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18 01:51陈雪梅
甘肃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多样重难点生动

陈雪梅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重难点;情景;多样;生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1—0105—01

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受到师生的青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既能收拢学生活泼、好动的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学习,又可以营造课堂教学气氛,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

一、突出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合理地处理和降低教学难点,最大限度地补充教材不足,丰富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教学《背影》这一篇课文时,笔者为了能更好地彰显课文中父子情深这一主题,增强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读懂“背影”所饱含的深情厚义,父子感情,就根据学生理解的需要,把“父亲过铁道、攀栅栏、买橘子、给他塞橘子”的场面制作成生动的课件,突出了学生理解的难点。学生在学习时看到直观形象的课件,就会结合课文引起思考,并准确地理解作品的主旨,把握人物形象描写的必要性,这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再现课文情景,增强课堂的代入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初中生年龄和知识积累的关系,再加上古诗词离现代的学生很遥远,让学生彻底、全面地了解古诗词很难,致使他们很难融入到古诗词所表达的情境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古诗词的美丽和神奇。针对类似的教学难点,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多样生动地再现情境,拉近学生与古诗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古诗的感受和理解。比如,在学习《木兰诗》的时候,笔者就在网上收集整理了关于木兰替父從军的资料、图片,还有电视剧片断,通过这些资料,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强教学内容的代入感。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诗句的体会,而且使学生了解了大量的背景资料,懂得了木兰其人,丰富了情感,拓展了视野,对语文教学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收获。

三、借助多媒体的生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对于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多媒体不仅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能以它多样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生动性、灵活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只靠教师的语言讲解,学生很难融入其中,收获新知。此时,如果借助多媒体播放这首诗的朗诵视频和音响,并展示诗文中的图景,学生一下子就会被激情澎湃的诗句和声情并茂的朗诵代入其中,感受到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毫情壮志,伟大情怀。如此,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优化课堂结构

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多样,能为我们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可以让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内容的需要来满足教学需要,优化课堂结构,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轻松、有效。比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一内容时,仅用课文中的文字信息,很难给学生展现不同的云,也难以让学生掌握看云识天气这一生活常识和技能。但是通过多媒体,我们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不同的云层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生动、直观、真实、形象的图片,有效掌握看云识天气这个生活常识。如此,不但活跃了课堂,达到了教学效果,也大大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优化课堂结构,实现了教学目的。

总之,多媒体已经成了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应用工具,其用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形、色彩等来满足教学需要,优化课堂结构,使课堂教学更加合理、轻松、有效,给学生呈现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突出教学重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另外,多媒体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快速把学生代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参与其中,努力收获,和教师一起创造高质量的语文课堂。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多样重难点生动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小学数学作业可以这样“新”
如何有效发挥课间操的锻炼作用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