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美术教育研究

2019-03-19 08:47王丽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文化美术

王丽

摘 要:美术拓展教育需要融合文化背景才能彰显艺术魅力。当前,美术教育强调兼容并蓄,多元文化策略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其站在顶层设计的视角,注重多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应用,与美术教学之间存在目标的一致性。保护和传承多元化文化是美术教学创新发展的基础与前提,美术教育兼容不同文化内涵是传承多元文化的路径。美术拓展教育强调推行多元文化策略的首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民族的艺术文化特质和内涵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秉承兼容并蓄的学习理念和思想,开阔美术文化认知的视野,并将其应用至美术学习之中,提升自己美术学习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美术;美术教育;传统文化

一、背景

美术教育在于引导,学生是课堂的核心,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为辅助,感受掌握在学生的手中。而老师所教授的是理解和分析事物的技巧。最重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研究事物、表现事物,通过自己的语言创造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认识和判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意识,这要比单纯的传授技艺更加深刻,要教会学生怎样在生活中表现自己美的外表和内在。学会并掌握和熟练运用美术,将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及逻辑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推敲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美术知识之后,根据自身想法创造出来的美是与众不同的,而把创造出来的美应用到周围适当的环境中会让环境变得更加美好。给人们带来美的体验,感受生活和世界的美好,增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这是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1]

中国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息息相关,美术教育要立足于时代的文化语境,美术教育的内容需要通过传统文化得以丰富,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美术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

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靠教师的讲解、演示和学生的练习,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还是传授与学习,理性知识多而感性材料少,导致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和认知的空间减少了。而创造力是在原有知识储备和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缺乏创造力的不是学生本身,而是没有学会对事物的认知和处理方式。

(二)教育重视度

教师对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目前来看,我国仍然处于应试教育阶段,这导致很多教师教学观念受到影响,无法及时进行转变。很多教师都认为美术仅仅是一门副科,对学生的重要性很低,因此不需要对学生进行重点教学,学生的精力必须放在文化基础课程上。这样对于学生来说,缺少最本质的教学资源,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营造教育氛围,传播教育知识。[2]

(三)文化冲击

面对多元化的文化融合,西方现代审美趣味的加入使学生对枯燥古老的传统文化提不起兴趣,直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受到很大的阻碍,并且学校对西方美术文化的学习愈加深入,而传统美术的传授则刻板无趣。我国传统美术文化工艺繁琐,在课前需仔细调研,并且教师重视西方美术文化,导致学生对传统美术文化逐渐淡忘。

三、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美术教育措施

(一)将现代教学方式融入美术教育中

时代飞速发展,传统的黑板已经不能满足教育行业的需求,新型产品正在推动教育步伐向前迈进。新的技术可以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媒介,对于需要调动全身去感受的艺术教育来说,有了声音、画面的课堂氛围会更能让学生领悟到艺术带来的真切感。

美术应与多种学科相结合,对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很好的推动作用。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不仅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而且还把声、图、像、文、情境与感官调动起来,组成一个趣味化、多角度的课堂教学形式,玩转课堂,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课堂维度。

(二)课前引导

人体大脑创造力的形成过程:观察—思考—创意—表现。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课前引导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逐渐增长,它就像一座桥梁,为师生之间进一步的教与学开通了一个衔接知识的通道,让学生可以进一步进行知识的学习,让教师也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而且,通过课前引导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认识,数学除了课堂知识的学习,也应有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复习,也能掌握一些教学与学习的技巧和技能。

在进行课前引导的过程中,也需要在知识给定的前提下,学会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并提出质疑,去进行问题的提问,让学生拥有一个空间去进行自我思维模式的构建,去进行自身思考方式的尝试,以便更好地开展后面的课堂教学。

(三)感官开发

单纯的课本知识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传统文化与美术教育中缺少一个桥梁,需要学生真听、真看、真感受,调动学生感官去感受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

1.眼的調动

色彩是最有表现力的要素之一,因为它的性质直接影响人们的感情。例如我国壁画运用华丽的色彩表达感情,对于学生来说直接认识色彩情感难度比较大,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中的颜色进行提取,逐个分析颜色的属性,这样既可以降低难度,在对比同类型不同题材的作品时,这样先抽离后合并的方法也可以形成有效的直观对比。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创作时保持画面的统一性,可以先规定主体色,这样在整体绘画完成后可以保持作者对作品所要传达的感情的初衷。

2.耳的调动

传统的美术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的形式语言,传统的课堂核心在于老师,而学生作为辅助,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美术审美教学,要求我们探究符合美术鉴赏教学与其他学科内在关联的客观规律,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有机交融。[3]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合适的音乐,可以增加美术作品鉴赏的维度。例如学习水墨画时,古声古色的流水声,与行云流水的画笔融汇在一起,用笔的巧妙、写意而不在于写形的精髓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通过情景烘托使学生融入生活背景、景观环境中,而每个人的体验和感受是不同的,这让学生产生自发性的思维整理,也使得学生主动了解鉴赏作品并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

3.口的调动

让学生主动分析,并用自己的话阐述出来。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结合的案例,不规定范围、题材、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说明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身形成独立筛选、思考的方式,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和切入点。通过针对某种传统元素的剖析,将调研、查阅资料、分析做法、作品完成技法及传承这一系列过程完成之后,对于传统文化的再创新则有据可查。

4.手的调动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止停留在书面中,对于教育者而言,需要零距离的感受并进行创造。例如学习剪纸时,通过书本和视频对纹样与制作工艺进行学习,可能无法使学生领略其魅力和精髓,应授予其起稿、剪、刻、揭离、粘贴、成品修改、复制—薰样—晒样这一系列方法。在学生独立完成后,对于传统文化制作工艺的认识更进一步,在后面将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创作时就会得心应手。学生们通过对民间艺术作品的制作和传统文化作品的深入实践,了解传统文化的演变和形成,进而发现和发掘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价值和巨大的力量,最终意识到需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并用自己特有的角度挖掘传统文化并应用起来。

在传统技艺中也许我们没办法与老艺人进行比较,但是对待事物的思维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在传统文化的加持下会锦上添花。多方配合才可以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领略一二,而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达到的效果及拓展创新的方向。

四、结语

不论何时文化都是支撑教育的基础。我们的文化传统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不仅因为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可以逐渐适应当代的特点,并可以对自身进行一定的改进与创新,与时俱进。其中的精华随着時间的沉淀越发显现出光辉,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思想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支持作用。它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时至今日,文化面临冲击时,最好的传承就是对下一代进行文化传播及教育。

对于教师来说,自身素质的提高才能推进美术教育与多种学科的融合和发展。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风俗和对比分析之后,有感而发的迫切的想法才能创造出适合当代文化的艺术品,更能将艺术品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栾长缨,吴维军.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意义与实践[J].文学教育(下),2019(9):162-163.

[2]黎亮.美术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J].文学教育(中),2010(7):60-65.

[3]蒋新宇.基于学科整合的音乐视听融入美术鉴赏教学例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5):65-66.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传统文化美术
美术篇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