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关键点解析

2019-03-21 01:53张佳焕浙江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节能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饮水污水处理污水

文_张佳焕 浙江围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 当前农村污水特点与整治问题

1.1 农村污水主要特点

第一,雨水与污水不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缺乏完善和健全的排水系统,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建立了雨、污水处理系统,但是从应用效果来看并不理想、不长久。在长期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即便是相对较大的厨房、卫生间以及浴室等,重新安置标准化程度低,最终导致农村污水管道接污水以及排水以后直接排入水沟或者池塘。

第二,管理乏力。虽然目前国内广大农村地区已经已开发出一些污水处理方法,而且也建成了一些污水处理工程,但是其运行效果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技术管理人员匮乏,施工时监管不到位,运行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很多工程项目建成后利用不久就瘫痪。

第三,涉及地域非常的广泛,投入资金不足。具统计数据,目前国内农村人口达9.196亿,尤其是部分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很多地方虽然想要建立污水处理系统,但是紧靠政府财政资金,建设和管理难度较大,后期的运维管理后劲不足。

1.2 污水处理问题

第一,重建设而轻管理。因地域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很多地区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和设备年久失修,建成后运行不久就无人维护和管理。同时,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和技术水平不高,需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以致于人工、交通费用出现了较大的浪费现象。

第二,重厂区而轻管网。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国内基层市政管网建设与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农村管网系统尚未实现雨、污分流。该种情况下,旱季与雨季的污水处理系统进水浓度差异较大,而且水量也难以做到稳定,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重标准而轻调研。从实践来看,目前国内尚未颁布和实施正式的农村污水处理标准,农村污水排放过程中出现了污水水量相对较小,存在较大差异的污染物浓度等特点,以致于很多农村污染排放主体为了能够满足标准,不得不增加药耗以及能耗,进而形成二次污染。同时,在污水处理系统项目建设前期未能立足实际进行现场勘察和调研,南北方农村污水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不同地区的污水组成也存在区别。污水处理系统建成后,进水水质、水量等与设计值不符,以致于污水处理设施荷载不足,影响了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路径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国内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污水问题以及环保整治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加强农村水环境保护,做好饮水保护工作

在现阶段国内广大农村地区水环境保护以及污水处理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保护农村饮用水资源。在水环境保护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虽然部分水井中的水量能到达设计的要求,但是水质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可能出现抄表现象。

针对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项目问题,应当结合当地各乡、村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建立有效的长期管理机制,完善组织制度,从而使饮水工程管理工作快速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并且使农村饮水工程长期有效服役。实践中,对于那些规模相对较大以及跨村、组饮水工程,建议由市建管站进行统一管理。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对收费标准进行差异化收取和控制。饮水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问题或者损坏以后,统一调集所需的设备,投入资金与技术力量,对工程项目进行维修,以此来降低成本费用。同时,还要进行统一化管理,这有利于确保提升饮水工程管理质量,对于保证饮水工程有效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饮水工程运行故障、相关设备需要维修时,乡村无需向用水户摊派,直接出资维修即可。对于那些规模相对较小,而且受益人口相对较少的饮水工程项目,可由供水协会进行统一管理。饮水工程项目控制范围之内,小企业以及矿主等均可介入管理,并且采取个人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进行收费,从而提高他们对农村饮用水保护的意识。

2.2 加强农村生态系统建设,构建农业生态补偿体系

实践中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深入研究,结合国家倡导的生态家园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严格按照功能要求建立工业区、生活区以及科教区和商业区,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有效的纳入到现代经济发展整体规划体系之中,对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期能够全面推进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同时,还要加快农村生态建设,做好典型示范工作,积极推广符合本地现状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并且将生态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结合在一起。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国内各地区的农村应当尽快建立农业生态补偿体系,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农业发展进行生态补偿,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国情以及当前农业发展现状的生态补偿机制,深入研究生态环境、受害者补偿办法,确定补偿标准,加快污染源防控立法,细化生态补偿方法。在此过程中,还要对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风险比较大的企业,采取严格的生态补偿风险抵押金制度,以此来鼓励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保障,促进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提升。

2.3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工艺

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既要采取宏观上的政策措施,又要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工艺,双管齐下。结合当前国内农村普遍存在的污水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处理。

图1 C-CBR一体化生物反应图

C-CBR一体化生物反应技术工艺。所谓C-CBR技术,实际上就是连续流连续生化反应器,该技术手段主要是基于倒置A2 /O一体化活性污泥法装置,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经格栅以及沉砂池对污水进行处理以后,其由进水管进入到厌氧区域,采用的是多点进水方式。其中,内循环主要是由水泵、射流器构成,其将污水从厌氧区吸入到好氧区,然后在聚磷菌作用下实现生物除磷之目的;同时,含硝酸根的硝化液从好氧区回流到缺氧区,然后经氨化、硝化以及反硝化流程实现生物脱氮。缺氧区域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厌氧区,实现缺氧、厌氧以及好氧循环之目的,生化反应也会连续进行,最终起到高效脱氮以及除磷着急效果。如上图中所示沉淀区污泥,部分回流到好氧区域,其中部分外排以后出水经溢流堰从出水管排出。就本工程项目而言,总水力设计停留时间是15.5小时,好氧区停留的时间是9.3小时,缺氧区的停留时间是2.4小时,厌氧区的停留时间是1.3小时,而沉淀区的停留2.5小时。通过污泥培养试验装置处于运行稳定状态,其中的COD、NH4-N以及TN和TP的出水浓度平均分别是57.1、15.7以及27.2和1.7mg/L,去除率分别可达 74.4%、53.7%以及50%和60%,每吨的运行费用以0.55元计算,试验系统和设备对COD、TP的去除效果显著。

第二,强化通风分级跌水充氧生物过滤器。该设施的主体技术工艺是A/O,其中A池是水解调节池,其中安装了弹性填料,可以有效地均衡水质,而且具有反硝化功能。同时,在A段的末端位置布设污水提升泵,利用水射器充氧并将污水引入生物过滤器之中;O池代表的是强化通风分级跌水充氧生物过滤器,其中污水经过两级跌水板、通风管拔风充氧进入到填料区,采用生物处理方式进行污水处理。

采用这一技术工艺经射流器以及强化通风分级跌水可以有效实现两次充氧,具有具有布水均匀特点,而且充氧效率也非常的高,有利于克服以往生物滤池处理质量和效率低现象,而且可以避免滋生蚊蝇以及易堵塞等现象。从应用实践来看,该技术工艺操作相当比较简单,而且无需污泥回流和专人值守,日常运行管理便捷,比较适合农村管网污水处理。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农村环境影响因素非常的复杂,而且污水治理工作难度也相对较大,实践中应当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既要加强政策宣传,又要合理选择技术工艺,以此来有效提高农村环境质量,综合整治与改善农村环境。

猜你喜欢
饮水污水处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简易饮水鸟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污水的自述
污水罐坍塌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污水零直排,宁波已经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