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风的意蕴及当代价值

2019-03-18 11:52李文辉
卷宗 2019年6期
关键词:家风伦理新时代

摘 要:长期以来,家风在维系中国家庭伦理、优化社会风气和社会有效治理领域起着独特的作用。中国古代家风文化的核心思想重要包括立德修身、勤学苦读、节俭廉洁、诚信友善、孝老爱亲等。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家风思想,有利于塑造健全人格,打造新时代立德修身工程,为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孕育丰富土壤。

关键词:家风;伦理;新时代

基金项目: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8年校级重点课题“中国传统家风的核心价值观及传承发展路径”(项目编号:2018xdz01)的阶段性成果。项目主持人:李文辉

家风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对中国人来说,家风始终与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家就有家风。无论是世族大家的家规家训的还是普通百姓的言传身教,尽管传递的形式和载体不同,但传递的都是一个个家庭、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1 家风之内涵解读

何谓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体现和传递的是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价值取向,是家庭精神内涵和实质之体现。尽管家门不同,内容和传递形式各异,但长期以来,家风作为中国传统家庭及家族成员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行为导向和价值准则,在维系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社会风气和国家治理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

2 中国传统家风思想的核心思想

翻开历史浩瀚的长卷,众多的家书、家训及各种口训祖训令人应接不暇。几千年来,无论是达官显赫之家、书香门第,还是普通百姓寻常人家,都十分重视家风建设,孕育形成了深厚的中国传统家风文化根基,铸就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庭伦理美德。据上海图书馆编著的《中国丛书综录·家训》统计,从魏晋南北朝到民国初年公开出版的家训著作就多达117种,而历史上未公开出版的家训更多。纵观历史家风文化长河,可以发现传统家风文化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家门不同,内容与风格各异;二是内容庞杂,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传承发展中国传统家风,不能一味全盘吸收,必须加以整理、梳理和挖掘中国传统家风思想的核心思想,提炼其基本理念和价值内核,为新时代我们用传统优秀家风涵养当代家风提供了基本遵循。纵观全局,中国古代家风思想的核心主要包括立德修身、勤学苦读、清廉节俭、诚信友善、侍老孝亲等优良思想和理念。

2.1 修身立德

古人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十分重视。在传统儒家思想和价值体系中,向往和追求“三不朽”,认为人生真正境界和意义即“不朽”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立德,其二立功,其三立言,此为“三不朽”也。“立德”,|以高尚的道德修养感召于民;“立功”,以功成名有功于民;“立言”,以著书立说恩泽于民。“三不朽”中,“立德”为首要,为重点之中。“立功立言”首先要“立德”,即人的精神品格与实践养成。张载家训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将“修身”与治理国家、成就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修身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是根本,是前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古人不仅强调立德修身的重要性,强调道德修养,又注重道德践履,还提出了具体途径和方法。不仅以家箴家规家训、乡规民约等教化方式,还提倡养成“修己”、“自省”、“克己”和“慎独”的道德自律和躬行习惯,达到内省自律与外部教化的统一、道德规范与行为实践的统一,实现有形与无形的结合、短期目标与长期效应的结合。

2.2 勤学苦读

“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的传统观念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人。如何才能“仕”?首当其冲的是勤学。勤学是通向“仕”之道。勤学苦读的传统观念激励历代读书人勤奋学习,也流传着“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勤学苦读的佳话与故事传说。不僅如此,勤学还有更深刻的蕴意。读书除了作为通向仕途之道外,也成为明理、陶冶道德情操和提高修养的途径方式。如左宗棠曾告诫子孙:“读书做人为终身之计”、“读书非为科名计”、“读书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曾国藩也多次告诫子孙:“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张英认为,人贵在养心,养心贵在“宁静”,而读书能让人宁静淡泊,尤其是阅读圣贤书能让人心平气和,可以使人明事理、令人行事规矩。人若不读书,容易浮躁,易惹来是非。在古人看来,通过读书来陶冶情操和增长心智,实乃“人生颐养第一事”。“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尊师重教、读书明理,是钱氏家族的重要家风。不少研究者认为,这既是钱式家族子孙鼎盛、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也是“三钱”不可复制的“奥秘”。钱氏家族“读书第一”的家风,占钱氏家风中之首位,代代相传和弘扬,受益颇多得。

2.3 清廉勤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古训时刻警示教育着后人。在中国历代家训家风中,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家注重“节俭”。“成由节俭 败由奢”的道理亘古未变,钱氏家族把节俭二字写进家训家风中,以此来告诫后辈子孙们。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就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氏家族后人中很少有贪渎之辈,这无疑得益于节俭清廉这一家风。曾国藩家书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勤”与“俭”两个字,其家风文化的核心是勤与俭。他留下的十六字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成为曾氏家族突出的家风文化。

众多家族家训诫子孙“守廉勿贪”,“为官必廉”,清正廉洁的家风历史代代流传。也有有志之士把荣华富贵视为粪土,把洁身自好作为律己准则,盛行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辉人格魅力。

2.4 仁爱友善

古人曰“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受儒道墨各学的 “达人、仁者、亲民、相爱”思想影响,从仁爱角度出发,中国人历来有着追求和谐,讲求和睦,倡导互助,追求和平的传统。仁者爱人、仁爱友善也是传统家风思想所推崇的传统和高尚品德,代代相传于家族中和子孙后代中。

“友”则有不同层次。首先是“善兄弟为友”。其一,兄弟间做到团结互助,达到兄友弟恭的和谐关系。其二,将“兄弟”的意义扩展到志趣相投之人身上。如“以文会友”就是指交友时应以平等的精神,友善的对待每一个人,同时以文化、精神上的交流结交“友”。其三,将“友”推此及彼推及到更广泛的人群、更宽泛的领域。受仁爱、友善、以和为贵思想的深远影响,我们今天与世界其他民族平等相处、互相尊重也是这种思想和理念的具体体现。

2.5 孝老侍亲

在中国传统的家族里,在严重等级观念影响熏陶下,“孝”成为伦理道德思想的一块重要基石。孔子认为,孝,德之端也。“孝”就具有双重含义,其一物质上的赡养;其二精神上的敬重、关爱,“乐其心”。古人认为,真正的孝需要物质与精神共同的关怀。其三,以礼侍奉,不违其志,遵循父母之志。“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 结语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背景下,家风可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深厚的土壤和坚实根基,可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道德资源和有力力量。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家风思想的内核与精神实质,提炼总结,吸取精华,对于全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且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谢青松,赵娟.中国传统家风家教的传承与核心思想[J].学术探索,2017(6).

[2]鲁成波,冉旭.中国传统家风的核心价值观及传承发展路径[J].齐鲁学刊,2017(05):28-34.

作者简介

李文辉(1980-),女,四川达州人,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家风伦理新时代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勤劳节俭传家风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家风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