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病早期诊断“八看”和防治“六字”法

2019-03-19 19:09陈汉文
广东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蚕体蚕病蚕座

陈汉文



蚕病早期诊断“八看”和防治“六字”法

陈汉文

(江苏省射阳县特庸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江苏盐城 224313)

要想养蚕优质、高产、高效,就一定要及早发现蚕病,正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文章介绍了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通过蚕病早期诊断的“八看”法,并按“隔、消、治、调、护、补”这六字方针防治,可及早发现蚕病、识别蚕病,从而及时防治,将蚕病消灭于萌芽状态。

养蚕;蚕病;诊断;防治措施

蚕病对蚕桑生产影响很大,是导致蚕农养蚕减产减收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蚕病的种类很多,可分为传染性蚕病和非传染性蚕病两大类。传染性蚕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侵入蚕体并在蚕体内增殖而引起的病害,并可通过病蚕传染给健康蚕。非传染性蚕病是指由非病原如节肢动物的侵害、农药中毒、机械创伤等引起的病害。在生产实践中要想养好蚕,就需要我们时时刻刻的关心蚕的一些动态和变化,及时发现蚕的群体和个体细微的变化情况,找到其发病的根源,采取适当对症的防治措施,逐一的消除各种蚕病。

1 蚕病早期诊断方法

根据我们多年的养蚕经验,蚕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通过在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八看”法,可及早发现蚕病、识别蚕病,从而及时防治,将蚕病消灭于萌芽状态[1~2]。

一看蚕的群体发育。整批蚕发育不齐,大小不均匀,龄期也变的延长。一些个体发育迟缓、体型比较瘦小,根据这些可以诊断为已经开始发病了。

二看蚕的体色。我们看到的健康蚕的体色是清白色、有光泽,而病蚕体色则为灰暗色,蚕的表皮也变得松弛和褶皱,或者节间膜失去伸缩性。还有些蚕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病斑,在蚕的气门周围、头胸交界处、尾部,如果发现一些斑点,大多数情况下表明蚕是一种病蚕。

三看蚕的体态。在大蚕期间,我们用手去触摸蚕体或者将蚕抓起来,健康的蚕蚕体比较坚实、有弹性、有冰凉感,体态雄健、尾角坚挺;而蚕体肿胀,或胸部透明发黄,尾部缩小,尾角下垂,就是出现问题的蚕。还有一些高节蚕、竹节蚕、流脓蚕,明显是病蚕。有机磷农药中毒蚕有明显的狂燥爬行、吐液情况。

四看蚕的行动力。健康的蚕行动比较活泼,而出现了病变的蚕不喜欢活动,有静止不动的情况。如果触碰蚕体出现收缩反应就是健康蚕,反之则为体质比较弱的蚕。轻轻对蚕吹气,如果蚕儿见风头胸摆动反应明显,这样的蚕就是健康的蚕,如果反应比较迟钝,那么它的体质就不是很好。一些蚕腹足把着力弱、在蚕座中蛰伏,一般都是病蚕。

五看蚕食叶情况。群体蚕食桑时势头较猛、发出沙沙作响声,而且剩叶量较少,大蚕盛食期桑叶细小叶脉都会被吃尽,这样的蚕就是健康的蚕。如果说食桑声音不强,每次给桑时还有大量剩叶,这样的蚕就是出现了体弱多病的情况。

六看蚕的就眠状态。在一批蚕中观察,是否有迟眠蚕或者是弱小的蚕的发生,这样的蚕大多是与蚕的体质弱有关系,这也是蚕病发生前期的症状。健康的蚕就眠蜕皮比较齐,而出现了病态的蚕久久不能入眠,而且在入眠之后也是头胸平伏,尾部细小污秽,蛰伏在蚕座中,在蜕皮的时候常出现蜕皮不齐或者出现半蜕皮、不蜕皮。

七看蚕的排便。健康的蚕的粪便一般是六角柱状、墨绿色,而且比较硬。如果说在蚕粪中出现了不规则的、稀软的蚕粪,并且蚕的屁股上出现了一连串粪粒粘在尾部,还有的出现排污水情况,这样的蚕就能诊断为病蚕。

