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为途径 “化”为结果

2019-03-21 00:36崔松领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9年2期
关键词:糟粕师长弟子规

崔松领

近几年,传统文化热悄然兴起,感恩教育、国学班、经典诵读、名家讲座等活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命脉和精神命脉的一种延续与承袭,在各级各類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然而,职业学校有其办学性质的特殊性和生源文化素养的客观性,如何卓有实效地在中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确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商丘商贸学校自2014年开始有计划地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大家普遍感觉,在中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比在普通中小学开展更不易,应该博小、博简、博浅、博精,化繁为简,浅入浅出,“教”为途径,“化”为结果。

一、化繁为简,浅入浅出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既包括以经典形态呈现的知识及其体系,也包括蕴涵在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生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如果强加给他们这些经、史、子、集,岂不是“牛不喝水强按头”?所以,我们在开展国学文化教育时,要从小处入手,优中选精,化繁为简,浅入浅出。笔者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并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叫《微国学——德润一生》。所谓“微国学”,简单来说就是从经、史、子、集中抽出某一句话做讲解,不做长篇大论,少讲理论,多讲人物故事等。譬如,该教材第二单元“明礼篇”,编排五课时的内容和一个实践活动,前两课为理论,从《论语》和《孟子》中优选几句话,三、四、五课编选几个人物故事,通俗易懂,便于授课。第一课“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第二课“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第三课“万事礼为先—孟子故事”;第四课“三顾茅庐的故事”;第五课“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后是“单元实践活动”,以生活实际事例为活动背景,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如何以“礼”待人。这种化繁为简、浅入浅出的授课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此教材也获得商丘市校本课程成果一等奖。

二、“教”为途径,“化”为结果

中国讲“教”,是教化、教育的意思,历史悠久的中国经典文本虽然对人有启发,但可操作性较差,类似于现代的心灵鸡汤。譬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仅仅是“愿”,如果没有“行”,这“愿”就落空。传统经典讲了很多类似的“愿”,我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把这些“愿”落实到行动上,内得于己,外施于人,逐渐形成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形成自我约束力,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我们平时开展的各种国学文化教育的方式不能仅仅是“教”这一种途径或方法,关键要看我们所“教”能“化”为多少结果。我在实际开展国学文化教育中比较注重“教”的内化行为,注重学生社会生活实践行为规范。譬如,在班内开展“日行一善”“班级文明之星评比”“感动班级人物评比”“做家务活动视频评比”等实践活动。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国学文化教育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分辨国学经典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形成都是在封建社会,五千年来逐渐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中难免会有很多“烟灯烟枪”之流的糟粕。2015年,我在给“春季班”讲《弟子规》时,就告诫过学生,我们孝敬父母、尊重师长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愚孝,不能迷信父母师长的权威,在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同时,也要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弟子规》宣扬的毕竟是封建社会的礼教,其核心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以,如果我们严格按照《弟子规》的完整内容不加选择地盲目教学,就会背离我们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起来容易,做到很难,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猜你喜欢
糟粕师长弟子规
从师长赠言看数学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师长卖马
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弟子规
弟子规
选材不典型,形象不鲜明
试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取”“舍”问题
弟子规
爱情寓言