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

2019-03-18 12:17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机柜电气工程电气

张 波

(南京市嘉隆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 211100)

引言

电气工程自动化实现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升级,解放了人工劳力强度。在多年发展中,电气自动化在社会生产中广泛应用,提高了自动化作业的效率、精度、质量。电气自动化本质上是一种重复、反复、固定的操作形式,也就是按照自动操控逻辑实现流水线作业,并不能像人脑一样自主判断,特别是对于电气系统中的瞬变问题,如线路短路导致电流突然增加等,提升了电气工程运行危险系数。而智能化技术是一项模仿人脑神经元的一项技术,具备一定的自主判断力,可以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朝向电气工程智能化发展,实现电气工程领域的再一次升级。

1 智能化技术相关阐述

智能化技术是指利用网络技术、物联网、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通过逻辑运算方法来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如无人驾驶就是智能化技术的衍生品,其主要应用了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更好地满足用户出行要求。无人驾驶车辆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需要被人操作驾驶,而是自主能动操控。[1]

智能化技术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想要实现智能化操作,必须要有相关的智能技术作为支撑。如借助AI操作逻辑,让自动化系统操作更加统一、规范,终端系统可以根据标准程序作出自主判断,不会受到人为因素、客观因素影响,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运行效能和安全,还可以借助大数据信息分析出问题出现的原因。虽然,我国智能化技术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但在实际应用中已经发挥除了很大的价值。

2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

2.1 电气故障智能诊断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智能化技术,需要构建智能终端,整个终端涉及理论多,结构复杂,融合了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大数据等,可以自主判定电气工程运行状况。模糊系统融合大数据可以分析电气运行故障类别、严重度,将故障类别和严重度上传给专家系统可以自动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于变压器、发电机等敏感性设备,可以更好的起到保护作用。任何故障都有表现形式,只是很多故障表现肉眼无法观测,但智能系统可以分析这些故障信息,并快速定位故障点,向用户推动故障信息。如变压器运行故障,智能系统检测出变压器故障后会立即打开保护开关,并向终端推送报警信息,包括故障部位、故障类型、故障程度、故障原因等。再如,如果整个自动操作系统被破坏,系统会出现错误的运行参数,此时智能终端可以直接进行调控,完成系统修复,并向终端推送故障调整信息,无需人员操作。

2.2 智能控制

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本质就是自动化管理,而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智能管理,特别是对于电气工程中的瞬变性问题,提高了故障检测的灵敏度。如电流、电压瞬变可以快速判定故障点、切断线路、推送信息。专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数据库,融合了各个行业的专家思想和解决方案,同时还具备学习功能,可以分类总结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完善电气工程智能化管理操作。电气工程中有很多的机柜,这些机柜作为电气终端,必须要保护其运行安全。[2]借助传感器实时获取电气工程运行信息,检测出超标的运行参数,并针对性提出防护措施。由于电气工程机柜多、线路多,一旦线路故障很难排查。而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故障电流定位故障线路,无需工作人员逐一排查,如果是短路、漏电等故障,系统会自动切断相应电路,保证整个电气工程系统运行安全。智能化系统可以全天作业,24h动态监控电气工程运行情况,实现动态化管理。

2.3 智能化操作

智能化技术实现了多种先进技术的集成,减少了系统冗余度,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丰富电气工程系统功能,实现智能化操控、远程指令操控、功能定时等,无需用户在终端操控,真正的实现无人值守。在智能操作上,可以避免自动化操作的批量错误问题,也就是一旦系统或动作出错,依然会按照编程流程进行操作。借助红外感应视觉系统,智能化操作可以定位产品位置,模仿人脑操作,即使在操作中因为机械磨损或损坏无法按照指定标准操作,则系统也会自主调整,保证最终操作精度。二次设备采用智能化控制手段,实现功能集成和动态管理,如果存在客观干扰,系统也可以智能屏蔽干扰电波,保证电气工程系统正常运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来说,有效利用智能化技术可以进一步丰富控制功能,如智能故障检测、智能操作、智能控制等,确保电气工程运行效益、安全,实现无人值守的目标。

猜你喜欢
机柜电气工程电气
八方电气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一种计算机联锁机柜工程图纸的自动化生成方法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在铁路信号室内机柜布置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