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水软岩隧道浅埋冲沟段管井降水技术探讨

2019-03-19 08:07张会安谢江胜
铁道建筑技术 2019年9期
关键词:管井涌水量掌子面

张会安 谢江胜

(1.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61;2.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6)

1 前言

隧道施工地下水引排是否及时对隧道开挖施工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在对隧道施工地下水处理上主要采取截、排、引、堵四种方式[1-2]。合理选择隧道地下水处理方式在工程造价、安全、工期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别。讨论、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合理的处理方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借鉴适用于均质富水砂土、碎石土管井降水技术[3-6],通过地质及水文分析,采用管井在山岭隧道富水软弱岩层破碎段进行降水施工,取得了较好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2 工程概况

蒙华铁路麻科义隧道DK361+900~DK362+500段,地形起伏较大,埋深22~90 m,隧道两次穿越沟谷浅埋地带。该段范围内地层岩性变化大,地质情况较复杂,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砂质新黄土、黏质老黄土、粉质黏土、泥岩砂岩互层。

隧道两次穿越浅埋地段分别为DK362+500~DK362+460段和DK361+970~DK362+040段。首先施工的DK362+500~DK362+460段根据设计地质勘探及现场开挖揭示该段地质为:隧道埋深38 m,隧道洞顶覆盖层依次为砂质新黄土(厚度约16 m)、粉质黏土(厚度约14 m)、强风化砂岩泥岩互层(厚度约6 m)。水平构造,岩层较薄,岩体较破碎,呈块碎状镶嵌结构;岩层裂隙水发育渗水,呈淋雨状或股状水涌出,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差。

2017年6月施工DK362+500~DK362+460段时,由于围岩裂隙水及土石界面富水层大量渗涌水,隧道掌子面出现坍塌,形成长10 m、高6 m、宽11 m空腔。后续采取回填反压、地表注浆加固处理方案,处理周期50 d,严重影响到施工安全及工期要求。

后续施工的DK361+900~DK362+040段位于DK362+500~DK362+460段下游,该段隧道埋深22 m。隧道洞顶覆盖层依次为砂质新黄土(厚度约6 m)、粉质黏土(厚度约10 m)、强风化砂岩泥岩互层(厚度约6 m)。水平构造,岩层较薄,岩体较破碎,呈块碎状镶嵌结构,岩层裂隙水发育。经多方根据设计勘察资料研究推测,DK361+900~DK362+040段隧道涌水量将增加,该段隧道开挖施工坍塌、冒顶的安全风险更高,需解决隧道富水难题。

3 方案比选及相关计算

3.1 方案比选

为解决DK361+970~DK362+040段隧道围岩富水问题,避免隧道开挖施工出现坍塌险情,拟定采取3种解决方案。

(1)水泥搅拌桩加固法

采用φ80 cm水泥搅拌桩加固洞顶土层,桩间距0.75 m,加固范围宽22 m、长70 m、深16 m。搅拌桩共计3 230根,合计51 680延米,估算费用约469.8万元[7]。

(2)注浆加固法

采用袖阀管进行地表加固注浆,钻孔间距按2.0m×2.0m等边三角形布置,钻孔直径为φ133 mm。袖阀管材质为壁厚3mm无缝钢管,钢管直径φ50mm。注浆材料采用双液浆,注浆压力2.0~4.0 MPa,加固范围为隧道横向宽度18 m,长度70 m,加固深度22 m。共计钻孔注浆451根,合计9 922延米,注浆量约 1 010 m3,估算费用约 291.9万元[8]。

(3)管井降水法

采用钻孔直径705mm、无砂混凝土管内径300mm管井降水。在隧道开挖线外5 m外布设管井,井间距30 m,呈梅花形左右布设。共设7口管井,井深37m,日抽水量约1 500~2 000m3,抽水时间3~4个月,估算费用约130万元。

三种方案对比见表1。

表1 方案对比

水泥搅拌桩对隧道上层土体加固效果好,能够起到固结土体的作用,防止隧道出现开挖冒顶险情,但对于隧道上方泥岩砂岩互层无法进行固结,无法阻挡地下裂隙水及土石界面水渗涌入隧道,施工依然存在坍塌风险,工期偏长且费用最高;注浆法能够加固隧道顶土体、填充固结岩层间裂隙,达到固结土体及岩层的目的,同时具有封堵地下水进入隧道的作用,效果最好,费用居中;降水法造价最低,采用引排地下水的方式达到土体固结的目的,且工期相对较短。

通过对3种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地表管井降水方案。及时降低隧道开挖范围内周边土层的地下水,使土体得以压缩固结,以提高土层的水平抗力,防止隧道开挖面发生坍塌,保证隧道暗挖施工顺利进行。

3.2 隧道涌水量预测

隧道埋深22 m,洞身开挖高度按12 m计,降水水位至隧道基底以下4 m,降水深度30.5 m,降水范围在隧道开挖线外侧5 m处,距中线距离11 m。

根据结构出水特点采用的渗透系数按0.224 m/d计算。依据《工程地质手册》、《建筑施工手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公式[9-11]:

