又可以将热力灭菌分为高压蒸汽灭菌、常压灭菌、发酵杀菌等方法。扮药灭菌是一种利用化学药品进行灭菌的方法,比如可以在食用菌培养料中加入百分之零点一的多菌灵就可以达到杀菌的目的。多菌灵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杀菌化学药品,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必要要控制好量,如果加入多菌灵的量比较大,那么将会食用菌的正常生长,从而给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弥补多菌灵的不足,克霉灵也被应用于食用菌的杀菌过程中,克霉灵和多菌灵相比,克霉灵不仅具有更好的杀菌效果,并且可以对绿霉菌进行预防,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操作,防止了用量过多的现象。近几年,一些新型的杀菌药品被应用到食用菌栽培料的杀菌过程中,比如氧化氢脲水溶液不仅可以对食用菌栽培料进行杀毒,而且降低栽培料中的微生物数量,另外在在配制栽培料的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加入2%左右的生石灰,不仅可以杀菌,还可以保证栽培料的酸碱平衡。

5 食用菌的接种

在食用菌接种之前,首先要建设科学合理的接种室,接种室内不仅需要具备紫外线灯、温度和湿度适宜,大小不能超过9m2,高不能超过两米,而且需要具备工作台、各种接种工具,酒精灯等,另外,工作人员在进入接种室之前需要穿上工作服,换上鞋套。由于食用菌的接种需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因此需要对接种室进行消毒,目前我国常用的室内消毒试剂是甲醛,但是甲醛不仅会给人体造成伤害,而且会污染环境。因此甲醛不能应用于接种室消毒。目前,紫外线杀毒常用于接种室消毒,这种消毒方法不仅效果明显,而且不会污染环境。常用的接种技术有气雾剂烟熏法和甲醛加高锰酸钾消毒法,为了使得接种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接种人员不仅需要在接种过程中合理地设计和使用接种箱,而且需要规范自身的行为,按照接种规范和原则进行工作。

6 食用菌的栽培

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就是选择合适的栽培场地和选择合理的栽培模式。栽培场地会直接影响到食用菌的生长,因此应该对食用菌栽培场地的选择引起重视。栽培场地应该远离污染,邻近水源,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如果天气比较热时,应该选择林地或者阴凉地作为栽培场地,如果天气比较冷时,应该选择向阳地作为栽培场地。常用的栽培模式有两种,分别是仿野生栽培和液体菌种栽培,仿野生栽培是利用工农业废料制作培养基,然后利用接种的方法,培养出大量菌丝体,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食用菌的不同种类采用不用的播种方式。液体菌种栽培是在生物发酵罐中利用液体培养基,并且通过深层培养技术对菌种进行培养。液体栽培技术缩短了食用菌的生长周期,提高了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而且操作简单,更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食用菌栽培成为了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食用菌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从而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多菌灵杀菌食用菌
果汁饮料如何杀菌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农药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效能研究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浙贝母中多菌灵残留量测定及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
食品工厂的洗净杀菌
物理杀菌装置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