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2019-03-18 11:49王浩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发展现状职业教育

王浩平

摘要:当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深入,使得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观念落后、生源短缺与师资建设不足、课程设置缺少合理性和发展性等,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受限。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县级职校建设与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6-0271-02

一、金塔县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金塔县职业教育是以金塔县职教中心为代表的唯一一所职业中专学校。它创建于1988年,是一所以普通中专学历教育为主的职业学校。2000年,金塔县委、县政府整合原农广校、农机校、教师进修学校、业余体校、电大工作站等教育资源,成立了金塔县职教中心,构建起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整合集中了全县多种培训机构,承担各级各类培训,兼顾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融合集团化办学,带动地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电子商务、新型农民培训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1.办学规模。金塔县职教中心学历教育在校生人数方面,与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相比,由于总人口、地域差异,学生数差距较大。据相关统计,2015年金塔职教中心在校学生数大约1000人,酒泉工贸中专在校学生数大约2800人;2016年金塔职教中心在校学生数大约1300人,酒泉工贸中专在校学生数大约2900人;2017年金塔职教中心在校学生数大约1500人,酒泉工贸中专在校学生数大约2600人。

2.校园校舍。金塔县职教中心占地面积121亩,建筑面积5.2万m2,拥有机械加工、汽车维修、电子电工、计算机网络培训、艺术特长培训五大校内实训基地,建有各类专业实习、实训室46个和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教学楼、公寓楼、餐饮中心及高标准体育运动场。学校建立校园网络,电信50M光纤联接办公、教学计算机450台,拥有电子图书240万册。

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23000 m2。其中教学楼3200m2,综合实训楼5226m2,培训中心楼2000m2,学生公寓9100m2(男生公寓4900m2,女生公寓4200m2),餐厅1850m2,附属用房1624m2。

3.经费投入。近几年,金塔县职教中心的经费投入达到3600多万,可以说投入力度很大。其主要投入在校舍基础建设上,其次为实训设备投入较多。(见表1)。

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各类实验实训设备1953台(套),总价值已达到1079万元。

二、金塔县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社会传统观念及现实对中职教育发展的影响。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学位的重视以及对于工人身份的职业偏见,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不认可职业教育,对职业学校学生管理、教学质量、就业前景等存在诸多疑虑,有排斥心理,造成了社会整体对于中职教育的严重轻视,因为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掌握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产业工人,即蓝领阶层。同时,由于中职教育入学门槛普遍较低,生源结构以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居多,这进一步加深了社会上对于中职教育本身的偏见。

2.生源短缺与师资建设不足。由于生源短缺,致使职业教育經营举步维艰。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职校在招生时制作了系列宣传册,并派遣相关教师深入一线中学亲自宣讲学校招生的相关政策,为学校的招生尽心尽力。同时,职校缺乏专业技术型教师,已有的技术教师在专业技术水平上还有待提高,而专业技术性强的教师又很难被招聘进来,导致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招生更加困难,加之中职生源普遍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基础理论知识接受难的现象。因此,中职教师多避重就轻,文化、专业理论课程轻描淡写,单纯地偏重于职业技能课程的教授,以迎合对口企业或行业对于毕业学生的技能要求,而忽视了学生就业以后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中职毕业学生在职业生涯中难有较大作为,从而加深了社会对于中职教育的偏见程度。

3.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专业设置缺少合理性和发展性。各职业学校间发展不均衡,专业设置不合理,竞争日趋剧烈,“货不兴本地”,很多学生不愿在本地就读,盲目追逐外地职业学校。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未能很好地与市场需求衔接起来,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缺乏对现有阶段实际形势的调查摸底与详细分析。职业学校为了自身生存,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设置一些不切实际的专业来吸引学生,使得职业学校变成既不像职业学校又不像普通高校的不伦不类学校。

三、县级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对策

1.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办学质量。建立健全管理有序、标准严谨、流程清晰、监督有据的内部管理体系是保证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首先,创新制度体系,强化章程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教育职能方面的作用。同时,完善校内重大事项决策、执行监管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实行风险评估机制。坚持不懈实施好严格化、精细化、个性化、现代化管理的同时,我们始终把政治思想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德育工作、教风、学风、校风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学校党支部的基层党建保障、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师生家长社会全员全程参与监督三个作用,坚定向社会做出承诺,严谨治学,有效促进作风、教风、学风、班风、校风建设落到实处,努力把学校办成和谐稳定、管理严格、设备先进、质量一流、社会满意的品牌名校。

2.创新办学模式,促进专业发展。根据新的形势细化专业设置,规范课程开设,加大专业开设和调整力度,使所开课程与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相接轨,使专业紧贴市场,紧贴就业岗位,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发展的变化。同时重视课堂教学创新,文化课教学推广翻转课堂和学案课堂教学模式,专业课教学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法,加大实践课比重,实习课和文化课时比为1.2∶1。探索全新的“两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一主线(以培养专业技术动手能手为主线)、三融合(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岗证融合)、双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的校企合作、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的界限,突出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通过两年半的在校学习充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半年的企业顶岗实习,重点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使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基本具备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毕业生实现“零距离”上岗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创新培训模式,开拓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以中职学校为代表的职业教育学校在培训技术工人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面对大量迫切需要职业培训的群体,可以大胆开拓自身的市场,不要局限于应届学生的招取。通过培训社会人员,既能对闲置的师资、教学设备加以利用,创造丰厚的收益,同时也契合了国家的产业政策,帮助企业培养了大量合格的技术工人。县(市、区)要依托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统筹各项职教职能,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转移培训网络,开展各种形式多样、长短结合的职教与培训。要形成培训、转移、就业后管理教育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转移一人,致富一家”。

随着社会的不断成熟,职业教育必然会因为其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而接受职业教育也将成为人们自然而然的一种无差别选项,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将会变得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2009.10.28.

[2]李丹.浅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12).

[3]关立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0).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发展现状职业教育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