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2019-03-18 02:14王希龙
黑河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生物教学高中

王希龙

[摘要]当前,对人文精神越发重视,因而在高中教学中,特别是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十分有必要。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关注和尊重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这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渗透人文教育,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在思想上的认识,进而促进其全面发展。针对现阶段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人文教育来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满足教育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以教师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人文知识为主,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与自然、社会等方面存在的关系。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中,教师不仅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挖掘学科存在的教育价值,而且能够挖掘出其具有的人文教育价值。

一、高中生物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

1.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

在现阶段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因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其在实际教学中只注重学生在这门学科上的成绩是否提升,同时一些家长和学校在对学生评价时也是以学生成绩为主,对其进行检验。长期下去,自然就会忽略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物教学的发展,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对于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烦的情绪,而且影响教学效率。在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行素质教育。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必须注重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与学生人文教育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2.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在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众所周知,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等。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缺少一定的意识,具体来说,就是缺少相应的人文教育,使得企业在发展中只注重利益和财富。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注重人文教育的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更好地保障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3.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当今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因而其对全面性人才需求更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予以足够重视。特别是在生物教学中,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这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而且还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的竞争力,进而更好地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需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渗透人文教育,首先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公平对待学生。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关注学生的生物学习和身心健康,这样做能够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动力。

2.遵循情感性原则

人文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开展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在保持充足的耐心,通过自身对学生的关怀使学生发现和了解自身在生物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学生也要懂得尊重教师,做到尊师重教。

三、人文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在当前背景下,大多数高中学校开始在生物教学上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教学。高中生物教师应在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讲解的同时,对其进行人文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能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1.注重對相关生物概念内涵的挖掘,进而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第一,学会珍惜和关爱生命。随着近些年来一些负面新闻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生命教育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利用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案例,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生命奥秘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比如,在生物必修二教材中的第四章,《关注人类遗传病》这节课,教师可以着重给学生讲解生命起源的相关理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观察遗传病患者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教师可以选择比较适合的图片,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第二,懂得尊重生命存在的个性差异。众所周知,学生之间在学习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智力、兴趣以及气质上,这些差异的存在会使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上有所不同。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时,对学生的差异既要尊重,又要结合教学中的关于生命价值的内容来对学生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的奥秘。

2.引导学生感受生物学中的美学价值

对于美育,其在人文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对美学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在通常情况下,生物这门课程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大自然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相关生命体。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其中的美,并学会欣赏和创造,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比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相关的知识,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图画,使学生能有直观的感受。教学生物教材必修三中的《生态系统的稳态》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生命体所存在的美感。

另外,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还要能够提升学生对生命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其更好地体会生命的内在美。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DAN的结构时,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如何欣赏其中所蕴含的美感,而在DNA的复制上,教师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来进行复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制出现的差错率。

3.注重对生态知识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全球气候变暖、一些生物物种濒临灭绝以及土地沙漠化等问题的出现。针对这些现象,教师需要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态知识的讲解,有效提升学生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进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4.开发课外资源,做好人文资源的渗透

在高中阶段,生物教师不仅要注重课本教材中的资源,还要合理运用课外资源。这样做,能够更好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教师要争取为学生经常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能力,进而体现人文教育。至于开展何种课外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参观植物园或科技馆,在活动中,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对不同植物加以认识和了解,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生物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空闲时间里,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科教讲座节目,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科学家对生物研究的精神,进而使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不断努力。

总之,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增强学生在环境保护上的意识,通过多种方式,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既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又有利于学校在课程上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辉.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6,(14).

[2]马艳霞.谈人文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

[3]艾婉婷,邓灵福,祁超.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生物教学高中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