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教学法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18 11:50贾永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细胞生物学

贾永红

摘要:为提高《细胞生物学》教学效果,加强生物学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系统掌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本课程进行了以“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为形式的合作探究式教学试验。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普遍欢迎。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合作探究教学法;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细胞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7-0071-02

合作探究教学法是教师为实现某个教学目标和为完成某个教学任务,在综合分析知识结构和学生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将学生分组或分区,借助问题、现象、事件等场景,引导学生互相讨论、探索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借此以加强学习主动性、提高探索能力、激发个体潜能、培养合作精神。目前,合作探究教学法已广泛使用于许多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细胞生物学》作为高等学校生物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授课中尝试合作探究教学法,既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有益尝试,也是响应教学改革的有力举措。

一、《细胞生物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内容、特点与地位

《细胞生物学》主要讲授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生命活动规律,内容包括细胞质膜、物质跨膜运输、细胞信号转导、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内膜系统、细胞核与染色体、细胞骨架、核糖体、细胞增殖与调控、细胞衰老与凋亡、细胞分化及调控、细胞社会性等十几部分,课程体系庞大、知识结构结构复杂,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细胞工程》等多门专业课紧密联系,学习难度较高。同时,《细胞生物学》也是许多高校或科研院所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因此,本课程学习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本门课程的成绩,而且牵连到其他专业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甚至影响学生未来学业的进一步深造。因此,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专业知识现状与个性特点

《细胞生物学》通常开设在大二学年段。本学段的大学生刚刚结束大一学年所开设的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思想政治等许多公共课目的学习,专业课通常仅接触《普通生物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少数几门课,生物学知识多数还停留在高中生物水平。因此,刚开始授课时,只能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适宜采用讲授式和启发式教学。随着其他专业课程的同步开设,本学段学生的专业知识开始快速增长,如何把多门课程的众多知识点有机关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生物学专业知识体系,对当前及未来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当前“90后”大学生综合知识面广,性格开朗活泼,又适逢信息化和个性化时代,如果一门课程从头到尾、至始至终还在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则教学效果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挑战。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个性化的特点,依据课程内容的差异,适时适度地开展一些合作式的、讨论式的、探索式的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细胞生物学》合作探究教学

基于教材、知识、学生等方面的特点,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近年来以《细胞生物学》课程为样本,每学期先后开展2—3次合作探究式教学,具体方案设计和实施程序如下。

(一)实施方案

选取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关联度大的、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3—5个讨论话题,例如选取“cAMP信号转导通路”一节的内容,采用“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形式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即教师在“大班上课”环节将cAMP信号通路的细胞表面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等概念、信号转导通路过程等内容讲解清楚,接着将提前准备好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后认真准备,以组别为单位在“小班讨论”环节中将本组的讨论结果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然后同学们现场交流。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负责引导和点评,学生成绩的评价结果由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学评阅等几部分按比例综合而成。

(二)实施程序

1.教师布置“小班讨论”研讨内容。(至少提前一个星期布置)从“大班上课”的内容中提炼几个综合性、趣味性、争论性的讨论话题供“小班讨论”使用,如本节“cAMP信号转导通路”布置的讨论题目是:①霍乱病与Gsα的关系?(考查点:G蛋白介导的亲水性信号通路);②举例说明因cAMP失调而导致的人类疾病?(考查点:cAMP的功能);③查阅资料试举一例说明由G蛋白异常而导致的疾病?(考查点:G蛋白结构和功能)等。

2.将自然班分成若干讨论小组,每组含5—6名学生,小组自行选择讨论题目,或教师指定讨论题目。(可根据小组多少布置讨论题目多少)

3.小组成员查资料、商议,确定本小组讨论题目的阐述思路(课外完成)。同时,小组内每个同学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一篇与本组讨论题目相关的个人自主学习报告,可作为对本组讨论题目内容的支撑。同时,这篇个人自主学习报告也是个人讨论课成绩评定的一部分。(本阶段包含一个小组内组员互评分数)

4.各小组推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在综合本组各成员掌握的资料的基础上,在“小班討论”课上以PPT形式汇报本组议题观点,以备和其他小组同学交流。(安排专门时间用于进行“小班讨论”)

5.每个小组汇报后,其他小组的同学就报告中的议题观点和内容与报告人及其所在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探讨,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拓展思路。(“小班讨论”课内完成)

6.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做相应点评。最后,教师依据各小组PPT汇报表现,以及各小组内每个同学的个人自主学习报告的撰写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教师评分课后完成,作为讨论成绩的组成部分)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效果评价

合作探究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教师以引导者和评价者的身份出现,充分体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本次讨论课后,通过问卷调查、个别交流、成绩测验等方式比较了本法与传统讲授教学法的授课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更受学生欢迎,也更能提高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①在准备环节中,学生能围绕探究话题查阅资料、整理思路、凝练观点,提高了知识的再转化和应用的能力;②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畅所欲言,有利于发散思维培养,同时能加深学生彼此间感情交流;③在小组报告环节,通过PPT制作、个人讲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即时应变能力;④在互动评价环节,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认真听讲,才能做到与其他同学交流,对个人更有启发和鼓励作用。

总之,合作探究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教学法存在由于班内学生人数众多,且能力参差不齐,这对教学中教师针对每个学生都因材施教造成了困难,教师只能在照顾到大多数同学情况下,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弥补不足。另外,在知识的系统化教学方面,讲授法更适合使用。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具体的课程和内容,在适当的章节部分择机采用,和讲授法结合起来,或许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杰艺,郭玉英,范佳午.美国对科学探究教学的界定及分析框架简介[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7):97-100.

[2]黄鹤,马云鹏.美国理科教学中探究水平研究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39(4):62-68.

[3]王丽达.成人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实施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2014,16:36-37.

[4]谢坚坚.探究教学刍议—以国际名校公开课的视角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7,(1):98-101.

[5]翟凤艳,刘英杰,霍云凤,张希福,郎剑锋.启发式教学在《普通植物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7):76-77.

猜你喜欢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群落层面的知识进化模型
细胞生物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运用智能手机实现细胞生物学实验显微成像互动教学研究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
隐性资源在“细胞生物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