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城镇污水处理厂ICEAS工艺提标改造工艺分析

2019-03-21 01:53汪敏于海阔陈凤明云南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节能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混凝沉淀池处理厂

文_汪敏 于海阔 陈凤明 云南博世科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 ICEAS工艺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现状工艺流程

根据对云南省污水处理厂现有工艺进行收集统计,污水处理厂较多采用ICEAS工艺。现状工艺流程为“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ICEAS反应池+二氧化氯接触消毒”的工艺。

1.2 进出水水质(表1 )

表1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表

1.3 存在问题

云南省污水处理厂存在的常见问题有:水质水量不稳定问题,工艺设计问题,运行控制问题及TN、TP不达标问题等。其中水质水量不稳定对污水处理厂影响最大。县城、乡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多为3000m3/d至10000m3/d,因雨污分流不完善,水量和水质波动较大。旱季时污水浓度较高,污水可生化性较好,雨季时因雨水进入,污水浓度低、水量大、可生化性较差,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不稳定,超标现象。

2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要求

2.1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出水水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水质指标如表2。

表2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出水水质

从表1、表2分析可知,一级A标对污染物CODcr、BOD5和、SS和NH3-N比一级B标较高,对TN和TP有更为严格要求。

2.2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目标要求

污水处理厂不仅需要解决现有工艺的问题,同时还必须稳定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3 ICEAS污水处理厂改造的思路

首先采用非工程措施进行调整,如改变ICEAS反应池控制程序,在反应池前端投加PAC或者硫酸亚铁除磷药剂,投加碳源等提高TN、TP去除效果。第二,强化ICEAS反应池生化处理,在反应池内投加生物膜填料,提高活性污泥浓度,强化生化处理,实现厌氧/缺氧交替反应,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增加污泥回流泵,将ICEAS工艺改变为CASS工艺,提高脱氮除磷效果。最后,增加深度处理措施,后端增加混凝沉淀单元和过滤单元,确保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达标。

综合污水处理厂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提标改造要求,ICEAS工艺改造对策主要采用非工程措施调整,生化处理措施改进和增加深度处理改造。

4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设计

云南某污水处理厂近期设计规模为5000m3/d,采用ICEAS处理工艺,工艺流程为:粗格栅+提升泵房+细格栅+旋流沉砂池+ICEAS反应池+二氧化氯接触消毒,处理标准现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提标改造后须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4.1 ICEAS反应池改造

4.1.1 ICEAS池改进为CASS反应池

停止预反应区曝气,安装搅拌机,在主反应区增加污泥回流泵,将污泥回流至预反应区,预反应池由好氧池变成厌氧池。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化物和氮气,从而实现TN的去除。每组反应池主反应区增加2台污泥回流泵,一用一备。污泥回流量为进水量的20%~30%,回流泵设计流量为30m3/d,功率为1.5kW;每组反应池预反应区安装2台搅拌器,功率1.5kW。

4.1.2 投加MBBR填料

原反应池尺寸为33.0m×12.0m×5.0m,保持原反应池不变,在主反应区分隔出MBBR填料区,填料区尺寸为15.0m×12.0m×5.0m,内放置藕片式填料,填料容积率按35%设计,需要填料为283.5m3。

4.1.3 改进运行控制参数

原反应池配套设备鼓风机、曝气盘、搅拌器、滗水器保持不变,原运行方式为“搅拌(15min)+曝气(100min)+搅拌(15min)+沉淀(60min)+滗水(50min)”改为“搅拌(45min)+曝气(85min)+沉淀(60min)+滗水(50min)”,增加前端缺氧反硝化时间,提高反硝化处理效果,降低反应池曝气时间,通过变频控制降低反应池曝气量,将溶解氧控制在2~4mg/L,同时降低风机的能耗。

4.2 新建中间水池

新建中间水池一座,中间水池设计满足反应池一个周期的滗水量,有效容积为500m3。尺寸为18.0m×10.0m×5.5m,钢砼,全地埋式;中间水池内设提升泵,2台,一用一备,设计流量为250m3/h,功率为15kW。

4.3 新建混凝沉淀池

(1)混凝沉淀池按3格设计,中间一隔为加药区,两边为搅拌絮凝区。搅拌絮凝区内安装有搅拌器,加强污水与PAC、PAM的混合程度保证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混凝反应时间为20min。尺寸为10.0m×1.60m×5.5m,钢砼,半地埋式,有效水深5.0m。

(2)经混凝后出水由设在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池内。同时在池内设斜管,将沉淀区分割成一系列浅层沉淀层,被处理的和沉降的沉泥在各沉淀浅层中相互运动并分离。沉淀池停留时间为2.0h。悬浮物沉降后进入池底沉泥斗中,澄清水通过布水器流入出水区内,浮渣截留在沉淀池内。池内设排泥泵,污泥排入污泥池内,尺寸为18.0m×10.0m×5.5m,钢砼,半地埋式,有效水深5.0m。

(3)设备配置有混凝搅拌机和助凝搅拌机各一套,功率为1.5kW/套;混凝智能加药系统4套,功率0.68 kW/套;De63斜管182m3;污泥排泥泵2台,设计流量为25m3/h,功率为2.2kW;其余配套有配水系统、出水系统等辅助设施。

4.4 新建纤维转盘滤池

新建转盘滤池一座,尺寸为7.40m×2.6m×3.5m,钢砼,半地埋式,有效水深3.2m,内安装有圆形纤维滤片8块。每个滤布滤盘具有5.2m2的有效浸没过滤面积。过滤介质平均当量孔径小于10μm,有效过滤深度大于2mm,驱动电机功率为0.55kW。设备配置包括:中心管装置及滤盘、进出水堰、驱动装置、反抽吸装置及反抽吸泵、排泥系统、配套仪表及电气系统、固定支架部件及紧固件,就地控制箱等设备。

5 结论

采用CASS+MBBR工艺对ICEAS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无需停厂改造等优点。通过对5000m3/d污水处理厂进行测算,提标改造投资为600万元,增加运行水费为0.121元/t。

本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在仔细分析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后,针对污水处理厂工艺特点和提标改造要求,通过采用合理的运行控制参数,采用非工程措施、生物处理措施、增加深度处理措施等,使得污水处理厂出水由一级B标提高至一级A标,而且使污水处理厂在旱雨季均能稳定达标,并降低曝气鼓风机能耗。可为当前ICEAS工艺类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混凝沉淀池处理厂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污水处理沉淀池进水系统的改进运用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长兴水厂沉淀池反应区浮沫现象的探讨和解决方案
净水混凝效果影响因素的正交小试研究
水厂沉淀池改造前后排泥水含固率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混凝沉淀工艺的应用
混凝-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预处理乳化液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