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温对2种薏苡种子的萌发及黑穗病的影响

2019-03-21 07:28,,
种子 2019年2期
关键词:薏苡黑穗病沸水

, , ,, ,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薏苡也称薏米、药玉米,薏苡属包含多个种,但是种的具体数目有多种说法,印度的研究者指出薏苡有9个种[1],但是其中并不包括我国特有的2个物种。薏苡是薏苡属中唯一的栽培种,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薏苡营养价值极高,具有多种保健功效,是世界范围内倍受青睐的保健作物之一,也是一种古老的粮食兼饲用的作物资源,自古以来就在我国被广泛用做粮食和药材,广泛种植于我国南北各省区,并在南方有大面积的种植;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2-4]。由于薏苡传统种植于山区边角地块、房前屋后、稀疏林地等,耕作、栽培十分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病虫危害较重,对薏苡生长危害极大,加上生产上长期沿用一些老的地方品种,这些品种因使用年限过长,已表现出显著的混杂、衰老和退化规模现象,丧失了优良的种性,严重地影响了薏苡生产的经济社会效益[5-6]。

贵州省黔西南州是全省乃至全国薏苡种植的大区,薏苡已经作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经济作物被大力发展,为当地群众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黔西南地处云贵高原,经济发展较水平较低,播种方式较为原始、随意,导致同一时间播种的薏苡出苗参差不齐,甚至不能出苗,即使出苗但是后期黑穗病极为严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甚至绝收。黔西南州绝大部分农户的播种方法都是在播种前用自来水加热到不同温度浸种,但后期出芽情况和出芽后的染病情况却大不相同。因此研究不同水温浸种对薏苡萌发及后期黑穗病的影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白壳薏苡是本地大面积种植品种,于2016年薏苡收割时到农户地中收集;黑壳薏苡采集于当地荒地沟壑边上。

1.2 方法与地点

种子萌发试验于2017年4月在贵州省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进行。田间试验在黔西南州兴仁县薏苡种植片区进行。

选取籽粒饱满种子1 kg,分别用室温、60 ℃和100 ℃的水浸种30 s、60 s,然后迅速捞取,放于通风口,摊散降温。待完全冷却,将种子放于铺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每皿50粒种子,每处理3个重复,置于光照培养箱中,恒温25 ℃处理发芽。芽长为根长1/2时,统计发芽种子数。

用上述处理后的同一批薏苡种子,按照50 cm×40 cm株行距播种,每处理20穴,每穴播3~4粒种子,幼苗3~4叶时,留置1株最健壮幼苗,除草施肥1次,各处理3个重复。

数据用Excel 2010软件分析。

表4 薏苡黑穗病结果统计

注:R为未发病;S为发病;-为空缺。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2种薏苡形态对比

白壳薏苡植株较矮为150 cm左右,茎干较细,外壳白色,皮薄,种粒较小;黑壳薏苡植株较高为200 mm左右,茎干粗壮,外壳黑色,皮厚,种粒较大。

2.2 白壳薏苡发芽情况

白壳薏苡通过不同温度处理后,发芽情况差异较大。其中60 ℃处理后发芽情况较好,处理的第3天有部分开始生根,第4天已有部分薏苡长出胚芽。统计后发现,60 ℃处理的发芽率为48%,未经处理的对照发芽率仅为28%,沸水处理的,无论时间长短,一直未见发芽。

薏苡种子在发芽的同时,未经不同温度处理的对照,在处理后的72 h就出现感染病毒,而经过60 ℃温度处理的有部分病毒感染,沸水处理的未见任何感染出现。

2.3 黑壳薏苡发芽情况

黑壳薏苡在处理120 h后才见萌动的种子,并且发芽数较少。具体发芽情况见表1。黑壳薏苡经沸水处理后,均有发芽,发芽率均为6%;而60 ℃处理的发芽率为13%,对照为11%。黑壳薏苡在整个发芽过程中,均未见感染情况。

2.4 不同处理对发芽率、发芽指数的影响

由表1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2种薏苡种子萌发情况变化较大,平均发芽率先升高后降低,温度为60 ℃时2种薏苡的发芽率分别为49%和13%,分别比对照高21%和2%;发芽指数分别为32.97和9.97,分别比对照高10.62和2.68;随着温度的升高,发芽率迅速下降为0%和6%,发芽指数也降为0和5.33。

从农户种植的情况对比分析发现,黑壳薏苡抗逆性较好,不易感染病虫害;而白壳薏苡抗逆性较差,病虫害严重,尤其是黑粉病。

表1 不同处理发芽情况

由表2得知,不同温度对2种薏苡的处理,白壳薏苡发芽中差异显著,而黑壳薏苡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不同温度对白壳薏苡的发芽是有影响。对黑壳薏苡的影响不明显。但从表3可知,不同温度对不同的薏苡种子发芽率是有差异的。

表2 不同温度对2种薏苡发芽率的方差分析

表3 不同温度对薏苡发芽率的方差分析

在所选用处理中,60 ℃为白壳薏苡播种前的最适处理温度,不仅能提高发芽率,同时能避免病菌的感染。沸水虽能有效去除病菌,然而对白壳薏苡种子的伤害很大,处理后的种子几乎不会发芽。然而对于黑壳薏苡,由于外壳较厚,沸水短时间内难于渗透到种仁中,不会对种仁造成伤害,沸水处理对其发芽率影响不大。

2.5 田间试验结果

由表4可知,播种前处理过的薏苡种子,后期黑穗病发病情况较轻,未处理过的发病较重,尤其是白壳薏苡。

3 讨 论

相同的处理方法用于不同的薏苡品种,其发芽率不一样,可能是由于黑壳薏苡外壳较厚,蜡质化程度高,加上薏苡独特的生理外形,只在顶部有一个小孔与外界相通,水分、空气很难进入,难以满足薏苡发芽条件,所以无论是外壳较薄的白壳薏苡,还是外壳较厚的黑壳薏苡,发芽率都较低。

温水浸种能提高薏苡种子的发芽率,减少病菌传染,很大一个原因可能是温水杀死了部分病菌,降低了感染率;同时温水使薏苡外壳软化,有利于水分进入果仁,提高了发芽率。但具体的用多少度的水温浸种,要根据种植的品种而定,品种不一样,水温也不一样。

猜你喜欢
薏苡黑穗病沸水
薏苡功能性酒研究进展及工艺优化
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
施肥与种植对薏苡产量的影响探究
贵州薏苡新品种(系)的性状表现
考古发现所见古代薏苡
治毛囊炎
谷子黑穗病的发病及防治
像鸡蛋一样面对沸水
养血清脂试试龙眼绿茶
治急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