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伏笔

2019-03-20 00:29
中学生天地(A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勾拳伏笔粉笔

1.

记得读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常叫我帮她抄板书,或是每天的早自习,在黑板上给大家誊写练习题。

这可是个体力活,钢笔都用不熟的我,哪里驾驭得好粉笔;我个子又矮,常常是爬上爬下,忙得一身汗,回到座位一瞧,字是七扭八歪的,羞得我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没过几天我就熬不住了,找老师抱怨,老师笑着说:再坚持一下吧,说不定将来会对你有益。

那就只好硬着头皮写咯。

一学期下来,我的书写水准大幅提升,看着我的字越写越漂亮,爸妈都称奇。

于是,日常所有跟写字有关的任务都被我包圆了:板报、通知、书法比赛,甚至父母签名。

多年以后,长大成人。每当有人见到我的字,啧啧夸赞时,我都有那么一秒钟,恍惚间会想起小時候的那支粉笔。

2.

读初中时赶上一股教育新理念的风潮,当时就读的中学虽位于小小乡村,但每个老师都鼓励我们要敢于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这份引导很宝贵,口号也很好听,但让我们这些“听话”惯了的“乖娃娃”去践行,很不容易。

学校组织了多项比赛——演讲、辩论、唱歌、跳舞、情景剧,可个人参加也可集体出战,却几乎没人敢报名。

我当时是班长,要做表率,所以,每当有任何名额上的空缺,老师都会对我说:“你,顶上去。”

于是,初中三年,我涨红着脸,说过相声,演过小品,写过串联词,做过编剧,在演讲比赛上拿过纪念品,在辩论比赛上磨破了嘴皮。

毕业时我以为这就是结束,没想到它们都成为了一个个小小的“开始”。

由于多次的历练,高中时我拿到了电视辩论赛最佳辩手的荣誉,参加征文活动连续三届都获得一等奖,大学时因演讲出彩,还当过一阵子宣讲团的团长。过往那些无心插下的“树苗”,竟长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3.

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越远,你就越会发现时间有一种抛物线般的魔力。

你打量下目前的自己,再沿着这条线看回去,兜子里装的每个果子都能对应上当初播下的每一颗种子;你当下的每一个行为,也都在给未来的自己制造原因。

读高中时我喜欢在课余时间读杂志,每三天读一本,三年读了三四百本。

十年后,我写的文章几乎登上了我当初读过的每一本杂志。

大学时喜欢看电影,四年的时间把高评分的影片反复看了好多遍,结果找工作时面试官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你有一定的阅片量吗,你会不会写影评?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先生,曾在一次演讲结束时,被青年人问道:人生是什么?

如此宏大的问题,竟被他一语点破,他说:“人生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谜,青少年是谜面,中老年是谜底。”

4.

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其实都在当下。

人生中每个重大的转折,每个重要无比的决定,其实都是在每个平淡无奇的“今天”悄然生根发芽的。

我们在人生的早期,多一点尝试,少一点抗拒,就能够在人生的下一阶段,少一点遗憾,多一点可能性。哪怕这个尝试失败了,或短期内看不到什么现实意义,它的价值也不会被抹杀,反倒会变成一只无形的手,在你人生的另一个侧面施加影响力。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她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后来却阴差阳错地学了法律,成了一名律师。诚然,她为梦想做过的一切积累和努力,付出的热爱,并没有转化成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胜利果实。

但她成了一名优秀的母亲。

我自己的人生伏笔也有“埋败了”的时候。大四时跨校考研,倾尽全力备考,却最终以几分的差距跟理想失之交臂。但其间学过的理论知识,以及用心啃过的每一部专业经典,都被我用在了日后的工作里。

5.

认真走过的人生,从没有弯路。

我想,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拳击赛的话,我们根本不知道最终打倒对手的到底是哪一拳。也许是正中要害的右勾拳,也许是虚晃一招的左勾拳;还有可能是你苦苦训练某个动作时,在最难熬的一个点上,没有放弃;亦有可能是,你上场前给自己加油打气,调整好了状态和心理……

但唯一确定的是,人生没有无用功,你的每一点付出与播撒,都是在为自己蓄力,都是你人生的曼妙伏笔。

猜你喜欢
勾拳伏笔粉笔
设置伏笔,增加细节描写
粉笔怎么来的
退路
吉林省运会拳击决赛后手勾拳动作运用分析
我们的“粉笔头”
粉笔
论勾拳
微澜尽处是狂涛——《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伏笔手法漫谈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谈《斑羚飞渡》中的伏笔照应
求爱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