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2016年度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2019-03-20 06:57田俊良
绿色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六枝特区水城县州市

廖 芬,王 洁,田俊良

(六盘水市环境监测站,贵州 六盘水 553001)

1 引言

生态环境以人类为中心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总和[1]。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六盘水市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要产业的重工业城市。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对六盘水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为六盘水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依据。

2 研究区域概况

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跨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总面积9822.3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6%。市境东邻安顺地区,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地区。是以能源原材料为主要产业的重工业城市。地貌景观以山地、丘陵为主。六盘水市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境内长10 km以上的河流有43条,其中长江水系9条,珠江水系34条。地表河网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窄、水流急、落差大的特征。境内地理环境复杂,植被种类多样,展布错杂,地理区域分异明显。天然植被有针叶林、阔叶林、竹林、灌丛及灌草丛、沼泽与水生五类植被;境内原生植被破坏严重,现存植被多为次生植被。

3 评价依据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层次分析法[2,3]、综合指数法、生态足迹法、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1]等。本文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价依据《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192-2015)[4],按各类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将生态环境状况分为5级:优(EI≥75) 、良(55≤EI<75)、一般(35≤EI<55)、较差(20≤EI<35)、差(EI<20)。以县域为评价基本单元,市域生态环境状况由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面积加权计算获得。

4 结果与分析

4.1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

由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土地胁迫指数、环境限制指数约束指标等因子,通过权重指标计算方法,计算得出全市各类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由图1可知,六盘水市市域EI为63.2,生态环境状况为良。县域EI介于52.2~65.0;其中水城县(65.0)最高,钟山区(52.2)最低。钟山区EI介于35≤EI<55,生态环境状况分级为“一般”;盘州市、水城县和六枝特区EI介于55≤EI<75,生态环境状况等级均为“良”。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8%,“良”全市国土面积的96.2%。4个县(市、区、特区)生态环境质量排序为:水城县>六枝特区>盘州市>钟山区。

图1 六盘水市生态状况指数

4.2 生态环境分指数状况分析

4.2.1 生物丰度指数现状分析

生物丰度指数用于评价区域内生物的丰贫程度,利用生物栖息地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综合表示,通过土地利用现状来反映。市域生物丰度指数为44.8(图2)。县域生物丰度指数水城县和盘州市最高,数值均为45.8,最低的是钟山区,数值为40.8。2016年六盘水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旱地和水田向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工业园区用地和新建公路用地转变;二是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推进,部分旱地转变为幼林地。

图2 生物丰度指数

4.2.2 植被覆盖指数现状分析

植被覆盖指数是指评价区域内植被的覆盖程度,通过一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表示。如图3所示,市域生物丰度指数为89.2。县域植被覆盖指数最高的是水城县,植被覆盖指数为91.5,最低的是钟山区,植被覆盖指数为81.1。水城县植被覆盖指数位居前列,由于该县植被覆盖历来就好,森林生长茂密,所以生态环境总体仍旧保持较好状态。钟山区由于城镇化建设速度相对较快,工业用地相对较多,致使植被覆盖指数总体呈偏低状态。

图3 植被覆盖指数

4.2.3 水网密度指数现状分析

水网密度是评价区域内水的丰富程度,利用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

水网密度的变化主要是由湖库面积、河流长度、水资源量等的变化引起的,在一定的地区内,河流的长度、湖库面积基本保持不变或者变化不大,决定水网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量。六盘水市水域水网密度指数为25.1。县域水网密度指数六枝特区(28.2)最高,盘州市(23.4)最低(图4)。

4.2.4 土地胁迫指数现状分析

土地胁迫指数用于评价区域内土地质量遭受胁迫的程度,利用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开发等胁迫类型面积表示。

图4 水网密度指数

如图5所示,市域土地胁迫指数为18.7。县域土地胁迫指数最高的是钟山区(31.2),最低的是水城县(16.1)。市中心城区坐落于钟山区,其在城市发展上相对其它区县较快,单位面积建设用地多,植被覆盖率低,再加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所以钟山区土地胁迫指数最高。而水城县相对于钟山区、盘州市和六枝特区而言,单位面积建设用地少,植被覆盖率最高,且植被具有涵养水源,阻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所以水城县土地胁迫指数最低。

图5 土地胁迫指数

4.2.5 污染负荷指数现状分析

污染负荷指数是指评价区域内所受污染的环境压力,一般通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粉)尘、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来统计,污染负荷指数一般利用评价区域内单位面积所容纳的污染负荷表示。

图6 污染负荷指数

污染负荷指数最高的是钟山区,污染负荷指数为67.1;最低的是水城县,污染负荷指数为2.5(图6)。由于工业企业相对较多,单位面积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粉)尘较其他县(市、区、特区)高,因此污染负荷指数相对偏高。而水城县为工业欠发达地区,单位面积排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烟(粉)尘较其他县(市、区、特区)低,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所以排放的污染物相对于其它(市、区、特区)而言偏低,带来的环境压力相对偏小,因此污染负荷指数最低。

4.2.6 环境限制指数现状分析

环境限制指数是生态环境状况的约束性指标,当区域出现突发环境事件时,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不能为“优”和“良”,且生态环境质量级别降1级。因2016年六盘水市各县(市、区、特区)未出现突发环境事件,所以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不降级。

5 结论

(1)六盘水市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级为“良”。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级钟山区为“一般”,盘州市、水城县和六枝特区均为“良”。生态环境质量“一般”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8%,“良”全市国土面积的96.2%。全市4个县(市、区、特区)生态环境质量排序为:水城县>六枝特区>盘州市>钟山区。

(2)从生态环境状况分指数来看,生物丰度指数水城县和盘州市最高,钟山区最低;植被覆盖指数水城县最高,钟山区最低;水网密度指数六枝特区最高,盘州市最低;土地胁迫指数和污染负荷指数均以钟山区最高,水城县最低。

猜你喜欢
六枝特区水城县州市
广州市培正中学作品集
魔方
六盘水市
六枝特区关工委召开“五老”人民陪审员座谈会
荷塘月色
2016年中国门球冠军赛贵州赛区比赛在六枝开幕
六枝特区委离退局把温暖送到家
水城县荣获全国第二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活动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