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烟城”到“全美最宜居城市”

2019-03-18 01:59许缘
财经国家周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匹兹堡绿色

许缘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南部、阿勒格尼河与莫农加希拉河汇合的地方,有一座人口仅为30万左右的城市。这里连年被美国联邦环保局评为“美国十大绿色城市”之一,仅有河岸两边七零八落的废弃厂房在提醒着她曾经被誉为“世界钢铁之都”的过往。这里就是匹兹堡,宾夕法尼亚州仅次于费城的第二大城市。

亚马逊公司2018年9月宣布20个新总部选址候选城市时,匹兹堡赫然在列,令人们惊讶于这座“烟城”竟已悄然成为绿色之城。

探寻其超过250年的历史,钢铁永远是绕不开的主题,它造就了匹兹堡,带匹兹堡走向经济之巅,也生生让匹兹堡变成“人间地狱”,并在痛苦中搜寻变革之路。

眼下,这座经历了“三次复兴计划”的城市已经变成了高科技研发中心,成功完成一次绿色转身。

上世纪美国制造业宠儿

匹兹堡建城于1758年。这里阿勒格尼河与莫农加希拉河汇合成俄亥俄河,水利交通极为便利,内河港口运输四通八达。不仅如此,丰富的煤烟、石灰石和铁矿石资源,都赋予了匹兹堡经济在近现代迅速腾飞的必要条件。钢铁,为匹兹堡带来无尽财富。

在匹兹堡建城仅50年后的1812年,英美战争爆发。在军工产业带动下,美国制造业得以起步发展,对美国经济崛起带来深远影响。而战争对钢铁的需求量激增,为匹兹堡带来经济发展机遇期。18世纪20年代起,匹兹堡成为钢铁、黄铜、锌和玻璃的生产基地。随着美国南北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匹兹堡钢铁工业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1886年1月,威斯汀豪斯在匹兹堡建立西屋公司,并在1945年更名为西屋电气公司,这是一家世界领先的电工设备制造企业,同时跻身世界500强之列。1901年,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创立卡内基钢铁公司,也就是美国钢铁公司的前身,经过百余年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之一,奠定了匹兹堡工业发展基础。不仅如此,有21家彼时为美国500强的企业都将总部设置在匹兹堡。美国更有一半以上的钢产量来自这座东北部重工业“铁锈地带”上的城市。

机器的轰鸣声、遮天蔽日的滚滚浓烟,是匹兹堡作为上世纪美国制造业宠儿的证明。但匹兹堡也好似被宠坏的孩子,肆意透支着早已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以钢铁产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在战后为匹兹堡环境带来沉重负担。来自炼钢厂高耸烟囱中飘出的厚厚烟灰撒满城市各个角落,市区常年不见阳光。

1948年,匹兹堡南部爆发“多诺拉工业烟雾事件”,小镇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和金属微粒在山谷中聚积,又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中被人们吸入,造成20多人死亡,全镇1.4万人中多达6000人二氧化硫中毒。这一事件不仅让人们纷纷逃离匹兹堡,同时令政府意识到,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另一方面,钢铁工业的单一经济结构令匹兹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中心城衰败。随着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席卷美国全境,匹兹堡受到重创。钢铁、电子等传统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冲击下开始衰落,特别是在亚洲国家竞争压力下,匹兹堡钢铁产业开始出现产能过剩。面对严重的供需不平衡,匹兹堡钢铁企业大规模裁员,城市经济经历巨大滑坡。

亚马逊公司2018 年9 月宣布20 个新总部选址候选城市时,匹兹堡赫然在列,令人们惊讶于这座“烟城”竟已悄然成为绿色之城。

数字显示,1983年,匹兹堡失业率高达17.1%。1970年至1990年间,匹兹堡人口流失率达到30%。1976年至1986年,匹兹堡制造业雇佣人数下降45.4%。持续高涨的失业潮和大量流失的人口导致匹兹堡中心城区出现衰败,房屋空置率不断提高,地面停车空间不断增大,商业走向衰落。

三次复兴焕发新生

1945年,当生态环境不堪负重、难以为继之时,时任匹兹堡市长戴维·劳伦斯代表市政府与私人部门阿勒根尼社区发展联盟达成协议,建立公私合作关系,推动环境治理和战后城市复兴,被称为匹兹堡“第一次复兴计划”。

协议主要遵循环境治理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两条思路。一方面,全面推行禁烟令,提高城市污染标准,大量钢铁厂被要求外迁。另一方面,公私结合建立跨社区污水管理局和污水厂,建设高速公路和新机场,以及包括点子州立公园、梅隆广场在内的城区公共空间,并利用这些基础设施吸引私人投资。当时,美国铝业公司就放弃了迁址纽约的计划,改而在梅隆广场新建办公总部。

