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更好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作用
——以河南广播电视台为例

2019-03-20 14:12
传媒论坛 2019年20期
关键词:河南融合

周 锐

(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 郑州 450001)

在新媒体时代,坚持正确方向导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正面舆论引导,仍是主流媒体的立身根本。只有不断加强主流媒体建设,才能不断汇聚起正面发声、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强大正能量,才能牢牢把控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才能支撑起国家在国际领域越来越强劲的话语权。

一、新时代提升主流媒体引领力的主要途径与做法

(一)坚持内容为王,多出精品力作

中国梦开启人们对未来的畅想,如何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主旋律更嘹亮、正能量更强劲,主流媒体重任在肩、责无旁贷。与新媒体相比,当传播速度已经不再是优势,主流媒体就要在传播效果和传播品质上不断打磨,只有将内容产品做深做透、品优质良,才能承担起引领导向等职责使命。例如党的十九大前夕,央视重磅推出的《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巡视利剑》《辉煌中国》《强军》《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七部重点电视专题片陆续亮相荧屏,全景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手笔、大气魄、大担当,为迎接历史性盛会营造了浓厚氛围。这些报道是主流媒体的重磅之笔,创新了叙事的方法手段,把握时度效,有效提升了报道影响力。近期,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主题,各大主流媒体主动作为,让主题性报道浓墨重彩,有声有色,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准确传递着当党和政府的主张。这些宣传方式的改变,不仅赢得了受众,而且在传播理念和话语体系的创新表达上渐入佳境。

河南广播电视台作为全省的主流媒体,面对当前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时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围绕把握时代坐标、牢记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媒体融合,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我台明确并践行了“融合传播、转型发展、有用有效”的发展理念,狠抓宣传,深化改革,推动河南广电宣传工作强起来。聚力推动以《河南新闻联播》改版为龙头的新闻提质。重磅推出《学习十九大广电十九谈》《出彩中原是奋斗出来的》《争当改革实干家》系列述评,深入解读、精准传达党的声音,起到强劲的引导聚合效应。我台制作的8分钟主题推介片,全网阅读量、传播量和点击量累计超过10亿次,成为在全球范围宣传河南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同时,坚持品牌塑造、工匠精神,潜心培育打磨一批在全国叫得响、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5集纪录片《走进兰考》,被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5个重点项目之一;32集电视剧《花开时节》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推荐剧目。龙头扶贫节目《脱贫大决战》第三季,以融合聚力的方式创新精准扶贫方式,《广电时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纷纷刊文给予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品牌栏目《梨园春》,专注戏曲文化传承创新,已播出逾千期,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持续播出时间最长的中国电视戏曲节目”。

(二)坚持技术引领,加快媒体融合

在媒体融合发展、传播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下,各大主流媒体想要在竞争中赢得优势,就必须打破传统模式,不断突破创新,在报道理念、内容生产、传播形态等方面接受新技术、掌握新技术从而为我所用,才能在不断改革创新中逐渐把握媒体变革的主动权、主导权。当前,大数据、5G网络、4K8K超高清等新技术带来的发展契机,主流媒体应在加强内容建设的同时努力提升核心技术的创新应用能力,拓展传播手段和渠道。同时,真正面向各类媒介载体、传播渠道生产适配内容。根据用户需求推动内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生产出更多出新出彩的新媒体产品,加快媒体融合发展的步伐,在提升供给中赢得受众。

河南广播电视台顺应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媒体融合传播。打出融合宣传的“组合拳”,台、报、网、刊、微、端全媒体同向发力、协调联动,差异化、多角度进行宣传,强化轻量级、伴随式、多样化的新媒体产品投放,全媒体品牌效应凸显的同时。同时注重技术引领,大力推进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推动县级媒体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和政府的政策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拓宽传播渠道,大力发展IPTV业务。积极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对接,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扩大IPTV用户。

(三)坚持为民抒怀,贴近百姓生活

坚持人民立场,要有为人民立言的责任担当,主流媒体要想赢得更多的受众,就要在贴近民众、讲故事的能力上下功夫。创作出的作品要面向群众、扎根生活,做老百姓的贴心媒体,温暖讲好精彩民生故事,这些才是主流媒体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不竭动力。主旋律如何接地气?找到生活、回到生活应是答案,秉持以人民为“出发点” “落脚点” “鉴赏家”和“评判者”的创作态度和宣传宗旨,用受众喜欢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通过鲜活的笔触、镜头、声音,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中国好歌曲》的节目模式被海外订购,吸引力在于原创,也在于其发掘草根和平凡人。这样的作品接地气、有温度,有些会会赢得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有些则会在更长久的时间中赢得历史的掌声,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展现出对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

河南广播电视台一直坚持人民立场,坚持转变作风文风,温暖讲好精彩民生故事。持续做好出彩河南人正能量宣传,树立了信阳教师李芳、泰国沉船事件中的河南小伙张皓峰等一批先进典型;“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好记者讲好故事”和“最美教师” “最美大学生” “最美医生”等最美系列专题活动,已经成为和正在成为河南弘扬正能量的品牌,持续发挥引领河南风尚的作用,彰显了有温度的河南形象。《小莉帮忙》《都市报道》等帮扶节目,深化服务宗旨,切实以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己任,致力于做有情有用的民生新闻,成为群众身边的热心朋友、贴心媒体。

二、破解发展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为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以河南广播电视台为例,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应对发展难题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一)抓好宣传主责,树立新时代河南出彩新形象

认真践行新时代新闻传播规律,从思维理念、管理模式、生产方式、传播手段等方面,持续推进新闻提质,切实讲好河南故事。着力完善大外宣格局,加大河南正面新闻上中央台力度,持续宣传河南形象。

(二)深化媒体融合,加快挺进互联网主战场

坚持移动优先,力争2~3年内打造出我省权威、全国领先的移动新闻传播平台。全力推进我省县级融媒体中心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以“新闻+政务” “新闻+服务”的理念,推动县级媒体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为全省媒体融合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施多轮驱动,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

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继续推进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电视广告经营改革步伐,着力解决创收难题。坚持增效降贷的文化产业经营方向,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依托,建立完善优势互补、互联互通的产业布局。

(四)全面深化改革,充分释放发展动能

重点是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本着向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倾斜、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原则,鼓励一线编辑记者在新媒体发稿,建立完善适应互联网传播、“量、质、效”三重叠加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结束语

新的时代,需要有新的思想领航。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要让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强起来就内容建设和传播渠道上下狠功夫,扬长补短,发挥品牌信誉之优势,大胆从数字化发展中变革自己创新自己,才能巩固优势拓展优势,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河南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出彩河南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