Q为隧道涌水量(m3/d);R为影响半径(m);r0为洞身横断面等效降水引用半径(m);K为渗透系数,K=0.224 m/d;H为含水层厚度,H=30.5 m;a为隧道降水区域长度,a=80 m;b为隧道降水区域宽度,b=22 m;η为 b/a的修正系数,η=0.13;S为降水深度,S=30.5 m。

依据库萨金计算影响半径经验公式:

预测隧道涌水量,先计算洞身开挖降水的引用半径r0。

隧道范围内涌水量计算:

3.3 单井出水量

根据降水工程的经验做法及现场实际情况,拟定采用如下管井结构形式降水:管井成孔直径0.705 m,管井内壁直径0.3m,管井深度37m。井管采用水泥无砂管,其中滤管长度8m,滤管外层包裹两层尼龙网,井管周边采用5~10mm天然圆砾石滤料回填。

3.4 管井数量计算及布置形式

(1)单井涌水量q计算

选用扬程50 m潜水泵,排水30 m3/h,单井水泵抽水量360 m3/d。水泵功率满足抽水量要求。

所需要管井数量n计算:

n=Q/q=0.017 9/0.002 7=6.7,故该段需要设降水井7孔。

(2)管井布置形式

在隧道埋深最浅沟谷处DK361+970~DK362+040段,隧道范围两侧交错布置降水井,降水井单侧间距30 m,共布设7孔管井。隧道上游布设4孔,下游布设3孔,管井距隧道开挖线5m,管井横向布置如图1,管井构造见图2。降水井成孔直径705 mm,全孔下入φ400 mm水泥砾石滤水管,滤水管外包2层150 g/m2透水土工布。井深范围内水泥砾石滤水管和降水井内壁之间回填5~10 mm天然圆砾石。

图1 管井降水结构(单位:m)

图2 管井构造

4 施工方案

降水井埋设深度为36 m,井径φ705 mm,全孔下入φ400 mm水泥砾石滤水管,井深范围内回填5~10 mm天然圆砾石滤料。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小型冲击钻机,采用冲击钻成孔工艺,人工配合机械下放井壁管、滤水管,围填圆砾石、黏性土等(见图3)。其施工流程如下:测量井位→埋设护口管→安装钻机→钻进成孔→清孔→下井管→填滤料→井口封闭→洗井→安装与试抽及降水运行。

图3 管井施工

5 降水效果比较

(1)降水前

未采用管井降水前,隧道内掌子面距二衬仰拱距离一般为120~150 m,该段落在二衬仰拱端一般布置2台18.5 kW污水泵(每台1 h抽水60m3),日抽水量约为1 500~2 900 m3。现场掌子面拱顶围岩及拱顶初支呈淋雨状渗水,水量较大,拱顶极易出现掉块,围岩稳定性较差;初支表面喷射混凝土因渗水严重凹凸不平且不密实;洞内道路泥水较多,需穿雨靴进入掌子面;初支仰拱开挖时基底有渗水。施工现场见图4。

受隧道围岩裂隙水影响,隧道开挖过程中经常性出现拱顶掉块、坍塌情况[12]。在喷射混凝土作业时,受渗涌水影响,无法将初支表面喷射饱满圆顺,并造成喷射混凝土超方严重,超出设计量100%~200%,严重情况下超出设计量300%,严重降低施工工效,月开挖进尺40~50 m。

(2)降水后

图4 管井降水前现场

地表经过7孔管井同时降水后,隧道洞内掌子面至二衬仰拱段采用2台7.5 kW水泵(每台1 h抽水20 m3)即可抽排洞内渗积水,日抽水量约为200~300 m3。管井降水后,隧道洞内渗涌水量明显减少,掌子面呈无水或偶有渗水状,围岩较稳定;初支表面喷射混凝土因拱顶无水能够喷射平整密实;洞内积水较少不用雨靴即可进入掌子面;初支仰拱开挖时呈无水或少量渗水现象。降水后现场施工情况见图5。

图5 管井降水后现场

DK361+970~DK362+040段采取管井降水后,开挖过程中掌子面及拱顶无水或少量滴水,对施工影响较小,喷射混凝土用量也处于稳定状态,较设计量超耗在50%~80%之间,一次性能够将初支表面喷射饱满圆顺,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月开挖进尺在60~70 m之间。

6 结束语

隧道地下水的存在对软岩的软化作用较强,降低了围岩承载力,影响围岩自稳性,增大了施工安全风险,及时处理地下水对隧道开挖工作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地质条件、地下水存在的状态进行研究分析,确定采用管井降水以提前截排隧道周边地下水以防渗涌至隧道内,加强了软土岩体固结程度,提高了围岩自身稳定性,使得隧道开挖安全顺利通过,可为同类地质隧道地下水截排施工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管井涌水量掌子面
隧道掌子面超前锚杆连续交替式布设方案研究*
胡家河煤矿涌水特征及规律分析
赵各庄矿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分析
堡镇港北等四座水闸外移工程基坑降排水方案设计与优化
某地铁横通道掌子面失稳原因分析*
隆德煤矿下组煤开拓延深工程涌水量预测
管井降水常见问题分析
斜井掌子面形状与倾角对隧道开挖面稳定性影响
软弱围岩隧道机械化全断面施工超前支护体系设计方法研究
广西忻城某石材矿山涌水量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