“第一次复兴计划”为匹兹堡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经济结构单一的症结也仍然困扰着匹兹堡经济再次腾飞。1977年,匹兹堡市长卡利朱里启动“第二次复兴计划”,重点扭转单一倚重钢铁产业的经济结构,促进新兴产业。尤其是1984年出台的《增长的战略:匹兹堡城区经济发展计划》,为匹兹堡从钢铁重镇升级为绿色科技之城铺设了道路。

在“第二次复兴计划”推动下,高科技产业在匹兹堡生根发芽。匹兹堡地区30余座高等學府在政府号召下加大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力度,激励校园创业。1982年,匹兹堡在琼斯·洛林钢铁厂原址兴建匹兹堡技术中心,同时鼓励匹兹堡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将新技术商业化。1985年,匹兹堡市政府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共同制定“21世纪发展战略”,提出以企业家精神和研究型企业为根基,发展多样化经济,并确立了医疗、生物技术、机器人以及金融服务业等优先发展行业。匹兹堡逐渐成为全美高科技企业的重要孵化基地之一。

18 世纪20 年代起,匹兹堡成为钢铁、黄铜、锌和玻璃的生产基地。

“第二次复兴计划”虽然于1988年宣告结束,但它为匹兹堡的绿色转型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截至上世纪末,匹兹堡初步建立起了教育、科研、高新技术产业、专业服务与商业服务综合的多元城市经济,百年来以钢铁工业为支柱的单一经济结构得到根本转变。

随后,匹兹堡陆续推出《协同工作,竞争全球》(1994)、《匹兹堡市中心区规划》(1997)、《滨水区发展规划》(2001)、《北岸规划》(2009),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也被统称为“第三次复兴计划”。其中,《匹兹堡市中心区规划》是城市综合规划,也是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据,要求建设一个社会性和经济性呈现多样化的市中心,促進城市经济在当时的全球经济背景下发展和转型。

另一方面,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匹兹堡大学这两所全美顶尖大学引领下,匹兹堡吸引和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发展高科技产业打下坚实基础。如今,匹兹堡有80%的高薪职位来自科技行业和教育部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精密科技工业与软件工程已经成为重点强项。匹兹堡因此被《华尔街日报》称作“机器堡”,《经济学人》与《福布斯》也接连将其评为“全美最适宜居住城市”。

2008年金融危机后,匹兹堡失业率不升反降,房价逆势反弹,被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评为“完全复苏”的三大美国城市之一。2009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将G20峰会主办地选在匹兹堡。奥巴马认为,“从没落的传统钢铁工业基地,转变为采用新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的现代城市,匹兹堡给美国乃至世界很多遭遇经济金融危机、亟待产业转型的城市和地区树立了成功典范。”

绿色科技兴城

对匹兹堡来说,“多诺拉工业烟雾事件”是一段无法隐去的黑暗。而“血的教训”也让历任匹兹堡市长重视环境治理,强调绿色建筑。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中心转移,匹兹堡环境质量逐年改善。在全美国率先通过LEED(一个评价绿色建筑的工具)体系认证的12座建筑大楼,其中3座在匹兹堡。截至目前,匹兹堡已拥有24座LEED认证的建筑物,并有近75%的新建筑计划采用该系统标准而建设,其中2003年投入使用的戴维·劳伦斯会展中心是全美最大的通过LEED认证的建筑物。

同时,匹兹堡将高科技运用到绿色行动之中,全力打造建筑新概念,即“活着的建筑”,通过对降水和废水的循环使用,实现水资源独立,在建筑物内部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目前,位于匹兹堡大学附近的菲普斯植物园(Phipps)可持续景观中心已经率先实现了这一目标。

眼下,匹兹堡仍致力于通过高新科技建设环保型城市,并正在进行一项名为“匹兹堡2030城区”的工程。该工程计划采用新型环保技术减少各项能源消耗,降低交通工具废气排放,改善市内空气质量,同时保持匹兹堡在工商业领域的竞争力。

如项目顺利实施,不仅将对匹兹堡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还将进一步放大整个市中心区域的特点和吸引力,为美国甚至全球提供样板,探讨如何在保持甚至增进城市竞争力的同时降低能耗并改善环境。

匹兹堡这座百年老城,也将在新兴绿色技术的引领下,走向新一次辉煌。

猜你喜欢
匹兹堡绿色
医疗产业与城市复兴:美国工业城市匹兹堡的转型之路
绿色时尚
追踪绿色的秘密
绿色
G20匹兹堡峰会总结与展望
匹兹堡堪称美国“绰号之城”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