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研室建设探究

2019-03-19 18:33孙柳亚
广东蚕业 2019年10期
关键词:助教教研室民办高校

孙柳亚

(郑州商学院 河南郑州 451200)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在我国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对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越来越开放和包容。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1月,我国大陆地区拥有民办高校746所,占全国高校总数比例为27.11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民办高校的建设成果将会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的核心,承担教学任务的基层组织一般是教研室。教研室通常是指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工作,为实现同一目标而相互承担责任的基层组织。高校教研室的主要职责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构成教研室的成员教师并不需要全部完成上述职责,教研室要根据教师特长和工作任务,合理分配,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1 民办高校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教研室的建设十分重要,在民办高校中,教学组织也基本上以教研室的形式存在。但在对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1.1 教研室的团队结构不太合理

一个健全稳定的教研室强调其课程相关、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教研室原则上以5 ~ 15 名教师组成。每个教研室的支撑比例应该合理,其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应具有一定的比例。教研室所负责的课程应该是按照逻辑相关或具有相同或相近学科基础的系列课程。

但实际上,大多数民办高校的教研室团队组成结构极其不合理。教研室成员数量基本上可以达到5 ~ 15 人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大的原因,调查发现,很多民办高校的教研室会长期出现团队成员只有2 ~ 3人全职教师的现象。尽管也会及时招聘教师补充到教研室团队中,但招聘的过程中会出现很长时间的空断期。同时,由于人员流动,导致很多工作无法连续进行。此外,民办高校在职教师常见的现象是年龄两极化,全职教师以退休返聘的老教授和刚研究生毕业的研究生助教为主。这直接导致大多数教研室成员职称结构只有教授和助教两种,团队结构严重不合理。最后,大多数民办高校创建教研室以专业名称为划分依据,如工商管理学院有财务管理教研室、工商管理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等,按专业为单一教研室划分的依据对教研室团队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形成对跨学科、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1.2 教研室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问题

教学和科研是一名高校教师的最主要的工作之一。教研室的每一位老师都会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平衡问题。教研室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教师教课特别好,备课认真、辅导答疑、学生认可,制作微课慕课不成问题,但这类教师往往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做科研。有的教师喜欢科研,花了大把的时间来进行科研项目,一学期下来项目很多,但上课明显准备不够。理想的状态肯定是老师既把课上好又做好科研。但结合民办高校师资的成长路径,大多数的助教都是从研究生高校到就业高校,前几年他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积累自己的知识,站好讲台,也需要有人带着做一些科研,所以,单纯地用科研或上课来对教研室里的教师进行评价考核无疑是对教师不公平的。很多助教教师讲课讲的特别好,但是等到评职称的时候发现科研占很大的比重,导致很多助教教师不愿意好好打磨自己的课程,但是进行高级别的科研又无从下手的现象。

1.3 教研室文化缺失

文化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民办学校教师流动性大跟教研室缺乏文化氛围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民办高校不像公办高校有无形的文化力量束缚着教师,所以民办高校教研室需要创建自己的文化氛围。民办高校有教师坐班和不坐班两种形式。首先不坐班的民办高校,教师不需要坐班,大家除了开会几乎见不到面,有的教研室一个学期也组织不了几次活动,有的老教师甚至都不知道教研室新进的教师是谁。教研室之间不交流,不组织活动,怎么可能会让教研室有更好的发展。坐班的教师即使天天在学校见面,也缺乏一种把大家团结在一起的力量。很少有教师之间就某个学科、某个项目进行集体讨论。

2 民办高校教研室建设发展对策

2.1 构建完整的教研室组建方式,确保团队结构合理稳定

要想保证教研室团队的稳定、结构的合理化。首先应该先招聘教研室主任。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需要、领导能力,从外部直接招聘讲师级以上的教研室主任或从内部直接招聘。接下来由教研室主任负责招聘团队成员。教研室主任会根据自己的团队建设要求进行招聘,这样可以为后期团队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教研室要确定好本教研室的工作规章,这个规章代表的是团队集体的意志,是依据共同的远景建立的,最后进入团队的建设和发展期。

2.2 创新考核方式,教学科研双管齐下

民办高校的教研室可以制定更加灵活的教师考核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对于喜欢上课的授课型讲师,每年的科研量可以拿超的课时进行抵扣;对于喜欢科研的教师,可以一个学期少上课,其他课时拿科研抵扣。对于综合性教师可以按正常的科研工作量和教学工作量进行考核。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喜欢钻研上课的教师更好地上课,喜欢钻研科研的教师有更多地时间进行科研,彻底把教师的时间矛盾解放出来。在制定科研教学量转化指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力求客观公平,切实可行。

2.3 培养教研室文化,成为命运共同体

学院应该建立考核评优制度,以活动形式带动活动内容,使得优秀教研室得到鼓励和光荣。建立考核到团队的相关机制和制度,打造命运共同体。

(1)团队目标需要具体化。在学期初,给与每一个教研室团队明确的具体目标。需要承担多少课程,需要申请多少项目,多少重点项目,需要培养几名新教师,目标需要务实可操作并且责任到人等。

(2)有协同的工作活动。教研室定期举办学习活动、教学研讨活动、项目申报活动、组织竞赛活动、校企合作活动等。

(3)团队同事之间相互信任。教研室通过开展教研室各种活动,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感和信任感。同事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老教师愿意带新教师成长,新教师愿帮老教师干活,让大家充分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温暖,以自己是团队成员为荣,形成自己教研室的团队文化。

(4)制定各种激励制度。为充分调动教研室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教研室可以制定各种激励机制。包括明确的晋升激励、成为教学第一或科研第一的目标激励、成为名师的榜样激烈、为个人或集体而战的荣誉激励、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决策的参与激励、安排团建活动的环境激烈、采用情感方法的感性激励等。

3 小结

在国家教育政策的大背景下,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对民办高校来说越来越重要,民办高校如果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保证其教研室建设不断正面向上发展,为学校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动力,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民办高校应直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投入人力物力不断深化加强教研室的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助教教研室民办高校
海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海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A study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onnected with the working processes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高职教研室教研活动高效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趣闻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