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03-21 05:4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6期
关键词:肾性灌流肾炎

李 瑛

(喀左县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300)

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出现骨代谢异常、骨矿化等的情况称为肾性骨营不良,其几乎发生在每位长期尿毒症患者中,给身体及心理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临床治疗手段多,但内科治疗疗效欠佳[1-2]。本研究分析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3年6月至2018年2月90例肾性骨营养不良患者分成不同组。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5.22±29.13)岁,透析时间10~61个月。平均透析时间(25.22±5.13)个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高代谢指标性肾损害10例,糖尿病肾病10例,狼疮性肾炎4例,多囊肾3例,梗阻性肾病2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5.14±29.55)岁,透析时间10~62个月,平均透析时间(25.34±5.11)个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65例,高代谢指标性肾损害10例,糖尿病肾病10例,狼疮性肾炎4例,多囊肾34例,梗阻性肾病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对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采用费森尤斯 Fresenius 4008 B血透机和聚砜膜透析器,透析液是碳酸氢盐,普通肝素抗凝,透析液流量 500 mL/min,血流量200~300 mL/min,每周3次,每次4 h。治疗4周。观察组则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血液灌流,使用HA 130型血液灌流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时血流量200 mL/min,2 h后停止血液灌流,将灌流器取下之后再继续血液透析治疗2 h,血流量水平和对照组一致,每周3次,每次4 h。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肾性骨营养不良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效:代谢指标达到正常水平,症状显著改善;有效:代谢指标改善50%以上,但未达到正常范围,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代谢指标等情况均无改善。肾性骨营养不良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

1.4 统计学方法:SPSS19.0统计,计量资料给予的检验方式是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肾性骨营养不良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肾性骨营养不良治疗效果44例(97.78)(显效、有效、无效各有32、12、1例)高于对照组肾性骨营养不良治疗效果31例(68.89)(显效、有效、无效各有17、14、14例),P<0.05。

2.2 治疗前后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血磷(mmol/L) 甲状旁腺激素指标(pg/mL)观察组 45 治疗前 3.41±0.42 961.25±213.28治疗后 2.11±0.21 422.19±122.35对照组 45 治疗前 3.42±0.45 961.81±213.21治疗后 3.01±0.23 622.66±156.31

2.3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13.13±0.24)d优于对照组(16.42±2.25)d,P<0.05。

2.4 两组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瘙痒2例,肌无力1例。对照组瘙痒8例,肌无力5例。

3 讨 论

传统的血液透析机制是去除尿素氮等小分子毒素,但对于大分子尿毒症毒素去除的效果很差。血液灌注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从患者体内除去血液中毒素,包括大分子毒素,实现血液净化目的。血液灌注装置是中性合成树脂,可有效吸附毒素,其吸附的微孔结构的平均直径和大中分子物质相符,因此其主要吸附大中分子[4-5]。甲状旁腺激素的相对分子量为9200 Da,属于中等分子毒素,可被合成树脂吸附。此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实现充足的透析,也可以增加磷的去除率。目前,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措施主要在于控制磷潴留和高磷血症,切除甲状腺和活性维生素D补充,但效果欠佳,而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甲状旁腺激素清除效果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瘙痒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营养吸收情况[5-7]。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肾性骨营养不良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磷指标、甲状旁腺激素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代谢指标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肾性灌流肾炎
建立四川地区随机尿(尿钾/尿肌酐)/血钾比值的参考区间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肾炎应该怎样治疗?
尿糖不正常而血糖正常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