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9-03-18 02:14徐传福
黑河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小学生农村

徐传福

[摘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当前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堪忧,学生的阅读愿望不强,能读到的书少,读书的目标不明确。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促进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以方法为钥匙,打开学生阅读的心扉;以效果为目标,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总量作了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课文160篇(段)。由此可见,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当前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学生的阅读愿望不强,能读到的书少,读书目标不明确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一、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学生主动性的先导,有了这个引导线,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1.朗读引趣。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从小开始,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父母的熏陶。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为学生范读课文,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渐渐浓厚。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朗读,更能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班级微信群中,我发动家长利用晚饭后的时间带领孩子朗读,每天定时定量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2.活动生趣。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定期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朗读古诗大赛、小木桥手抄报展览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榜样示范。榜样能使学生产生无尽的向上动力。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伟人。如以笔为武器抨击旧社会的大文豪鲁迅,从小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的周总理,撰写《小桔灯》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作家冰心等。也可以在班级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产生阅读的兴趣。

4.推荐有趣的读物。如今,课外书种类繁多,包罗万象,并不都适合农村小学生阅读。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如引导学生选择封面印有“少儿读物”“名著”“童话”之类字样的书籍,这样的书籍都适合学生阅读。另外,也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组织学生把读过的课外书放到班级的图书角,课间学生可以随手拿起书来阅读,这样日积月累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以方法为钥匙,打开学生阅读的心扉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实践,但阅读实践不能盲目,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小学生模仿性强而不持久,兴趣易发生而很少专注,好动情感而缺乏意志,易于感知而难于抽象。他们并未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或形成耐久的读书习惯,即使到了高年级,已具备的阅读习惯也带有易变性。因此,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让方法成为阅读的钥匙,打开学生阅读的心扉。

1.让学生细读和浏览。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细读和浏览。细读一般都按“初步感知→重点分析→整体领会”这三个步骤进行,并适当进行圈点、批注等。针对农村小学生读书不用心、收获甚少的现状,我在班级专门设立了阅读共赏课,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细读。浏览是粗略的读书,即“随便翻翻”,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我紧密结合年级课本的内容和学习要求,引导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帮助他们深刻领会课本知识。

2.让学生阅读后会说。每天早会前,我都利用15分钟时间安排三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在课余时间汲取的语言材料,可以说一篇新闻、讲一件趣事、背一首古诗、读一些好词佳句等,变枯燥的阅读为有趣的活动。学生们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从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说话也逐渐妙语连珠。

3.让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想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平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应结合默读训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使学生能够“读有所思”,进而“读有所获”。比如,学习《沙漠里的“船”》一课,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想:骆驼身体的哪些特点使它成为沙漠里的“船”;学习《爷爷的压岁钱》,想一想爷爷对母鸡、土地和“我”的希望是什么;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学习《故乡的芦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通过想象画面、理解重点词含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各种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想象、概括、分析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的境界。

4.让学生记读书笔记。阅读如果只是单纯地去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在阅读法教学中,应要求学生从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下的创造性梳理过程。在指导阅读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应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善于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借助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每学一篇课文,教师都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相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进而变“让我读”为“我要读”,阅读习惯也会逐渐养成。

三、以效果为目标,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閱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从一年级开始就坚持训练学生将阅读与写话相结合。开始学生不知道写什么好,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后,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不但生活中注重观察、描写,也能模仿文章自己试着写,从最初写一句完整的话到后来写出完整的一段话,再到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学生们的知识面广了,语言丰富了,写作思维发展得快,作文质量好。

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布置了一篇想象作文,要求以“未来的生活”为中心,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描述一下未来生活中的某个场景,题目自拟。这节作文课上,同学们在《要是有了它……》口语课基础上拟出了许多题目,如《未来的一天》《未来的交通工具》《未来的课堂》等。作文交上来,几乎没有千篇一律的文章,学生们都围绕自拟的题目展开合理的想象,写出一篇篇优秀的想象作文。

至今,班里学生的日记、随笔和作文累计每人有三十多篇,优秀范文都收录在学校编辑的《童心飞扬》作文集中,多名学生在“黑河杯”小学生习作竞赛中获奖,我也多次获得地市级小学生优秀作文辅导教师奖。

读书使学生视野开阔,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一本书就是一艘船,能带人到远方,教师和家长带学生到达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带学生到达。培养阅读习惯是指导学生阅读的基础,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会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读书就会给学生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2]袁帅.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语文天地,2014,(09).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小学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