八看蚕的背血管博动。健康的蚕一般每分钟40 -50 次,病蚕的博动次数较多,起初的时候是比健康的蚕快,随着病情加重就逐渐的变慢,后期间歇性的跳动,直到停止。有些僵病蚕早期呈现假死现象,背血管几乎不博动。

通过上述“八看”法,及早查明蚕病的种类和发生原因。首先要诊断蚕病的种类,分析是由那种病原物引起的,是什么病种,通过病症确定是病毒病、细菌病、或者是真菌病,还是由节肢动物、农药中毒引起的,都要搞清楚、分好类。接下来要排查致病因素。比如农药中毒,是叶面毒源、还是空气毒源,是室外毒源、还是室内毒源。比如病毒病,要弄清楚是质型多角体病毒、还是核型多角体病毒,是野外昆虫交叉传染、还是气侯环境恶劣导致。总之,要仔仔细细的去查找发病或者出现问题的一些原因在哪里,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才能够有针对性的给予防治。

2 蚕病的防治措施

发生了蚕病怎么办?其实很简单,主要按“隔、消、治、调、护、补”这六字方针防治[2]。

“隔”,就是隔离蚕的病源体。在一批蚕中出现了少数发病蚕之后,我们就需要立即捡出病蚕,及时将病蚕与健康蚕隔离分开,并对病蚕进行集中性处理。

“消”,就是搞好蚕期中的消毒。在隔离病蚕后,对健蚕蚕体、蚕座撒新鲜石灰粉消毒;蚕室地面环境喷洒1 %效氯漂白粉液消毒;日常用具可以煮沸消毒或阳光曝晒消毒。

“治”,就是通过药物治疗和一些应急措施,来控制蚕病。我们根据蚕病发生的原因和蚕病种类,对症下药。发生黑胸败血病,用菌畏稀释液,均匀喷洒桑叶上(以桑叶正反面湿润为度),发现病蚕后第1天喂饲药叶24 h,第2、3天分别喂饲药叶6 h。发生细菌性败血病,用盐酸环丙沙星溶液喷桑叶,每日添食1次,至蚕病基本控制为止。如果发生血液型脓病、中肠性脓病、空头性软化病,用蚕服康(克蚕菌胶囊),加水搅拌溶解,喷于桑叶叶面喂食,2天1次;并用亚迪净1∶1000桑叶消毒后喂食。如果发生僵病,就要勤快的撒一定量的毒消散防僵粉,或者用熏烟灵(优氯净烟熏剂)每立方米1~1.5 g蚕体熏烟,并且保持蚕座的清洁干燥。如果诊断为农药中毒,是室外空气毒源的,要及时关闭门窗隔离有毒空气;是叶面毒源的,要迅速的清理掉毒叶,换成新鲜无毒桑叶喂养,还需要连续三次用解磷啶或阿托品添食解毒[3]。

“调”,就是合理调控温湿度气流。给蚕创造适宜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

“护”,就是精心护养。做好扩座、匀座、除沙、提青分批、眠起处理。

“补”,就是补壮蚕体。一是坚持选用优质桑叶喂养;二是添食蚕用活性菌,增强蚕体体质。

3 小结

在养蚕中,我们需要进行专心的饲养管理,通过“八看”及早发现蚕病、识别蚕病,从而及时防治,将蚕病消灭于萌芽状态。

[1]毛全阳.诊断蚕病的方法及防治措施[J].汉中科技,2008(5): 31.

[2]费伟英.蚕病的早期诊断方法[J].蚕桑茶叶通讯,2003,11(3): 30-31.

[3]杜林远.蚕病突发应急处理的“四字法”[J].蚕桑通报,1994.

[4]钟发明.浅谈蚕病防治方法与技巧[J].四川蚕业,2009,37(4): 36.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4.06

陈汉文(1967- ),男,盐城射阳人,本科,研究方向:农学(蚕桑专业)。

S884

B

2095-1205(2019)04-13-02

猜你喜欢
蚕体蚕病蚕座
霍山县蚕病发生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0年射阳县蚕病发生状况调查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夏秋养蚕有三早
小蚕共育一日二回育规范化操作技术探讨
关于毛脚茧判定方法的探讨
秋蚕僵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秋季养蚕技术的要点分析
小蚕的饲养技术要点
养蚕眠起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